内镜下高频电凝与胃三联方案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的临床效果
2022-02-26张维婵
张维婵
慢性胃炎主要是指不同病因而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该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1]。而经内镜下肉眼直观,慢性胃炎可分为平坦糜烂型、充血渗出型、萎缩型与隆起糜烂型,其中以隆起糜烂型最为常见[2]。该病是胃炎中一种特殊的病变形态,也被叫作痘疹样胃炎[3]。以往临床针对慢性胃炎多采取单纯药物治疗,但单纯药物治疗方案在隆起糜烂型的胃炎中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明显改善,但胃黏膜处隆起病灶依旧存在[4]。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有效方案,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屏南县总医院收治的90例被确诊为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疾病病例,以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旨在明确胃三联与内镜下高频电凝两者联合治疗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明确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疾病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对象,病例资料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全程治疗。纳入标准:(1)经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2)具备正常理解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2)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史;(3)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两组,45例归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48.37±5.19)岁;患病时间6个月~7年,平均(4.32±1.05)年。试验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48.42±5.22)岁;病程7个月~7年,平均(4.39±1.07)年。组间基础资料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内容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皆已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及配合,在知情同意书上自愿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胃三联方案治疗,主要为阿莫西林(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63,规格0.25 g×24粒)、克拉霉素(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3810,规格0.25 g×6 s)与兰索拉唑(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7606,规格 15 mg×12 s),阿莫西林:服用剂量0.5 g/次,2次/d;克拉霉素:服用剂量1 g/次,2次/d;兰索拉唑:服用剂量30 mg/次,2次/d。连续治疗两周。
试验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胃三联方案治疗,胃三联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内镜下高频电凝:给予患者行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测,并要求其术前禁食8 h。首先,进入手术室后,指导患者选取左侧卧位,并进行静脉麻醉,其次,将胃镜经食管插入,明确病灶位置,并将电流功率设置为25~30 W,在活检孔伸出高频电凝头部,将电凝探头轻轻接触病灶组织,待病灶组织被烧灼成白色后,逐步将隆起的病灶组织去除。最后,待病灶组织彻底清除后,将高频电凝头部收回,并缓慢退出胃镜,术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经内镜检查显示隆起病灶完全平复或愈合;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经内镜检查显示隆起病灶基本平复或愈合;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无变化,且内镜检查显示隆起病灶依旧存在,或可见病情愈渐有严重化发展。治疗总疗效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5]。
临床症状评分:主要包括腹胀、嗳气反酸与上腹疼痛3个症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做出评估:评价指标有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维度,涉及20个因子组成,对各维度评价所得粗积分进行转换,表达为0~100的标准分数据,且分值高低与生活质量高低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s)作为生活质量及症状评分的数据表达形式,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率(%)作为疗效评价的数据表达形式,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差异对比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5.56% vs 80.00%)比较,试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腹胀、嗳气反酸与上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腹胀、嗳气反酸与上腹疼痛分值评价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腹胀 嗳气反酸 上腹疼痛治疗前 对照组(n=45) 2.13±0.54 2.22±0.68 2.19±0.67试验组(n=45) 2.15±0.57 2.18±0.65 2.16±0.64 t值 0.071 0.113 0.086 P值 0.452 0.126 0.371治疗后 对照组(n=45) 1.37±0.38*1.42±0.42*1.48±0.44*试验组(n=45) 0.30±0.08*0.41±0.09*0.43±0.10*t值 5.569 4.756 4.719 P值 0.001 0.001 0.001
2.3 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组间在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数据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的GQOL-74评分比较[分,(±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的GQOL-74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治疗前 对照组(n=45) 55.37±5.66 53.65±5.32 50.15±5.11 52.37±5.22试验组(n=45) 55.42±5.78 53.51±5.28 50.21±5.14 52.40±5.25 t值 0.017 0.051 0.023 0.011 P值 0.532 0.489 0.495 0.541治疗后 对照组(n=45) 68.75±5.69* 65.77±5.42* 68.49±5.71* 67.89±5.59*试验组(n=45) 84.34±6.05* 83.69±6.11* 85.09±6.20* 85.04±6.18*t值 5.223 6.283 4.539 5.839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导致慢性胃炎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隆起糜烂型作为慢性胃炎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形成过程主要为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深度出现糜烂性改变,随之幽门腺或胃小凹会发生孤立性增生,并最终导致胃黏膜肌层的变厚和隆起[6-7]。针对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会导致病变组织过度刺激患者的腺颈细胞,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以往临床多采用胃三联方案治疗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患者,胃三联主要是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兰索拉唑三种药物。其中,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其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杀菌目的,并促使细菌快速溶解与破裂[8]。另外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型中,克拉霉素为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相结合,起到对细菌蛋白合成有效的抑制作用,发挥抗菌功效[9]。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给予患者用药后,该药物能广泛分布于胃黏膜壁细胞中,并逐渐转变为活性代谢物,该类代谢物能有效发挥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进而促进损伤的胃黏膜恢复。这三种药物的联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胃黏膜,并改善其嗳气反酸、腹胀及上腹疼痛的症状[10]。虽然胃三联方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十分显著,但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胃黏膜处隆起病灶依旧存在。因此,针对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临床在胃三联方案的基础上,应适当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以达到平复胃黏膜处隆起病灶的目的。内镜下高频电凝主要是通过电切、凝切与电凝来清除病灶组织,在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患者中应用,首先借助胃镜能扩展术野范围,使医生能明确胃黏膜隆起的病灶组织,随后使用高频电凝准确烧灼病灶组织,并进行清除操作,能让胃黏膜处隆起的病灶组织得以平复[11-12]。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腹胀、嗳气反酸与上腹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该手术方案与胃三联方案联合应用,则能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此外,本次结果数据中通过展开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在各项关于生活质量的指标上评分皆要较对照组高,由此可知,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胃三联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时,则能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使其生活及工作快速恢复正轨。
综上所述,在慢性胃炎隆起糜烂型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胃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