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能力在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意义

2022-02-26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明德初级中学

亚太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平行线数学教师环节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明德初级中学 石 萍

数学教师要精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融会贯通,缜密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学反思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吸取经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个过程也是推进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不断反思,在改变中打破自己固有的旧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建构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不足之处

首先,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的切入点不够深入。一部分教师将教学反思当作一种任务、负担,过程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任务,没有真正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这就导致教学反思常常是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简单描述,并没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反思并且有所感悟,但这种感悟随着一堂课的结束戛然而止,并没有再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导致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教师教学反思基于学生角度的分析和思考较少。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展开,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比如反思自己的教学决策、对教材的处理和例题的选择等,但是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这里说的学生的角度主要是指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或者是学生的一些疑问、见解的反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些表现更能够客观暴露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有时会让教师产生顿悟和灵感。但是这些细节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影响了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反思呈现“个人行为”,缺少系统性的交流和探讨。通常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单独性的个人行为,缺乏同一学科的教师针对某堂课的设计或者教学中遇到的某一问题、疑点一起进行探讨和反思。当然也很少有学校将教学反思这一项工作纳入教学研讨的过程,导致教师的教学反思常常是个人行为。有些数学教师不能走出自己思维的束缚,也就不能保证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更谈不上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教学反思能力在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础职业品质

在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众多职业品质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形式的完善。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有“平行线的性质”内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很多教师是通过度量、裁剪去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之后通过平行线的性质1去推理证明得到平行线的性质2和性质3,然后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进行知识点的运用和巩固。而在我县举行的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例展示与研讨“同课异构”数学优质课件中,某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感受验证了平行线的性质1,之后便为学生展示如下练习题。

如图所示,(1)如果a//b,∠1=60°,那么∠4是多少度?(2)如果a//b,∠4=60°,那么∠3是多少度?(3)如果a//b,∠4=60°,那么∠2是多少度?

学生通过运用刚学习的平行线的性质1解决了第(1)问,在解决问题(2)后,这位数学教师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2,在解决问题(3)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平行线的性质3。利用习题来证明、归纳知识点,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那一刻,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对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太过随便,忽略了习题的价值。数学教学中,例题和习题出现在哪个位置、何时出现,都是有预设性的。赛后这位优秀青年教师说他每一次呈现给学生的课堂内容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因此,只有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不断往复中才能优化教学内容,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是推动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教师必须在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成长,止步不前就是退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反思来不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水平的突破。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教师不断否定、改进、成长的必然手段,要求教师要敢于质疑自己,敢于认识并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分析问题之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有效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力量”,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现进步和成长,必须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否则教师会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存在问题,或者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甚至有时发现问题也不愿意去反思和改正,这就会造成教师教学能力的止步不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就能够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改进等方式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点,推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且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都会忽略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不会在授课之后进行反思,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发现自己这节课的缺陷,后续仍以一种低效的方式展开教学。这不仅无法提升教学质量,而且会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一现状,认识到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价值。例如,教师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要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中的必然环节。教师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进行一些可行性的调整,灵活应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教学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要进行课后反思,主要反思内容在于思考选择的实际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没有,要反思问题出在了哪里,下次在选择数学案例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再如,在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完成教材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就进行一些准备,在备课时给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外,教师也要拓展教学资源,将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资源融入备课内容中,并且根据学生对这些课外教学资源的反馈来进行反思,能够通过学生的反应来不断优化,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从现实世界进入数学内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世界。

(四)能有效帮助教师克服“闭门造车”带来的弊端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填充自己的大脑,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这样自己在每一次备课时思路才会流畅。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准备环节,更是一堂数学课能否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的备课环节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绝不能“闭门造车”,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的重要责任。纵观教师以往的备课方式,教案总是千篇一律,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总是不得变通,长此以往很可能会造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倦,教师只能强迫学生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很容易在课题教学中无法应付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被激发,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内容,在校级“同课异构”大赛中,两位教师都以“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这个问题导入新课,但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其中一位教师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课题后,探究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利用逆命题引出了它的推论。另一位教师探究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回过头去解决引入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解决疑问,很自然地得到“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以引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赛后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在研讨中笔者受益颇深,相信其他教师或多或少也有收获。

二、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策略

想要真正使教学反思能力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势在必行。只有教学反思能力有所提升,教师才能够真正通过教学反思来实现自身能力的进步,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找准切入点,深刻反思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一定要找准切入点,通过有效的方式展开教学反思,要寻找合适的渠道和方式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真正在反思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第一,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进行反思,反思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是否结合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等,并且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比如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新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在情境创设导入环节选择的素材是否合适,是否选择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师可以从教学细节上进行教学反思,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每一个反应,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仔细观察学生,看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形式是否接受,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反思中实现进步。教师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复盘,将每一个环节的不足之处摘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一个问题去思考和研究,直到完美解决。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作为评价标准,而要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对课堂教学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比如线上交流、线下沟通等。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要认真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一起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不满意,那么教师如何反思、研究和改正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内心会有所抵触,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加强教学反思的系统性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在思想和行为上不能故步自封,应该积极地“走出去”,与别的教师一起进行课程研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形式、方法、问题等多方面展开研究,集聚多人的智慧,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反思。教师们在“头脑风暴”之后讨论出的解决方案会更加具有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同时能够推动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整体性进步,推动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能力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教师自身,都应该通过不断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方式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让初中数学教师能够通过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数学教师,成为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师。

猜你喜欢

平行线数学教师环节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