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2022-02-26祁昕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础,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从语言本体论看,语言工具性价值是第一位的。但语言文化性价值日益凸显,文化传承和推广、文化发展和交流,促进了跨文化交际兴起。当前我国的语言和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早已引起广泛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历史和现状,从几个方面提出思考的方向,旨在促进我国跨文化交际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现状;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2)09-0078-03
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和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
跨文化交际概念出现较晚,至今没有形成一致认识。例如Spitzberg(2000)认为跨文化交际是“特定场景中合适而有效的行为”;又如Cudykunst(2002)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虽然跨文化交际理解各有不同,但是英语学习注入文化已无争议,因为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天然的,不论你愿不愿意引入文化,文化始终存在与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经常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只是不自觉而已”(胡文中,1994)。语言和文化本是一体,语言即文化,学习语言即学习文化,使用语言即展示文化,教师教授语言不能不教授文化。
世界越来越小,在地球村内跨文化交际与日俱增,跨文化教学研究越发深入,语言学者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文化能力(Culture Competence)作为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许多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在外语教学大纲中对文化教学目的做出要求: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文化列入外语教学大纲;1962年瑞典将文化教学列入中学的外语教学大纲;1974年的挪威和1975年的丹麦也都将文化列入外语教学大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一文, 提出各国应重视不同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我国较早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意义,罗常培先生是语言和文化关系研究的第一人,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专著《语言和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探索交际英语文化的教育,许国璋、胡文仲、邓言昌、刘润青等人都对语言和文化深入探讨,大大推动了中国语言和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引起广泛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理论之前,英语教学在很长一个阶段是行为主义理论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重复和操练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则。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情况才发生改变。Chomsky从心灵主义理论出发,大胆否定行为主义理论基础,提出“语言能力”这一新概念,并提出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语言知识是关键,它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而“跨文化交际”一词则是Edwardt Hall(1959: 53) 最早使用。由于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意识到文化知识过去重视不够的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八十年代起,随着国外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的介绍,加上中国哲学界对中西文化内涵等问题的讨论,国内语言学界掀起了一股文化语言学热”。(束定芳、庄智象,2008)。中国英语教育紧跟时代变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列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英语教学由重语言知识到重文化,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文化失误,会致受话人产生不礼貌、不友好的感觉,产生误解甚至仇视,相对发音、用词、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不能谅解。学习英语目的是信息交流、知识互补、人际沟通、拓宽视野。
中国外语教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封锁和中苏友好的现实状况,实行“一边倒”的俄语教学,不久中苏关系破裂,英语开始受到重视,多边交往的国家战略致俄语教学渐渐淡出。1963年为适应国际交往需要,国家有计划地在全国开设八所外语学校,开始注意从小培养外语人才,确实出了一批高水平外语人才。十年动乱期间,外语教学备受冲击,外语人才大量流失。动乱结束,改革开放,外语教学进入高速发展期。
1978年8月,教育部提出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同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增大派遣留學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极大促进了外语教育的发展。国际交往、对外开放,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外语课程目标从强调双基过渡到交际能力。1979年广外李筱菊开始实行交际法教学,1982年中英合作编写《交际英语教程》,1987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李筱菊,1987),社会形成了空前的外语热。
由上可知,外语地位极高,学习外语和外语文化也极为重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上的认识空前提高,总之从上至下,方方面面纷纷行动起来,例如我国外语专业的高校从300所左右,至1998年增加到790所(戴炜栋,2008),2007年底又增加到899所(何其莘,2008)。又如:文秋芳称赞当年李筱菊的交际法的基本教学原则,至今仍不过时(2019)。
由此可见,随着外语专业高校增多,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意义的认识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跨文化交际现状的四点认识
跨文化交际在我国已开展40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状不能让人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过分重视英语文化,导致跨文化交际未收到预期效果。
(一)英语文化放大和母语文化失位
强化英语文化水平,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为了片面提高英语文化水平,丢弃母语文化,认为母语文化干扰英语文化学习,只会产生负迁移作用则是不可接受的。例如Byram(1998)提出“文化研究”概念时,继而强调“在教授目标语文化时,必须清除母语的干扰,为学习者搭建全新的语言输入环境”。这种观点高估了异族文化,丢弃了本族文化,也偏离了培养跨文化人才的本意。跨文化交际需要的是具有深厚的本族文化功底,同时深悉外族文化内容,不忘民族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应当服务于祖国。丢弃母语后,英语和英语文化水平很高,也谈不上跨文化,跨是双向的。实践证明母语知识、母语交际能力和英语知识、英语交际能力正相关,简而言之,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正迁移大于负迁移,只是正迁移被忽略,负迁移被放大。减少负迁移关键做好两点:一是改变习惯性的自我为中心,即自以为是;二是加强目的语和母语相同、相近、相异比较。如果因负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失位,得不偿失。
母语失位、单向的西方文化输入,已经看到许多学生对西方文化已如数家珍,如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等都很熟悉,但对中国的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等却知之甚少。许多年轻人迷恋西方文化,吃穿用全面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却不感兴趣,如此发展下去,还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吗?
(二)放弃大多数
跨文化交际去“中国文化”,采取“英语文化”化的方法,为何效果仍不理想?原因是不符合我国的英语教育基本定位是外语教育。“外语教育不具备二语教育那种全方位的目的语学、用环境,极难达到通用语和二语学习者能达到的水平,所以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进行外语教育,而无一国家或地区宣称自己的外语教育取得了成功。”(张正东,2007)外语教育中,西方国家很多是移民国家,在双语社会、多语社会里往往英语教育是二语教育,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常用语言。在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没有这样的实用性,也就没有学习的迫切性和有效性。
由于我国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现状是不顾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实际需要,无视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仍然立足国内,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掌握一项信息获取的工具,并且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主要利用文本和网络,与外国人直接交流机会很少,英语教学有跨文化交际需要,但是高估英语文化后,忽略英语语言知识教授,片面追高英语文化,丢弃母语文化,对大多数学习者是不利的。
过度的英美文化学习,不切合大多数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是“工具性动机”,而非“融入性动机”,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四六级考试过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为了能读英文原版书,写英语论文;有的学生认为公共英语只是一门语言课程,专业和英语比较,专业更重要,凡此种种动机其实很务实。社会现实和外语教学现状是:跨文化交际想象很美感,现实很骨感,中国英语学习者达三亿之多,英语学习达十几年之久,但真正高水平人才还是跟不上社会需求,百分之九十以上外语学习者学而无用,致人、财、物极大浪费。问题出在外语教学不分地区差异、不分社会经济差异、不分学校基础差异、不分学习者能力差异,只按一个模式、一种标准、一样方法培养跨文化口语交际能力,殊不知这一能力非常高大上,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现实也不需要学习者都具有跨文化口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口语交际如“阳春白雪”,不是大多数人受用的,外语教学应服务大多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不过时,学以致用,是各科学习的根本目的,应当讲中国外语教学顺应了时代经济活动发展需要,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外语教学坚持为大多数服务目标如果不能变,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英语工具性仍是主体需要,英语文化性对跨文化交际培养专门人才,高端人才不可缺少。分层教学,分类要求,适应人才多元化现状,过分重视英语文化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人才不是一个模式,一个标准。
(三)忽视难度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延伸和发展,不仅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求学习者有多个层面上的能力。例如认知和行为、情感和价值观、心理和风格等方面能力,就文化知识方面涉及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法律等各学科的参与与合作,否则交际无法顺畅和得体。另外,跨文化交际缺乏社会真实场景、缺乏高水平师资、缺乏分类要求和分层培养,所以尽管外语学习者众多,但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外语人才并不多。
胡文仲教授(1994)对国内顶尖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50名联合国译训部和14名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大学生做过文化特征的敏感度调查,这些学生在大学已学习五六年外语,关于文化差异存在问题,97%的学生认为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之间仍然存在,95%学生认为需要提升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对于提高英语文化敏感性的途径,53%学生认为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的直接交往是第一位的,其次网络、影视及各种目的语社会文化讲座活动,而教材和课堂获取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是有限的。上述调查至少告诉我们两点:其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人才,对北外来说也不易;其二,学校因师资、教材、社会场景等方面条件所限,跨文化交际教学实际效果甚微。
跨文化交际效果不佳,并非中国独有现象,英国学者Bram, 法国学者Albame Caun, 丹麦学者Risager, 北爱尔兰学者Margarel Wright 等人对多国多层面的外语学习者的文化学习调查结论许多是一致的,笔者归纳出重要的两大共同点,一是学校内课程和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是有限的,零散的,特定的,孤立的,和实际有距离的。二是学习目的语文化靠个人行为,主要来自网络、电视、广告、影视剧等方面,其信息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学校课本文化知识。总之,外语学习者要真正理解目的语文化,更基于他们个人的经历,最理想的状态是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经历,但是多少人拥有这样的经历呢?
(四)理论和实践脱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跨文化交际来讲,由于是先理论后实践的产物,对广义学习者而言,已名实脱节,在海姆斯为代表的西方“交际能力推动者”曲曲折折反反复复说教下,最终形成一种不容置疑、广为流行的观点,即“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会语言”。真是这样吗?由于交际理论并不成熟,其基础是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理论,但是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理解还存在争议,两者关系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人们认识上并一致。“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会语言”,这样一说法很多人并不接受,因为传统的翻译法教学也培养了很多高端外语人才。
理论之外,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也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交际能力培养,重语轻书语、重语境轻语法、重文化轻语言等等,实际上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是语言分析和语法分析上能力不够。另外教学方法上,情景排斥一切,交际贯彻始终,显然与因材施教原则不合,至今外语教学没有一种包打天下的方法。还有跨文化交际固有的两大问题,一是文化知识的广泛性,众多文化知识如何取舍?二是交际能力的相对性,交际结果没有最后,只有更好,如何检测交际水平?总是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脱节,出现实践需要理论知道,理论又指导不了实践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至今没有完全成功的范例,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国理论成功最多,实践开始最早,却表现最差。当年乔治大学教授Robert Lauo和既是外交官又是語言学家的Edwardt Hall等人大力宣传跨文化交际之日正是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害之时。实际上,美国黑人已接受白人文化,可白人就是不接受黑人文化,国内民族之间文化尚不认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认同又谈何容易,这说明跨文化又是个政治问题。
三、结语
今后跨文化交际如何发展?首先应符合时代需要,在本族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间找到相对合适的平衡点,避免出现母语失位和单一文化输入;其次需要分层教学,分类要求,适应人才多元化现状,避免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再者,不仅不能忽视难度,还要理论和实际要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胡文中.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邱博,陆遥,董青.外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8.
[4]文秋芳.新中国外语教育70年成就与挑战[J]. 外语教学研究,2019,(5):735-745.
[5]张正东,李少凌.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祁昕,江苏南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