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2-02-25吴立博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南街小学
◇吴立博(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南街小学)
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概述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通过自身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要素的总和,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教育目标。素养是指个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应具备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确定内容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在教育理念、教材结构以及实施过程诸方面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思维方式,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重要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和能力相比,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认知与实践两大部分。
二、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健康、审美和综合实践等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精神是指小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品质以及对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态度。素质是指小学生具有的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科学态度是小学生在参与科学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而进一步帮助小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而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对小学生科学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科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中包含着很多科学思想、技术知识与方法,科学核心素养培养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及时学习、实践科学核心素养中所涉及的知识及方法,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地区的地域环境差异,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目标没有完全确定,学生对科学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是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的最主要阶段。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能够正确看待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面对不同情境时能采取不同策略解决问题。但由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影响了对小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和相关科学素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使小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进而影响其终身发展。
(二)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小学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小学教师却将其束之高阁,致使小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对各项知识进行良好的记忆。为实现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传统理论知识,更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获取大量信息。因此,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许多教师对自身所教授内容采用“一刀切”教学方法,将许多前沿、有趣、有挑战性、与课堂内容关联度较高、与学科背景密切一致的内容拒之门外,如3D 打印、无人机、电动汽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多
实践教学环节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高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实践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且具有综合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难真正理解抽象知识点,很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其次,实践教学环节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差异,小学生不能理解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之间的联系,这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科联系不紧密,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学生只有具备了热爱科学的态度,才会有兴趣进行各项科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实现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拥有了对科学的喜爱态度,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为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中《动物的一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动员每个学生进行蚕宝宝的饲养,将课程内容与实物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对蚕宝宝的变化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实现课程教学的延伸,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更主动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实现探究能力和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兼顾学科知识技能学习的综合活动,因此要构建良好教师主导下的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使小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了真正提升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质量,要针对小学生科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优化组合并且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此外,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等素养内涵,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以及技能,提升学科知识与技能等素养内涵。在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可以通过与自然生物和动植物现象等进行融合,让小学生真正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结构。同时,可以通过对科学课程体系的分析,发现科学课程存在的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在设计小学科学课程时,从学生现有学科知识基础出发进行优化调整。如,在进行《植物的生长变化》一课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凤仙花的种植,让每个学生对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进行仔细的观察,结合自身的条件,制作相应的标本,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现了对凤仙花一生的充分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科学核心素养。
(三)引导小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师要将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对于科学核心素养而言,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因此,科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突出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两者的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且从具体操作入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将核心素养融入科学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将科学核心素养融入对学生的行为教育;此外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在进行《环境与我们》一课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环境面貌,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到与自然相关的事物以及现象,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及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在自己擅长事物与现象中不断探索和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探索和发现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如,在进行《运动和力》一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感受摩擦力的影响,借此机会,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内容的阔展,将之前学过的《太阳、地球和月球》进行知识串联,让学生认识到宇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索宇宙奥秘,实现科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培养科学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因此要把科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学科素养教育的关键任务。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要认识到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原则。新课标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及教育思想,为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需要,小学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小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