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电器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22-02-25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电子电器校企中职

侯 培

(广西梧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梧州 543099)

0 引言

为积极探索并建构好电子电器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积极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需要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对教育人才的培育,全面坚持党的重要方针为教育指导思想,将其作为教育背景,把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作为有效结合,传授和学习技能的教学实践活动。

1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和现在学校的学生在以学校作为教学环境下校企共同管理和指导,也是属于强化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徒制其实就是师傅教徒弟学习经验的过程,也就是手把手教学,但现今各国学徒制有所不同,比如在澳大利亚以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简称:TAFE)是属于澳洲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了新型学徒制,让该国在职业教育发展和传统学徒制有效结合,很好地让职业教育学徒制人才有很好的发展[1]。在本国以某电子电器中职学校为例,里面有关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主要是掌握关于现代化工业机器人的安装和调试及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具备机械结构设计、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与管理、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而现在学徒制的教育目标就是以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性专门人才为目标进行培养。中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在政府努力引导下,有效合作,在企事业对口型人才要求下,中职学校以“师傅带着徒弟”实践性教学,这个过程更加人性化和具有可操作性,让很多企事业单位更好地推进生产效率,减少培训时间,大幅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2 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中职教育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现代学徒制是坚持以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促进就业形势,进行技能培训,全面促进人的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业教育融合企事业单位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减轻和缓解现今社会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就业本身就很难,很多企事业单位招工也很难,许多电子电器工厂也需要很多技术型人才,许多学校毕业生就很难满足这一点。而中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教学就很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在学习就等同于在工作单位实习一样,减轻了学生在工作中面临的紧张和无助感[2]。现代学徒制是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现代学徒制强调从职业的角度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教育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遵循中职学生成长规律形成的,其体现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等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利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以贯彻学校教学思想为主导,引入企业文化,让中职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养成职业精神,了解企事业文化,从而推进优秀产业遵从的文化理念,现代制教育走进校园,让职业文化与生态环保理念,绿色无污染,节能环保,循环可利用等一些相对先进的理念贯通,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精益求精,探索创造新的工匠精神,为国家打造更多“大国工匠”。不仅有利于推进“双证融合”(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也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 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3]。各中职学校目前对学生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展开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以直接就业为方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传统方式教学,这些在目前企业和工厂对新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上有出入,为了满足当下的社会发展,让学生尽快适应当下的发展形势,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进而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糊现状进一步强化。

3.1 校企合作电子电器工厂与学校期望不对等

在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与企业工厂合作学习过程中,中职学生不仅有“学生”的身份,同时也兼顾着企业工厂“学徒”的身份,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专业技能,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宣传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基本文化修养。现今由于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让企业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财力来培养学校实习学生,在短时间内很不易出现效果,会导致企业和工厂有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让企业在选择新员工时会侧重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熟练员工。由于还有一部分对于没有工作的经验,也没有受到过社会的约束来说,无疑会增加一部分管理的费用,同时也不能增加企业和工厂的收益,这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增加了阻碍。

3.2 保障措施不到位

传统的办学理念过分被约束在以服务为主的方针里,导向学生们就业[4]。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中职职业教育缺乏相关保护保障措施,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学校的扶持力度相对比较弱,推广的态度和深度也不明确,有些企业在考虑到实习学员不仅需要场地支持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产生财力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企业的参与度也不积极甚至逃避。长此以往导致生源不足,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技术培养的不足,让很多家长不信任中职学校的培育能力。

3.3 师资力量匹配度较差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在步步完善的过程,现目前中职学校还存在部分固定的师资,其大部分年龄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职学校办学时间比较长,其大部分教师有着固定的教学教育模式,思维相对比较固化,不愿改善、更新教学理念、观点[5]。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必然导致滞后的教学行为。没有合理的激励制度让中职教师提升、更新专业知识,这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比较落后。之前中职学校大部分聘用的教师也是从其他教师改行或者从大专院校分配过来的,其知识面相对较窄实践经验少,而今对于中职教师聘用的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比较注重学历文凭,用学历文凭作为首要条件,不以实际专业、基本教育教学手法为主。当然不乏有许多学历文凭较好的招聘者具有较好的能力,但在中职学校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素养上不一定能匹配,例如:中职学校需招聘电力电器专业的教师,但在招聘教师上可能会选择具有某某科技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文凭作为教育工作者,但非其电力电器等相关专业毕业或者是其专业但并非具有教师资格证也非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也并没有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貌,选其此类聘用者作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无疑是让学校增加了培养教师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变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小白鼠。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让企业、工厂增加了培训的成本,由此很难让企业、工厂信服中职学校能培养技术型人才,培养出需要的合格的员工。

4 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根据以上状况分析,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先进的人才,想顺利进行,必须校企共同合作,制定出一套完善且合理的方式,同时也需要社会的配合,大力的支持与相关扶持,共同建设一个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校企现代制教育教学模式。

4.1 引校入企,将校企场地进行融合

由于电子电气专业在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大型的电子电气设备,而学校在电子电气设备之中的投入是不够的。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学校引入到企业中。例如可以在相关的电子电器企业中建立学校的培训基地,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学校进行电子电器专业的相关理论学习,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进入到相关企业的培训基地中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来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老师,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的融合。通过这样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实践场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这样的方式能够为企业节约一定的用人成本。这样将学习与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

4.2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

每个企业对电子电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所以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特别是企业的热门岗位需求情况来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在进行这类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课程需要与企业具体的岗位任务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巩固。例如在进行“电机与电器设计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设计到电器设计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企业的设计部门,通过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来实现对学生所学的相关“电机与电器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同时学校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理论与方法与企业的电子电器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来实现对课程一体化的建设。

4.3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协调

在国民经济不断进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逐步重视,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中职学校教育。在社会各界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单纯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传统教学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现中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需培养,尤其在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下,校企合作无法让企业得到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员工素养良好的工作人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培养方向不清晰,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完善,导致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如不在有关部门协调下加强管理,将会阻碍中职学校有序健康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中职教育进行管理,教育部门督促是刻不容缓的。现今大家对各个中职教育的政策和态度有所不同,在社会发展大环境下,企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下日益剧增,政府应当大力扶持鼓励中职教育带来的优势,对国家储备大量优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在一定税收优惠上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让学校在有效展开教育教学的设施上有所提升,在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待遇上有所提升、调整、激励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以此来优化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输出。在教育制度上进行监管,将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有效纳入教育监管部门,让校企合作单位、家长投诉情况下做到监管但不干涉,大有力地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4.4 校企合作提升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中职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有效地推进现代学徒制度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到员工,四阶段一体培养技术人才的思路,从而设计一套完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定制专业的教学课件、教学制度,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针对采取措施。按照能力递进的规律,先夯实基本教学掌握基本理论,再强化技术技能的原则进行教学,可通过先完成基本素养、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养,对基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掌握,充分地熟悉了解和电子电器设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入校初一两个学期掌握、完成,也充分让学生从初中毕业到职业技术学校的过渡,让本身还处于身心比较幼稚的学生、思想比较散漫的学生、自控力比较差或学校专业选择比较茫然不清晰的学生慢慢培养一定的中职学校的学习理念,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第二个阶段让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技能操作性的基本掌握,比如对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检修、维护等和对系统软件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通过技能学习和在校基本操作,进一步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提升,通过有效的学习更大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学业领域前景发展的方向的认知。通过第三阶段学习,校企共同完成学生对电子电器专业下机器人系统软件的实操、企业文化内容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作为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所具备的员工素质等。第四阶段,全面加强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的能力,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进入校企合作的工厂和企业进行实习,校企共同完成综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拓展训练,可通过进入企业进行专项实训,让学生在生产线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解决,组织协调能力上面慢慢掌握,生产与技术的管理能力上面进行提升,让这些问题通过进入企业进行有效解决,以此达到准员工向员工的转变。同时在每个阶段都可以人性化地设立关于师生的管理制度或标准,如学生的学业考核标准制度,以及企业内业绩达标的标准,校企共同参与,进行不断优化各种管理,同时也能让现代学徒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得到体现。

4.5 完善保障机制,加大企业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的现代化学徒制需要合理有效地推广,不仅要学校在教学教育的提升和改革,更要企业和工厂共同保障在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度,同时也需要社会广大群众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并积极推广,让有实力和有一定规模企业与工厂积极热情地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在培养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进行岗位培训,主动支付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的劳动报酬,有效设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奖励制度,对于表现突出且有创新性的人才大力扶持和给予适当鼓励和培育,对于实习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岗位调整或者耐心培养。同时企业也应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实习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和合理的生活环境,心理建设的有效条件。

4.6 建立考评机制

为了有效提升人才的培养,中职电子电器学校在学徒制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建立起综合的全面的考评的机制,结合学生的课业进度情况与市场需求情况,对电子电器学生进行理论、实践和创新等方面展开不同维度的考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不足,来提升每年向社会输出的电子电器专业的人才标准与质量,考评的过程中不仅仅限于学生,对于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展开年度考察,及时总结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

4.7 利用专项资金充分提升学生创新性

对于中职类电子电器学校可设立一个专项资金部门,对于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企业的扶持资金、社会爱心人事的捐赠资金以及学校的专项资金划拨等可以统筹在这个资金监管部门里,通过这个部门的设立对于具有电子电器专业类具有专项研究与发明的技术成果作为技术研发支持和创新技术的奖励,这个部门不受企业,学校的管理属于单独的一个三方管理机构,对于资金的流向都有充分的凭证,属于专款专用,对于这个部门的设立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创新性与积极学习、发散思维的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策略。

5 结语

中职学校教育采用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学校是实现了知识和德育的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是让未成年到成年的一个过渡,学校正确引导和规范让其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上有着正确地认识无疑是对社会的极大帮助。

猜你喜欢

电子电器校企中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漫谈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之我见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校企合作五反思
《汽车电器》栏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