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推动活动开展
2022-02-25李健芳甘肃武山县山丹镇中心幼儿园
◇李健芳(甘肃:武山县山丹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幼儿未来学习与生活所需的能力、习惯的基础,大部分均在此阶段完成构建。教师要做好幼小衔接育儿工作,以游戏化育儿模式,培养幼儿的科学活动探索兴趣,使幼儿在“趣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下,增强对幼小衔接科学活动的探索能力。同时,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幼小衔接教育成果,优化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学习过程。
一、幼小衔接简述
幼儿园科学活动应紧密围绕幼小衔接工作而开展,要借助游戏模式推进幼小衔接教育进程,促使幼儿通过科学活动培养科学意识。幼儿园要在主导性育儿背景下,通过科学活动使幼儿在文化素养、生活能力、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等方面提升综合能力,做好幼儿园园内提升教育工作。幼儿园幼儿进入小学后,会出现疲劳、畏惧、恐慌等情绪,不利于其健康茁壮成长,不利于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幼儿园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应通过向幼儿传达幼小衔接理念、落实幼小衔接教育,帮助幼儿感受小学学习和生活的趣味和魅力,激发其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帮助幼儿从思想上到行为上做好迎接小学生活的准备,体现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功能性和创新性作用。
二、幼儿科学活动与游戏的关联性
开展科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教学手段,幼儿在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可逐步培养自身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形成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基础。由于幼儿的天性以及学习模式的限制,进阶学段的理论教学模式不适宜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模式,幼儿园在教学中常采用游戏活动教学对幼儿完成身体素质、逻辑思维、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与游戏活动的培养模式紧密契合,并且游戏的设计模式均来源于日常生活,科学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幼儿对日常事务的科学认知和理解,可见游戏对科学活动的运行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以游戏模式开展科学活动教学兼具可行性与必要性,是幼儿园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时应着重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幼小衔接育儿目标,给予幼儿思想上、行为上的引导,帮助幼儿逐步建构良好的学习思维。要积极开展课程探究与能力拓展活动,增强幼儿对知识点的驾驭与应用能力,为幼儿逐步建构学习意识、拓展思维视野助力。要充分发挥科学活动与游戏教学的育儿作用,使幼儿在有效的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巧用游戏推动幼儿园科学活动有效开展
(一)结合日常生活元素,降低活动开展难度
科学的内涵较为广泛,从火箭为什么能发射到太空中,到为什么泡沫能漂浮在水面上,均为科学的构成部分,其中存在明确的关联性。由于幼儿的阅历和学习模式受到限制,教师不应使其对科学产生过于高深的片面认识,应从日常生活角度入手,让幼儿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科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将其与日常生活元素进行紧密结合。幼儿园阶段的游戏设计均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对该优势进行有效应用,结合日常元素开展游戏化的科学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自身已形成的认知基础,降低科学活动的开展难度。
例如,教师可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的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让幼儿在科学游戏探索中培养科学思维。比如:以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有的会沉下去”这一现象时,可从实践角度使幼儿对浮力的概念进行理解,使科学活动发挥“趣味性”教学原则的指导性作用,促进幼儿科学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幼儿的科学意识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提高幼儿课程学习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应用的物品作为活动开展的素材。比如:在“浮力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常见的“水”,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索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浮力”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学习兴趣。游戏活动中教师在水盆中倒入3/5的水,选择常见的生活用品如泡沫板、纸船、木棒等进行“浮力”测试,锻炼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让幼儿将上述教具依次放入水中,看看它们能否漂浮在水面上,告诉幼儿这样的力就叫作“浮力”。通过具体实验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构浮力探索思维,提升对浮力知识的深度学习能力,为开展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活动拓宽路径。
(二)创设科学活动情境,加强幼儿的体验
幼儿具有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加之天性导致情绪易被调动,因此,在教师创设情境时,幼儿普遍可以在短时间内沉浸其中,并按照情境预设的方向进行思考。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阶段,教师也应充分应用该优势,创设以游戏为主题的科学活动情境,加强幼儿的体验感,在情境中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在此过程中,由于情境的趣味性与目标性优势,幼儿的主动性普遍较高,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也会更积极,从而使科学活动的教育意义得到强化。
例如,教师可围绕幼小衔接育儿目标,以“可操作性”为原则加强科学活动开展力度,使幼儿在游戏探索中提升科学素养。比如:教师可选择以“音乐会”为主题的科学活动,科学构建教育教学情境,将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代入音乐会中演奏者的视角,使之沉浸于实际准备演奏的情境中,以便辅助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接着,教师可准备若干形状、大小相同的玻璃杯,并在其中倒入不同高度的水,使水位高低不同,安排幼儿使用筷子逐个敲击杯沿,判断发出声响的不同。最后,再引导幼儿将眼前的玻璃杯组当作音乐乐器,在“音乐会”的情境中进行敲击演奏。通过把科学教育与音乐游戏活动充分结合,将幼儿代入到音乐演奏的情境中,最后帮助幼儿完成科学活动的目标,并在演奏后促使其仍保持着相当的兴致。在此阶段回归现实,引导幼儿思考为何水位不同,会导致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同,利用之前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兴趣与实践基础,强化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
(三)拓展游戏活动模式,维持幼儿的新鲜感
单一化的游戏活动模式在长期应用后,必然会导致幼儿因新鲜感不足而丧失兴趣,进而在主观上抗拒活动的进行,以至不能高效完成幼小衔接过渡教学任务,难以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学习能力,游戏活动教学模式的价值也因此难以发挥。所以,即便已完成单个或多个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方案,教师也应更加积极地拓展游戏活动模式,在相同模式的科学活动间添加足够的空窗期,以保证活动数量足够维持幼儿的新鲜感,使其在进行活动时不易产生重复感。在幼儿的认知理解模式中,科学内容的差异并不明显。如制作纸飞机和制作降落伞,虽在科学知识角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二者均为美工游戏活动,幼儿在连续操作中较易产生抗拒心理,为此,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模式的变更方面。
当活动运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幼儿自然会产生较多的新鲜感。在开展一定数量的室内活动后,教师可将活动场地转为室外,使幼儿具备活跃的思维和应变能力,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为完成幼小衔接过渡做好准备。例如,在开展“植物的萌发”相关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室内用小花盆对植物进行栽培,并利用室外探索模式,开展亲子互动、亲近自然等活动,以互动式学习模式,让幼儿、家长、教师通过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增强幼儿的科学活动探究成效,使幼儿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课程探索中,提升自己的科学思想素质。
(四)组织小组合作探索,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教育中,常因为幼儿的身体素质或思维能力不足,而导致部分复杂的活动内容无法开展。教师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幼儿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变化的过程中,做好“幼小衔接”教学工作。在科学活动的设计角度方面也存在该类问题:较为简单的活动,其数量和教育意义均存在劣势,而那些较为复杂的活动内容,大部分操作又均需由教师演示进行,不符合游戏化科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无法保证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此时应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模式,可将复杂的步骤通过阶段分解,将之转化为数个简单的小步骤,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在该模式中,幼儿不仅有效参与了科学活动,对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有显著帮助作用。
例如,教师可选择“多米诺骨牌游戏”作为科学活动开展的有效形式,让幼儿的科学思维得到合理建构,促使幼儿在游戏探索中培养科学意识。比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单个幼儿构建的骨牌长度较短,由于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时间过快,幼儿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导致活动的教育意义降低,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可选择将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安排每位幼儿负责一个区域的骨牌摆放,并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衔接。在正式推倒骨牌时,由于数量足够的骨牌连续倒下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幼儿可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了解多米诺骨牌倒下后产生重力,将后面的多米诺骨牌压倒,使其逐步建构科学活动思想,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幼小衔接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活动承载着激发幼儿科学兴趣、构建正确生活科学认知的启蒙教育责任,为顺利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提供有利平台。在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常出现教学模式与内容不契合幼儿认知理解模式的情况。将游戏引入科学活动中,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游戏对科学活动教育的推动作用,凸显幼小衔接的教学理念,落实幼小衔接教学指导方向,增强幼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教师应通过应用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情境、拓展活动模式、安排小组合作等方式,以游戏的方式综合完成科学活动教育任务,落实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活动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