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女子中医学校的诞生及其现代价值*

2022-02-25

医学与哲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女科医学学校

朱 哲 文 庠

中国古代不乏从医的女子,她们的医疗行为大多与妇科生育有关,因此她们多被称为“乳医”“稳婆”“医婆”。从这一类称呼中可以看出女性从医者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李贞德[1]在《汉唐之间的女性医疗照顾者》一文中,以丰富的史料介绍了汉唐年间女性作为医疗照顾者的医疗活动,她们多以符咒、巫术以及用药的方式疗疾,因女医大都不明医理,其医疗行为多以实践为主,并且局限在经带胎产方面,也有学者对唐代、清代女医群体进行了研究[2-3]。由于女医成长主要多依靠经验的积累,因而受到主流医学的排斥和歧视。近年来,随着女性研究热度升温,有关近代女医研究也受到学界重视,如赵婧[4]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了近代上海女医群体的形成,郑红艳等[5]从国民意识诠释了近代女性医学留学生群体,王姮[6]对近代女医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不过这些研究留下了一些空间:如古代女医是如何实现近代转型的?本文试通过研究近代三所女子中医学校的教育特征,挖掘其蕴含的现代价值,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个侧面的解读。

1 古代女医及其成长路径

1.1 古代女医基本状况

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女医是西汉时期的宫廷女侍医,义姁和淳于衍。据《史记》记载:“纵有姊,以医幸王太后”[7],义纵之姊就是义姁。《汉书》中也提及:“女医淳于衍者,尝入宫侍皇后疾。”[8]从上述两条记载可看出女侍医都是从事女性相关的医事活动,因此西汉时期女医多称作“乳医”。

晋代女医突破了女科的轸域。鲍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自创的艾灸法治疗人体的赘瘤和赘疣,效果十分显著。另一位西晋女医魏华存是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她开创性提出了“三丹田”学说,对后世的气功学和养生学具有指导意义。

隋唐时期,许多道徒将传统医学中的脏象、经络及诊断理论用于指导内炼养生,以唐代女道医胡愔最为典型[9],著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这是部将道教炼养方术与古代医学理论有机融合的道教医学经典。

明清时期的女医注重经验总结,著述颇丰。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留有著作《女医杂言》,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女医撰写的医案著作。清代眼科名医顾淑昭协助父亲顾锡完成《银海指南》的撰写,为后世眼科学经典之作。清代女医王恒其著有《女科纂要》。晚清女医顾德华,擅长妇科并著有《花韵楼医案》。清末女医家曾懿是我国古代著书最多的女医,著有《古欢室医书三种》和《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

1.2 古代女医的成长路径

1.2.1 医学世家,跟师学习

师承教育是古代医学传承的主要方式,女医的成长也离不开师承。如东晋女灸学家鲍姑,她在跟随丈夫葛洪行医采药过程中发现了红脚艾,结合灸法治疗人体的赘瘤和赘疣。中国古代医学世家,素有医术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明代女医谈允贤自幼聪慧,得以跟在祖父母身边学习医术,最终成长为一代女名医。

1.2.2 专设制度,培养女医

天一阁所藏《天圣令》中的《医疾令》篇有关于我国女医教育的最早记载:“诸女医取官户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无夫,及无男女、性识慧了者五十人,别所安置,内给事四人,并监门守当,医博士教以安胎产难及疮肿、伤折、针灸之法,皆按文口授,每季女医之内业成者试之,年终医监、正试,限五年成。”[10]该法令记录了女医的选拔标准、管理方式、学习内容、考核方法以及学制等内容,是我国女医学校教育的雏形。

1.2.3 由儒入医,自学成才

宋代以降,儒学者转为医者渐成风气。清末女医曾懿出身书香世家,自幼便熟读经史。她眼见庸医拘泥古方不能辨证施治而使百姓无辜丧命,于是发奋苦读家藏医药典籍。曾懿重视经方、验方,并结合自身的临床体会,著成《医学篇》。

1.2.4 援医入道,以道传医

著名女道医魏华存和胡愔,将医学内容融入道学之中,著有《黄庭内景》系列道家经典。她们强调“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将道法修炼与医学基础相结合,形成了道医结合的养生思想。这种“援医入道”的方式,使得她们的道医结合的理论得以流传,援医入道的方式得以继承和发展。

由于古代女子缺乏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其成长成才多是依赖家庭的资源或偶然的机会。尽管古代著名的女医寥若晨星,但是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社会对女医的需求,对女子中医教育的需求,以及女子也具有成为名中医的潜力,为近代女子中医学校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2 近代女子中医学校的诞生

进入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女权运动的兴起,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解放妇女,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鼓励女子学医。如1896 年,《劝妇女宜习医学说》一文于《申报》刊载,文中详细论述了女子在幼科、女科及收生三科行医的优势[11]。随着教会兴办的女子学校在中国蓬勃发展,在日趋开放的社会舆论和倡导女子解放的时代呼声的影响下,近代新式女子中医学校应运而生。

2.1 近代新式女子中医学校的基本状况

李平书与张竹君于1905 年共同创建的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女子中西医学校,该院的办学宗旨为“贯通中西各科医学,而专重女科,使女子之病,皆由女医诊治,通悃而达病情”,选拔14 岁~23 岁,聪慧健康且有文化基础的女子为女医学奠基。医校学制按照正科和预科两部而稍有不同。“文理已明,兼有普通学者为正科”,学习中医、西医、英文、音乐等八门课程,学制五年;“文理未明,须习普通学者为预科”,预科生课程较正科生缺西医一门,待一年后升入正科,再习西医,6 年毕业。毕业时有严格的毕业考试,考核通过后方可取得文凭。1916 年,汪企张接管学校后,叫停了女校全部的中医课程。

随后,1922 年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生刘佐彤、秦伯未等人拟办中华女子医校。遗憾的是,仅在当年的《申报》中找到关于该校的筹备消息,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和这所学校相关的任何线索[12]。著名中医丁甘仁早在1915年就筹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但只招收男生。为解决女子学习中医知识需求,他于1925 年另开女校。女校招收16 岁~26 岁,品行纯和有国文基础的女子为学生。因为女校和男校是同一创始人,这两所学校在教学模式、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大多相似。女校的教师由沪北广益中医院的医生以及男校的任课教师担任。女校的学制五年,课程科目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诊断学、产科学、妇科学、幼科学、喉科学、国文、修身等,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先明医理方论,继而实习专重临诊。该学校是以女子为招生培养的对象,因而更加侧重妇产科和幼科的讲授。1927 年末,男女两所中医专门学校合二为一,中医教育实现了男女合校。1931 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1946 年被南京政府勒令停办。

随着近代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女性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关注。1926 年,王慎轩在苏州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所妇科函授学校-苏州女科医社。该医社分设实习部(即在校生)、函授部,以“研究中西古今之医学,改进中国女科之学术,编辑讲义,切实讲授,以养成女科高等之人才,拯济妇女之疾苦”为宗旨。医社学制为3 年,招收16 岁以上、品行端正、国文清通、有志研究女科医学的人士,尽管医社招收的学员是不限性别的,但因当时男女同校尚未成为普遍现象,且创办人王慎轩为妇科名家,故学员仍以女性为主。实习部学员每日有老师授课3 小时,临证3 小时和自习2 小时进行扎实的医学学习,而函授学员因为时间和地域等问题,只能通过每星期接收学社的讲义进行自主学习,但也正是函授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才使得一批中医爱好者无需入学也能接受到学社的教育。1934 年医社更名为苏州国医学校,抗战爆发后,学校停办。

当然,除女子中医学校教育外,传统教育模式在近代依然存在,也培养了部分有影响的女医。如《中国女医》社社长钱宝华,跟师其父钱同增、叔父钱同高,在妇科、幼科方面享有盛誉。总编辑张静霞也是跟师钱同高,与钱宝华同门。再如,近代江苏无锡人马君淑拜同邑儿科名医张静蓬门下学习,著《推拿捷径》一书,对小儿推拿普及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江苏吴县名医陆锦燧之女,师承父亲,姐陆佩玢编《要药选》,妹陆佩珣著《溪医案选摘要》四卷等[13]。

2.2 近代女子中医学校教育特征

2.2.1 从师承为主向学校教育转型,呈现制度化、规范化

我国古代的医学传承多依靠家传、师承的方式,尽管有官方医学机构,但在形式与内容上与近代新式中医学校仍有着质的区别。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近代中国首次出台规定学制的文件,该文件公布当年为壬寅年,故史称“壬寅学制”。1903 年在壬寅学制基础上,清政府出台《奏定大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而后,京师大学堂为适合医学专门教育需要,开设医学馆,教学内容中西医学兼授。李平书于1905 年开办了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李平书是江苏宝山人,出生医学世家,一生为官为商为绅为医,世人给予他极高评价:“集爱国、民主于一身,并医国、医人于一途,”“他做人立德、做事立功、为文立言,儒家所谓人生三不朽,兼而有之。”[14]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依据癸卯学制,中西医课程兼授,显然近代女子中医教育起步就带有新学制的特征。

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于1913 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只提倡开办西医学校,却未将中医教育纳入医学教育系统中,这就是民国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事件引起了中医界强烈的抗议,为了争取中医学校加入学系,1915 年,丁甘仁参照教育部发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筹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校办学宗旨明确、课程设置清晰、师资队伍专业以及招生、考试、实习等管理严格。丁甘仁上书申请立案,教育部的批复是“惟中医学校名称,不在学堂系统之内,本部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内,亦未定有中医各科课程”[15],未予备案。但是由于该校办学的规范化,此后获得内务部的备案。由于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是丁甘仁为满足女性求学需要,完全按照男校模式开办的女校,为此同样具有较高的规范性。

2.2.2 从家庭资源向社会转化,呈现办学社会化、地域化

相比古代女医成长路径,主要依靠是家庭资源,即家庭是否有医学背景、是否有医学典籍等,而近代女子中医学校创办者均为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名士,她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开办女校。如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为办好医校,两位创办人签订了办学合同:“立合同上海李平书,番禺女士张竹君,因悯中国女界疾病之苦,生产之危,创立女子中西医学院。”初期李书平投入经费3 万元,随着学院发展,李平书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倡议从各省彩票中提捐以且经费,在南市建设医院,奉督抚批准后,又劝说杨斯盛捐助5 千元,到1909 年建成南市上海医院,先后花费5 万元”[16]。丁甘仁通过治疗“烂喉痧”在上海成名后,凭借自己沪上名医的身份团结中医同仁,依托上海中医学会组织,并且积极与药行合作筹措资金,为开设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打下人员基础和经济基础。女子中医学校建立后,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如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积极参加商团联合会以及举办赈灾义演活动,社会对此举赞叹褒奖[17]。从而使女学生们积极关心社会实事,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对女校的了解和认知。

与社会化相比,近代女子中医学校地域化特征更为明显。近代女子教育发轫于清末,高峰在民初,到20 世纪30年代~40 年代后男女同校观念已普遍被社会所认同。所以如前所述,近代女子中医学校仅在清末民初昙花一现。不过它们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办在上海、苏州一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海开埠早,风气先开,男女平等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女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多,人数也多;另一方面是苏南有浓厚的中医氛围,雄厚的中医资源与经济实力,多因素叠加造就这一鲜明的地域特性。

2.2.3 女性身体问题成为医学教育与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观使女性身体问题成为一个禁忌领域,女性健康问题突出,女科医生奇缺。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在其发布的简章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中国医学日就荒芜,而于女科尤甚。古称扁鹊为带下医,其重女科明矣!后世医士专研女科者无人而女子读书者少习医者尤少。女士习西医者有之,然亦不能多...每遇难产,名医束手,隐婆妄为,产妇幼孩,同归于尽,尤堪悯恻,是产科为女科最要,而女科非女子不能备学,而非兼中西学之不可,此所以急急于女子医学院之设也。”[18]

显然,进入近代后,随着男女平等观念进一步解放,女性身体与健康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促使中医界有志之士开办女子学校。在此方面,无疑苏州女科医社的创办人王慎轩又向前迈了一步,开设具有女性专科性质的医校,强调妇女疾病病情复杂多变,需在脏腑、经络、气血生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病理变化,编写的讲义包括《女科医论》《女科诊断学》《胎产病理学》等,覆盖了女性的生理、病理、产科等基础内容,改变了女医在妇产科方面的专业程度不高的局面,促进了近代女科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3 近代女子中医学校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曾经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19]女子中医学校的诞生反映了近代女子中医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3.1 打破了传统中医教育男女之间的畛域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女子中医教育的概念,历史上也未形成具有体系性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古代主流中医教育资源基本上完全被男性控制。近代诞生的3 所与女子中医教育相关的学校,尽管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其打破了传统中医教育被男性独占的畛域,女性接受系统性中医教育的权力被社会所认同,近代男女平等观念已被中医教育界所接受,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与价值。

3.2 促进了女性专科教育体系的形成

古代涉及女性的医学领域,侧重诊治涉及女性功能如生育、生产相关的病症,受近代西医学科分化的影响,中医学也逐步分化出中医妇科学、中医产科学、中医儿科学等。近代女子中医学校教育,它们创办的宗旨都围绕着振兴女科医学,培养女医人才。例如,丁甘仁开办的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妇科学、产科学、幼科学等课程,王慎轩在办校同时,创办的《妇女医学杂志》,即以“改进女科医学,拯救妇女疾苦,灌输女子卫生,保障妇女康健”为创刊宣言。该刊以女中医为核心作者群,刊登了大量与女性健康、保健有关的文章,是近代主要面向女性的医药卫生报刊之一,更是近代第一本妇科专业杂志。近代女子中医学校教育的开设,促进了女性专科教育体系的形成,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女性专科人才。

3.3 近代女子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带动了女性自身解放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被社会所接受,近代中国女性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职业化道路,谭嗣同就曾大力倡导女性学医并提出“医学一门,与女子最相宜”。随着女子中医学校的设立和发展,女性有了学医的资源与选择权,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女医生,如葛养民、张静霞、朱南孙等,改变了古代男性医家“一言堂”的局面,她们的理论及学术水平也取得包括张赞成、秦伯未等男性医家的认可[20],女医们在时代的感召下,以及在男性为主的学社和医学会的创办浪潮的感染下,渐渐萌生了团体意识,渴望能发出自己的声音。1941 年,中国女医社和《中国女医》杂志应运而生。该杂志是民国时期唯一完全由女中医创办发行的中医药类期刊,提出:“发挥女医的思想学说,即为整个国医界谋发展,为全国女医界争地位。”相较女子中医学校提供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女医团体和医学刊物则为彰显了女医的觉醒、职业自信与个性解放,并愿与男性中医一道为中医的复兴而努力。

总之,女子中医教育从古代以师承教育模式为主向近代以学校教育模式为主的转型,经历了从男女分校的双轨制到男女合校的单轨制的演变,不仅是近代中医教育转型的缩影,而且是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生动写照。

猜你喜欢

女科医学学校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柴胡女科之用
中医名言拾粹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学校推介
医学、生命科学类
沈尧封与《女科辑要》述要
《傅青主女科》组方用药特色及剂量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