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与生产效益提升分析①
2022-02-25霍晓丽
霍晓丽
(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承德 068350)
农户在进行大豆种植中,会对生产效益予以高度关注,以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由于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以及病虫害等方面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做好种植准备以及后续田间管理工作,农户通过对大豆栽培技术的分析,确定提升大豆生产效益的方式方法,确保高质高产以便为自身带来更加理想的回报。
1 大豆种植价值
1.1 营养价值较高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对较少,而大豆拥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能够为有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经常食用豆类,可以达到提高受体组织免疫力的效果,会对人体各项功能改善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大豆中的钙质含量相对较为丰富,所以经常食用豆制品以及豆类也能够达到良好的钙类补充效果,可以通过摄取豆类以及豆制品的方式,达到增强骨骼的目标。此外,大豆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异黄酮及其他物质,能够对女性代谢形成有效调节。由于大豆营养价值较为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会为种植户带来较为理想的经济收益。
1.2 工业价值较高
大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可以通过加工制成不同形态的食品,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在大豆加工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其加工成大豆粉进行销售,同时还会通过对蛋白进行分离与浓缩等处理方法完成相应产品的生产,大豆在调味以及快餐等食品加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地位。此外,大豆还可以制作人造纤维以及油墨等产品,作为工业原料也有着广阔的市场。
2 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提升方法
2.1 选择高产品种
在进行种植品种选择时,按照生育期的长短、产量情况对大豆品种进行分析。一般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也会相对较高。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等方面情况,分析品种的适应性和优势,确定所选择的大豆品种能够在种植区域优质高产。
选择品种时需要对倒伏问题进行分析,确保苗株的生长能够达到正常状态。一般如果大豆茎秆相对较弱,很容易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进而造成减产的状况,而茎秆较强的品种,也可能会因为水肥或者种植密度不当等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倒伏问题的出现。因此,在进行品种选择时,需要全面分析品种特性,以便保证最终的大豆产量。
2.2 整地技术
2.2.1 土地翻整
土壤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需要通过科学地翻整土地以及适当的耕作方式,确保土壤熟化程度,提高土壤整体透气水平以及蓄水能力,保证大豆生长能够获得良好的环境。由于大豆属于直根系作物,生长过程对于土壤有上虚下实的要求,所以需要做好土壤的翻耕处理,保证其含水量能够满足苗株的生长需要。按照当地土壤情况以及气候特征等各项内容,进行精细整地处理,保证耕层结构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2.2.2 地块挑选
大豆种植前,需要对地块进行科学选择,保证土质能够满足大豆的正常生长需要。一方面需要保证种植区的地理位置选择合理,确保种植地块便于进行灌溉以及排水等方面操作;另一方面,需要保证土层厚度,尽量选择沙土壤地块作为种植区[1]。从养分等角度考虑,建议在种植过棉花或者高粱等的土地进行大豆的种植,不建议在已经完成豆类种植的地块进行二次种植。通过秋季翻耕土地的方式,确保土中养分能够更好地被吸收。按照土壤肥力整体情况,确定有机肥的施肥时间,并配合进行翻埋处理,保证土壤的养分以及土层疏松程度。通过进行翻耕以及大豆垄作的方式,确保大豆种植整体排涝抗旱性能,保证大豆出苗率以及播种质量。
2.3 播种技术
2.3.1 种植密度
科学播种是保证大豆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需要按照大豆的品种以及土壤整体环境,确定具体密植程度。要根据单株豆荚数量、单位面积大豆株数等各项情况,对种植的具体密度进行确定,应该保证植株个体能够得到高质量生长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单位面积内大豆株数,避免出现种植过密的问题。如果大豆种植土壤肥力相对较强,可以适当的提高种植密度,但如果肥力相对较弱,则不宜种植过密。同时需要注意,如果所选择品种是早熟品种,需要保证种植的密度,但如果所选品种是晚熟品种,需适当增加植株之间的距离。
2.3.2 肥料选择
肥料的使用虽然会对大豆种植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肥料选择以及使用量不当,也会造成危害。在具体肥料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按照大豆品种确定钾、氮、磷相关含量的比例,同时还要对施肥深度进行控制,保证大豆根系稳定,确保其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以及水分,能够更好的支持植株生长。
2.3.3 深层施肥
深度施肥会在种子下方使用肥料,确保种子能够与肥料处于分离状态,避免出现烧种以及烧苗问题。在进行深度施肥时,需要做好老沟深施肥以及破垄夹肥处理。在原茬地中进行适当翻耕,通过施加肥料或者有机肥的方式,保证原始垄破茬深度能够控制在18 cm左右。如果存在原来茬根,深度控制在15 cm左右,通过在鞍座沟施加肥料的方式,运用大犁进行打破处理,完成新垄设置,保证大豆生长环境[2]。
2.4 田间管理
2.4.1 锄地、中耕
整体操作复杂程度相对较高,需要在进行第一遍耕地过程中,确保土壤中的所有杂草都能够清理干净,保证大豆苗不会受到伤害,表土松弛程度能够达到要求。在苗株长到10 cm左右时,便可以展开第二次铲土处理,需要通过对较大张口垄的运用,在保证不会对大豆苗进行碾压或者伤害的基础上,进行除草处理,做好培土操作。当第二次铲土完成10 d之后,需要展开第三次铲土操作。通过对方头垄的使用,对土壤进行松动处理,按照3遍/d的原则,确保土壤的整体生长环境能够符合大豆的生长需求。
2.4.2 化学除草
大规模的生产采用人工处理模式,很难达到预期要求,在除草效率方面也相对较低,所以需要适当运用化学手段进行除草操作,保证除草的整体效率以及质量。在进行大豆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将化肥和药物均匀施加到土地之中,通过对流量进行精细化管控的方式,避免出现遗漏或者重复问题。完成喷洒之后需要进行顺斜耙操作,利用混合处理方式,保证7~10 cm的土壤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因为春季土壤存在水分过低或者过高问题,所以需要通过对土壤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土壤处理方案,避免因为进行盲目处理,导致大豆产量降低。在进行垄作栽培过程中,可通过对幼苗喷洒适当化学除草剂的方式,通过科学进行两次左右喷洒的方式,保证除草的整体效果。在墒情较为理想的状态下进行除草处理,保证除草时间控制合理,避免杂草生长对大豆形成抑制。
2.4.3 矮化壮秆、叶面追肥
当大豆处于开花结夹期,需要按照大豆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追肥,可通过在根部进行追肥处理的方式,保证肥力的充足程度。花期生长如果过于茂盛,可能会出现倒伏问题,所以可通过施加矮壮素或者多效唑的方式,利用壮秆剂对倒伏问题进行有效抑制[3]。为确保大豆的最终生产效益能够得到切实提升,需要保证整体栽培模式的规范性以及生产科学性,利用高效技术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大豆生产的持续性以及绿色化水平。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问题也是保证产量和苗株生产质量的重要举措,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会造成大面积死亡以及抑制产量等方面的问题。大豆的病虫害种类相对较多,像腐根病、霜霉病以及褐斑病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由于每一种病害的发生时间并不相同,发生机理以及发生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进行病虫害治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用药以及相关处理。同时,需要根据发病规律以及发病生成原因等各项情况,提前进行预防。可以通过在冬季进行土地翻耕以及杂草清理等方式,对土地中的病原进行清除,同时还可通过天敌克制或者喷洒一定药物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防治。例如,在对豆天蛾虫害进行治理过程中,可通过对辛硫磷乳油1 500倍喷雾的应用进行预防处理,降低虫害发生概率。
3 结束语
在进行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应用。不仅要按照当地土壤特征以及气候条件,对栽培技术进行选择,开展正确的种植管理以及田间管理工作,改变以往较为粗犷或依赖经验的种植模式,按照科学种植方法确保大豆种植生产效益能够得到不断提升,切实改善种植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