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叶黑藻对罗氏沼虾养殖效果影响的现场试验

2022-02-25程海华宋超陈雪峰李喜莲徐洋彭菲高强

水产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罗氏氨氮池塘

程海华,宋超,陈雪峰,李喜莲,徐洋,彭菲,高强

(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1;2.浙江省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299)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称马来西亚大虾、淡水大虾、大长臂大虾)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大型的热带淡水虾之一。它生长快、食性广、个体大、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自1976 年引进以来,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地规模化养殖[2,3]。罗氏沼虾具有独占地盘、互相残食的习性,对其生存生长水环境的底质、水质、水温、溶氧等要求较高。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受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在高密度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易导致水质变差,病害频发,成活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必需探索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中普遍采用养殖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构建立体“微生态系统”,使其达到一定的“微生态循环”。

在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为虾提供一定的立体生存空间,减少生存空间竞争和相互残害;还可以调节池塘水质,稳定池塘水质,为虾提供一定的饵料,降低饵料系数。适宜养殖池塘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有多种,本试验选用喜温、耐热的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轮叶黑藻粗蛋白含量高,可作为草食性鱼类及虾蟹的适口性青饲料[4,5];它从初春3 月持续生长到初冬11 月,在高温季节长势稳定,生存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富集能力强,是理想的养殖池塘净水植物[6-8]。本研究可为种草养虾等高产高效的生态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罗氏沼虾苗罗氏沼虾苗为“南太湖2 号”,体长0.7~0.8 cm,购自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1.1.2 池塘

本试验用1#、2#、3#和4#计4 口池塘,面积分别为0.47 hm2、0.60 hm2、0.62 hm2和0.60 hm2。1#、2#、3#池塘为三个平行试验组,轮叶黑藻种植面积为分别占相应池塘面积的20%[9];4#池塘为对照组,未种植轮叶黑藻。

放苗前一个月,试验池塘进行清塘整理,之后灌注新水10 cm 深,用生石灰(1 500 kg/hm2)带水消毒。

1.1.3 轮叶黑藻的种植

采集其余池塘中的轮叶黑藻,清洗后取鲜嫩枝条,截取15 cm 左右的段,距离池边5 m 扦插,株距约2.5 m,行距约3 m。

1.2 方法

1.2.1 放苗

6 月初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将罗氏沼虾苗按37.5 万尾/hm2的密度分别放入相对应池塘(表1)。

表1 罗氏沼虾苗的放养数量及密度Tab.1 Stocking density and number of juvenile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1.2.2 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全程投喂罗氏沼虾专用饲料,前3 周投喂0 号饲料;每隔15 d 依次投喂1、2、3 号料。转换饲料型号时,要进行一周时间的过度,逐步换用另一种型号的饲料。早期饲料投喂量为8%~12%。每天早晚按日投喂量的40%和60%投喂2次,记录每天的投喂量。根据查料情况进行适量投喂量。每次饲料投喂后2~3 h 用查料器进行查料,每个池塘沿四周随机选取10~20 个点查料,观察并记录收集到的饲料颗粒数。若查出饲料颗粒数量大于30 粒/次,下次饲料的投喂量则减少到同一时间段前一次投喂量的85%~90%;若查出饲料颗粒数量在5~30 粒/次时,下午投喂前或次日上午投喂前在相同的位置再查料一次,如再次查料没有饲料颗粒说明投喂量合适,反之则减少下一次的投喂量,下次投喂量为同一时间段前一次投喂量的90%~95%;若查出饲料颗粒数量少于5 粒/次,说明投喂量恰当;若没有查出饲料颗粒,下次增加投喂量,增加的量为同一时间段前一次投喂量的5%~10%,增加投喂量后再次查料确定投喂量是否恰当。

2)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发现水质变差或透明度不足时,及时更换新水;如遇阴雨天气或有缺氧前兆则及时开启增氧设备或沿池边适当撒增氧颗粒。

3)轮叶黑藻管理:水草与水草之间要留有空隙,过多、过密、过高则需要人工割除,做到“总量控制、疏密适宜、高度适当”。

1.2.3 检测项目与方法

放苗起每隔7 d 检测一次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及pH 变化。采集水面下30 cm 处水样,每个池塘采集4 个点,混匀后用MR2003 型电子比色器测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pH[10],部分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4 个池塘的氨氮、亚硝酸盐、pH 的部分检测结果Tab.2 Partial results of ammonia nitrogen,nitrite and pH value in the 4 test ponds

自7 月15 日抽样后,每隔15 d 每次每塘随机采捕30 尾虾,测量罗氏沼虾体长和体质量,并做好记录,测量结果见表3。收获当天(10 月2 日)测定4个塘虾的规格、成活率(%)、总产量及每公顷产量。

表3 4 个池塘的罗氏沼虾体长和体质量测量结果Tab.3 Body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f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in the 4 ponds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个池塘中罗氏沼虾的生长

由表4 可知:三个平行试验组收获的罗氏沼虾的规格(尾/kg)略小于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 比较得出:试验组之间、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虾的体长、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试验组池塘的罗氏沼虾成活率(%)、每公顷产量(kg/h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饲料系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图1)。

图1 4 个池塘中罗氏沼虾体长、体质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Fig.1 ANOVA of body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f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in the 4 ponds

表4 4 个池塘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和饲料系数Tab.4 Growth,survival and food conversion ratio (FCR) of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in the 4 test ponds

2.2 四个池塘中水质检测结果

2.2.1 pH 变化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图2),三个试验组池塘pH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对照组池塘的pH 变化不大,基本稳定。

图2 4 个池塘水质的pH 变化Fig.2 Changes in pH in water in 4 test ponds

2.2.2 氨氮含量变化

四个池塘水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见图3。由图3可知,在养殖前期三个试验组池塘的氨氮含量逐渐增高,养殖中后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最后与对照组数值相近;对照组在养殖前期逐渐升高,而后波动不定,在养殖后期逐渐下降。

图3 4 个池塘水中氨氮的含量/mg·L-1Fig.3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in water in the 4 ponds

2.2.3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四个池塘水质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情况如图4。由图4 可知,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三个试验组池塘的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养殖后期达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对照组池塘的亚硝酸盐含量前期升高达到峰值后出现波动,在整个过程中出现3 个峰值,养殖后期逐渐下降。

图4 4 个池塘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1 Fig.4 Nitrite content in water in the 4 ponds

3 讨论

3.1 池塘中种植轮叶黑藻对罗氏沼虾的生长、产量的影响

轮叶黑藻属水鳖科沉水植物,在低温、高温环境中都可稳定生长,一般不会出现封塘等生长特性,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种植[5]。养殖池塘中种植轮叶黑藻增加了立体环境,为罗氏沼虾提供一定的栖息环境。罗氏沼虾具有一定的相互残食的习性,在脱壳期间尤为严重,种植轮叶黑藻为罗氏沼虾脱壳期间提供一定的隐蔽环境,减少相互残害,提高了其成活率,增加了每公顷产量;轮叶黑藻粗蛋白含量较高,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含量比较低,其根、茎、叶都是食草类鱼类及虾蟹类的适口性青饲料[4,11,12],可降低饲料系数。因此,三组试验池塘的成活率、每公顷产量均高于未种轮叶黑藻的对照组,而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相对较低密度的养殖使对照组罗氏沼虾规格比试验组略大一些,但综合市场行情,试验组的每公顷效益要高于对照组,所以,罗氏沼虾池塘中种植一定密度的轮叶黑藻能够提高效益。

3.2 池塘中种植轮叶黑藻对水质的影响

轮叶黑藻的根、茎、叶及表皮都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且其皮层细胞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盐类及其他金属元素;种植轮叶黑藻还可间接地参与有机碎屑及残饵的分解,调控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来修复环境[13-17]。本研究中,三个试验池塘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在养殖周期先逐渐上升,养殖后期下降,氨氮的峰值出现早于亚硝酸盐,这可为以后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提供一定参考。这可能是养殖前期,气温较低,罗氏沼虾个体较小,摄食量较少,残饵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脱氨。此时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的自净能力将其降解消除;随着温度升高,罗氏沼虾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残饵及其排泄物等增加,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增加,再加上个体大的罗氏沼虾也会食用一定的轮叶黑藻茎、叶等,导致水生植物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很快达到一定的峰值。而水体中的氮循环需要一定的时间,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理解氨氮峰值早于亚硝酸盐峰值的原因。对照组池塘中没有种植水生植物,水体自净能力远低于试验组池塘,在整个养殖周期中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生长良好的轮叶黑藻在光合作用时大量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水体偏弱碱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罗氏沼虾个体增大,对轮叶黑藻的残食增加,水体中轮叶黑藻的光合作用减弱,水质逐渐变差,试验组pH 呈现出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最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对照组没有种植水草,整个养殖周期中,pH 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

3.3 经济效益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试验组间、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罗氏沼虾的体长、体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即规格(尾/kg)差异不显著,市场价相差不大。养殖收益主要受成活率、产量及饲料系数的影响。由表5 可知:种植轮叶黑藻的试验组(1#、2#、3#塘)利润高于对照组(4#塘),罗氏沼虾池塘中种植轮叶黑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收益。

表5 4 个池塘的经济效益分析Tab.5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in the 4 ponds

综合分析可知,罗氏沼虾池塘中种植轮叶黑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成活率、产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还可稳定养殖水体的水质,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过程中的养殖风险,为罗氏沼虾营造一个更加稳定、生态的生长环境。

猜你喜欢

罗氏氨氮池塘
碱改性凹凸棒石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生活饮用水氨氮的检测
热闹的池塘
生活饮用水氨氮的检测
池塘
夏天的池塘
天然沙粒对氨氮吸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