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综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2022-02-25阿力木·图尔贡麦麦提图尔荪·努尔玉散·喀斯木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

阿力木·图尔贡 麦麦提图尔荪·努尔 玉散·喀斯木

摘要:目的:探寻一种高效安全的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同时论证中医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样本均来自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Excel抽样法将30例纳入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剩余30例纳入观察组,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低头族现象愈发严重,人们颈椎局部活动能力受限,临床上颈椎病发病率陡然上升。颈型颈椎病作为一类十分常见的颈椎病,同时也是其他颈椎病的早期表现。近年来,我院针对行保守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推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取得不错成效,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病例样本均来自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頸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抽样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内容作为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60例患者均符合;②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活动受限,且经X片显示颈椎出现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骨质增生等;③患者具有良好的配合度及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①排除落枕、肩周炎等颈部其他疾病;②颈椎关节存在其他占位性病变,如脱位、骨折等;③患者合并患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17),每次2次,每次剂量50mg,连续治疗30d。

观察组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热庵包药方成份有红花、姜黄、骨碎补、透骨草、海风藤、羌活、桂枝、威灵仙、制草乌、制川乌。每种中药材各30g,将其研磨成粉后装入布袋内,隔水加热至60℃左右热敷于患者肩颈处,每次热敷20~30min,每日1次。穴位贴敷选择穴位主要有:肩井穴、阿是穴、大柱穴、大椎穴;辅助穴位:风池穴、合谷穴及外关穴。敷料以红花、川穹、羌活、黄芪以及桃仁为主,加入生姜汁调制粘稠膏状,贴敷于上述穴位,并采用胶带进行固定。每次贴敷时长为4h,取下敷料后应在局部涂抹绿药膏,每日1次。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作为依据,若患者颈椎功能受限情况消失,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则判定为治愈;若患者临床症状偶发,颈椎功能基本恢复,则判定为好转;若患者病情未明显变化,或是伴有加重趋势,则判定为无效。

1.3.2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60例病例患者数据全部录入到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以均数差和率分别表示观察指标值,若P<0.05则表示数据不存在同质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经过2个疗程治疗,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从数据来看,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7.87±1.08)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7.95±1.14)分,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下降至(4.11±0.83)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68±1.24)分,P<0.05。

3讨论

在中医领域颈型颈椎病属“项痹”,多是因患者过度劳累、外伤、颈背部风寒湿气入侵等所致,从而使得患者气血不畅,经络受阻。中药热奄包原理是通过加热方式,使药材的药效在热能的加持下最大化发挥出来,而在高温作用下,患者皮肤毛孔扩张,这样药物就能通过患者皮肤直达病灶部位,更好地渗透到关节内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处疼痛[1]。本中药热奄包中红花、姜黄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之功效;骨碎补可散瘀止痛、接骨续筋;透骨草是临床治疗风湿骨痛的常用药,与制草乌、制川乌一样具有祛风除湿、疏通经络之效;威灵仙多用于风寒湿气痹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上述诸药联用可针对患者病因进行精准治疗,共奏祛湿散寒、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之效。穴位贴敷为中医外治疗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通过在相应穴位贴敷中药物,可使得机体内β受体激动产生应答反应,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改善微循环,抑制局部炎性介质的释放和产生,为病变组织修复提供机会[2]。穴位贴敷时,药物通过穴位和经络直达患处,有效提高了药物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文清华,文洪博,文建淑.中药穴位贴敷辅治颈肩腰腿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7):93-94.

[2]万红棉,杜冬青,张静,王锡,马琳,孙燕,潘杰灵,苗丽泉,吴春霞,杨亮.温阳扶正天灸膏穴位贴敷配合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12):1318-1322.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晚期终末阶段症状的临床观察
大黄穴位贴敷联合隔盐灸在肺癌化疗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患侧穴位贴敷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肢体偏瘫76例疗效观察
不同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穴位贴敷的疗效比较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