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22-02-24信颖颖

教育界·A 2022年35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生活化小学数学

【摘要】学习数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数学是贯穿整个小学学段的重要科目,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以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信颖颖(1985—),女,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郭园小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对小学教学而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容易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若是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思考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如可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下面笔者深入探究其应用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第一,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制订讲授重点知识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关于难点知识部分,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难点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若是教师不能够就此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最终会使学生出现不理解相关内容的情况,从而难以实现让学生基本掌握数学知识的这一基础目标,也无法达到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在制订重点知识教学方案后,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趣味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多样的。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生活经历也少,若是教师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应用在其熟悉的场景之中,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若是教师选择学生不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就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无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视频、图片功能,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应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媒体辅助设备来播放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虽然有一部分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会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有一些远,但是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此时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优化”这部分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到运筹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当运筹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应用时,学生应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想要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具有确定最佳方案的想法。其中教学难点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制订难点知识教学方案的同时,设计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来理解情境,并投入情境,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家中常见的烙饼场景来创设生活情境:每次烙餅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烙两张,并且每张饼需要两面都烙,烙一面需要的时间是三分钟,要想一家三口每人都能够吃上一张饼,怎样烙才快?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思考能够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最优解。此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想法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和理由说清楚。

二、利用生活化语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上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这种向师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小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这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好,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数学教师应思考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教学语言生活化,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是过于严肃认真,虽然这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权威性,让学生能够服从管理、认真听讲,但是这并不完全适合小学教学,特别是不合适小学数学教学。一来数学本身学习难度大,小学生在接触数学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若此时教师再采取刻板严肃的书面用语进行教学,只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2]。二来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教学过程,不佳的师生关系只会让学生不敢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也无法了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语言围绕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物品进行教学,用“多重”来描述克和千克,比如说:“在为物品的重量写单位时,常常是不太重的物品用克来做单位。”

三、将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张载曾经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3]这一点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适用。小学生本身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数学学习难度大,因此,小学生常常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一旦学生不喜欢数学,在学习时他们的主动性就会降低,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样学习数学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为此教师需要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相当于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受其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是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将教学重难点和概念性的知识放在课堂教学前半部分讲,以此保证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导入生活化,让小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数学产生兴趣。若是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学生就会对课堂教学知识产生探究的想法。教师通过设计生活问题或者直接将本节课与生活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导入,能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学生掌握与时间相关的知识,学会认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进率以及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课堂导入生活化,在导入时向学生提问:“学校早上要求大家几点到校?”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是依靠什么来判断当前的时间的,若是没有表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不认识表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教师导入这些生活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当前的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四、设计生活实践活动,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本身思考能力不足,若是教师脱离生活、只谈数学知识,很难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也无法有效地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生活实践活动,以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素材或者多媒体技术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依靠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尝试去解决教师准备的生活问题,并在实践过程当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方向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利用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实践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和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4]。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即在课堂上营造购物的实践场景,准备相应的物品,在课堂区域中将物品摆放出来并且明码标价,让学生随机选出两样物品,然后计算出物品的价格总额,接着教师随机说出学生手里现金的数量,让学生计算出购买物品所应找回的金额,若是全部正确则教师可以将两件物品拿走,若是正确一个则教师可以拿走一件,若是全部错误则教师一件都没有。教师结合生活实践角度构建数学教学方案,能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水平与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五、设计生活化练习题目,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数学内容中,每一单元的主要核心知识并不多,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通过课堂练习或者举例说明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5]。那么,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學应用于练习环节,通过设计生活化练习题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够了解课堂中的知识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可以解决什么样的生活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导,从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表内乘法(二)”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学生了解7到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可以直接将提前设计好的生活练习题作为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一个星期有七天,三个星期有几天?”“每辆车限坐8个人,现在有26名乘客,3辆车可以坐下吗?若是坐不下,需要几辆车,是否有空余的位置?”教师通过这样的生活练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并减轻课后压力,从而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六、通过生活化教学游戏,强化学生学习质量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分析,保证教学方案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助力学生在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中完成学习质量提升的目标。与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在目前阶段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加重视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兴趣方向进行分析,为其构建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稳步提高和教学质量强化的目标。为此,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游戏设计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完成学习质量提升的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例如,在小学数学“三角形”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游戏的设计为学生构建教学方案,使学生在生活化游戏辅助作用下全面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意义,并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及特性,完成三角形概念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游戏方案的设计也要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与兴趣角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思维方式及兴趣角度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将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模式合理融入其中,充分展现当前数学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和精准性特点,助力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找到学习方法,开启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效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

结语

简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具有极大的教学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推动力。首先,教师可以深挖数学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围绕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其次,在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情绪,并利用生活化语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激发。再次,教师可以将课堂导入生活化,并设计生活化练习题目,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深刻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应设计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数学教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有效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晟姝.立足生活化,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02):71-72.

[2]彭玉平.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实践性[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75.

[3]唐宏科.引入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87-88.

[4]蔡媛.让孩子喜欢数学,提高学习兴趣: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8(15):56.

[5]陈明辉.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数学能力: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7(01):69.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