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团里单簧管的重要性
2022-02-24黄婧福建省歌舞剧院
黄婧(福建省歌舞剧院)
通过多种不同乐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管乐团呈现出旋律丰富、层次分明的辉煌经典乐章。其中,单簧管的引入与应用,更是增加了管乐团在音乐表演的魅力与独特性。一个出色的管乐团必须有着完美配置的乐手与乐器,声部配置完善的管乐队加上充分磨合的乐队成员,就能发挥出管乐队的神奇创造力与表演的最佳状态,让乐器、乐手完美相融合。单簧管是西方木管乐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同乐团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作曲家为它谱写独奏和协奏曲。交响音乐作品在主题、体裁、形式、内容等方面不断拓展,在交响乐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管乐团中单簧管的起源历史
(一)单簧管的历史起源
从17 世纪晚期起源于希腊的单簧管,到19 世纪晚期才被引入中国。单簧管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名为“芦笛”的乐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单簧管的雏形:沙吕莫管。为使其达到更大音域的扩展,现代单簧管的进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造了一个泛音按键。从最初的两键单簧管逐步发展为三键、四键、五四键的单簧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演奏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十九世纪初二三十年代,单簧管再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时已有13 键单簧管,而且按键装有联动杆。该操纵杆是用左手的大拇指来操作的,一度成为大多数单簧管演奏者常用的制式。在大约一整个世纪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单簧管。现代的单簧管,除了德奥地区之外,大多数采用的是波姆系统,它的按键经过了波姆联动键系统的带入,指法变得更加简单。“单簧管”是中国内地的一种称呼,有些地区则把它称之为“竖笛”,英文名“clarinet”。
(二)管乐团源自军乐团
管乐团中,单簧管的使用要比其他乐器早很多。管乐团最早起源于军乐。要了解管乐的发展必定要了解军乐的历史。军乐,顾名思义是军队特有的艺术形式,历史极为悠久。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已有依靠号角发送信号,引领军队前进的“军乐”。军乐团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军队中的一些表演者,这些表演者参加演奏,并从中逐渐脱颖而出。在中世纪时期,军队运用铜管和战鼓等乐器,以提高自身军队的作战士气和传达战场信息。几经发展逐渐形成了军队所独有的军乐团,而后在不断的发展中,欧洲主要的军事强国纷纷成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军乐团。初期的军乐团是个临时组织,属于战时建立,战后解体的组织形式。随着国家的发展,欧洲各国重新意识到了军事音乐的重要性,开始建立了由固定人员组成的军乐团,并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节奏规整的曲目,可以使得战士步调一致,逐渐就演变成了后来为人所熟知的“进行曲风格”。直至18 世纪下半叶,单簧管的发展在欧洲的军乐团中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文艺复兴时代,军乐已经由纯军乐演奏发展成了在日常生活中表演,让民众们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军乐。最初的管乐器演奏是以两支单簧管、两支低音铜管、两支小号为基础配置,以宫廷管乐曲目为基础,后来逐渐发展成由大约13 件乐器组成的管乐团。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如今的管乐团已具有一定规模,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的加入,使得曲目色彩越发丰富起来。
我国近代西洋管乐器演奏的军乐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 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所组建的军乐队。20 世纪以后,我国的管乐团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由小型的军乐团逐步发展为现代化的管乐团,其功能与早先军队乐团相比有很大区别。他们以音乐表演为主要目标,致力于音乐表演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乐功能使用。交响管乐是当代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乐器、打击乐器发展日趋完善,管弦乐队的规模也在逐步增加,18 世纪是欧洲军乐发展的高峰,大量的作曲者开始从事军事音乐的创作,其中最多的是进行曲。19 世纪末,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军事音乐教育系统。同时,作曲者也开始为原本在户外演奏的军乐队加入了伴奏声部,使得配器更加丰满。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伴随着军事乐队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乐队文化的需求,职业军乐队应运而生。二十年代末,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升,学习管乐、打击乐的人也愈来愈多,各国也纷纷组建了与之相似的军乐队。乐队规模不断扩大,对音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管乐队是军乐队的衍生产品,早期多以军乐为主,曲风以进行曲为主。而管乐队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意识到了交响管乐队这种新兴乐队的巨大潜能,于是他们将交响乐、流行乐、爵士乐、军乐等古典音乐改编成交响管乐。许多由管乐队谱写或改写的作品中,单簧管的音域技巧使得其在管乐队作品里的重要性日趋体现。
二、管乐团里单簧管音区的运用
单簧管音区由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分别是: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超高音区。所以不管是交响乐队,或是管乐队,宽广的音域都是它的一大优势。而在演奏时,单簧管的发音力度变化也是其一大优势,不同于较难以发音的乐器,经过系统训练的单簧管演奏者,可以较为轻松地吹奏出从极弱到极强的音量,加上它有着不同尺寸不同调性的设计,他在管乐团里的重要性也慢慢体现。
在管乐团里,各声部之间的平衡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木管乐器如单簧管、长笛、双簧管、大管由于按键设计便捷,经常用于演奏快速度的旋律,而低音铜管如长号、大号、低音贝斯等乐器用于增加整个乐队的张力。很多作曲者都会把单簧管分成2 到3 个声部,用来增加曲目的色彩感,以此来烘托乐队的整体音色。编制更加大型的管乐队作品,通常会加入降E 调小单簧管和短笛,使得曲目更加富有层次,甚至达到了管风琴演奏时候的效果。
同时,由于单簧管演奏的音量变化幅度大。在以极为平静的音乐中演奏时,具有深邃而柔和的感觉。而在高音的强力演奏中,单簧管音色独有的穿透感,会让音乐更有质感。如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单簧管独奏部分,就是较为经典的代表片段之一。
在很多管乐曲中,尤其是在带有军事色彩的进行曲中,单簧管可以作为整支乐团的“润滑剂”。比如,在一首乐曲要求有号角演奏风格的情况下,为防止高音乐器(一般都是6 到8 只小号)的高音音频过于刺耳,所以作曲者通常会在拥有宽厚中低音区的大号声部上加入相同的音调,从而减弱高音的刺耳。在管乐队节奏性的伴奏中,单簧管也具有相同的音色“润滑”的功能。
在单簧管设计之初,其实是作为小号的代替品使用的,由于小号乐器的演奏稳定性不佳,所以单簧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度是以金属为材料的。相对于小号的高音频,作为木管乐器的单簧管又多了一份音色上的柔和,在乐队的平衡里,起到了很好的承接包裹作用。有时在特定的作品中,单簧管的音色也被用作一种特别的声学效果。例如格什温作品《蓝色狂想曲》中,乐曲开头便使用单簧管的一段长滑音技巧,成为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三、单簧管的特点及演奏技巧
单簧管设计发展至今,仍保留着两大不同的按键系统。
第一,如今还在德国奥地利地区使用的欧勒系统单簧管(Oehler system),欧勒系统单簧管的双手小拇指均设计为滑轮,键位多,一般分为21 键和23 键。现在较有代表的欧勒系统乐器品牌制造商为德国的乌利兹(Wurlitzer)和德国的雨博(Uebel)。
在单簧管的设计发展过程中,1840年,比利时人Adolphe Sax,为了改善低音单簧管,使得乐器具有铜管乐器的音质厚度又有木管乐器的灵敏度,尝试着把低音单簧管的吹嘴部分放在了乐器奥菲克莱德(Ophicleide)上,沿用欧勒系统(Oehler)的单簧管的键位设计,诞生了第一支以他自己命名的,沿用至今的乐器——萨克斯。
第二,除了德奥系统之外的大部分地区,使用的都是波姆(Boehm)系统单簧管,波姆系统的发明者Theobald Bohem 是一名长笛演奏家。19 世纪初,时任巴黎音乐学院的单簧管教授Klose和法国乐器工匠世家Buffet 先生经过钻研合作,使用了这一套系统,发展出现代波姆式单簧管,而布菲品牌的单簧管至今为止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专业单簧管制造商。
(一)单簧管特点
(1)四个八度左右的音域,是管乐界为数不多的具有宽音域的乐器。
(2)低音深厚,中音深厚,高音清澈,强弱幅度较为容易演奏,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
(3)在西洋乐器中,乐器价格相对较低。
(4)相对于没有按键,纯靠听音辨别音准的弦乐和按键少发音靠嘴唇振动的铜管,单簧管按键系统完整,相对较为容易学习。
(二)单簧管德法区别
在单簧管历史上,最早出现于法国的波姆系统,即今天的法式单簧管。之后,德国又出现了一种叫作“欧勒”单簧管系统的单簧管,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德式单簧管。法式单簧管在全球流行,德式单簧管现在只有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些乐队还在使用,但是因为其独特的乐器和德奥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所以德式黑管仍然是黑管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对声调独特的审美要求,这也是法式和德式单簧管在声音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这两个系统的单簧管在结构上都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它们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初,其母语中的音调便会深刻地影响到儿童的音质。法式单簧管在弹奏时,会张开嘴巴,用强大的空气来确保音质的柔和,单簧管口径较宽,管壁较薄,音质更丰富,鼻音更多,与法语中的音节相近。
(三)单簧管演奏技巧
单簧管在现代管乐队和古典乐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擅长展现色彩丰富的乐段,因为它低音区浑厚、中音区温暖、高音区具有穿透性。因此,在我们的练习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音色,而后才是技术。现在就从下面的一些角度来了解一下单簧管管的演奏技术。
(1)口型练习
演奏者需要关注自身的口型,这对单簧管的发音有很大的影响。初学者应该对此给予特别的关注问题,不要太放松或太紧张。正确的唇形应该是,嘴唇贴紧牙齿,在上下嘴唇之间放置乐器,下巴向下肌肉收紧,两颊内侧肌肉收紧,靠着齿龈,防止空气进入这个部位而导致腮部肿胀。
(2)呼吸练习
不同于平时的呼吸,管乐器演奏时候使用的气息更为集中和急促,由于进气口不足1 毫米,而乐器本身长度却有70 厘米左右,想要把气息通过乐器再传给距离20 米之外的观众,是需要练习的。想要知道自己的气息是不是足够振动乐器,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可以拿一张剪裁好的口香糖大小的纸,用手捏住一头,用正确的嘴型往前吹气,只要能保持把气吹完之前,纸条一直保持平行于地面的飞起即可。
(3)运指练习
单簧管演奏者要想流畅地使用单簧管运指技法,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双手不能有任何的压力。如果你握紧了你的手,你的手指就会绷紧。在运指时,手指要自然地屈伸,垂下时要自然垂下。当你举起你的指尖时,不要把你的指尖伸直,或者过度屈曲,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动作。要想达到灵活的动作,最大的难度就是手指的精准度。在各个不同的音符上下跑动中。为了训练每个指头上下运动的精准度,最好的练习就是反复练习相同但是不要太过于复杂的音型,比如音阶就是很好的练习材料。由简入繁,通过不同调性的音阶练习,找到手指的最佳状态。
(4)吐音练习
吐音是指演奏者通过自身舌部的尖端连续多次与哨片发生摩擦,使哨片停止振动,或者引起另一种阻断空气进入的行为,是一种分句和演奏具有特定风格的演奏技法。在舌头进行吐音演奏时,呼吸、手指和舌头需要互相协作,使每个音符气息饱满,使乐器自然地发出声音。在刚开始学习吐音的时候,通常来说,是很难找到舌头触碰哨片的位置的。需要从最简单4 分音符为一拍演奏起,可以5 拍为一小组,从最为容易发音的中音区找起。大约把舌头分为三个部分,最靠喉咙的三分之一为舌根部分,中段三分之一为舌中部分,从舌尖往舌根方向实际长度约12 毫米为舌尖部分。
进行吐音演奏时,确保舌根加上舌中的这两个部分,平放在嘴里不要太过于用力,只有舌尖这个部分触碰到哨片最顶端处并且快速离开哨片,一个吐音就会产生。在单簧管的实际运用中,对吐音的速度要求约为4 分音符为一拍的情况下,达到16 分音符140 左右的速度。
四、管乐团中单簧管的各种运用
(一)单簧管在军乐队中作用
19 世纪以后,随着单簧管与其他管乐器在演奏技巧、演奏形式上都有了更加卓越与全新的突破,在此一段时期内,单簧管受到来自更多外界的重视和发展契机。在军乐队中,单簧管逐渐成为一种色彩丰富、表演效果较好的乐器。大部分的军乐队曲目,都是节奏明快、高亢、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铜管、军鼓等乐器更是将其高亢有力的特点衬托出来。在高音区里,作者充分发挥了单簧管的特点。单簧管的旋律主要用于高音区,使铜管等乐器的音色更加丰富,使乐曲更加柔和,使和声与织体更加饱满。军乐具有鲜明的特色,总体上是统一的,形式简单,这样的风格要求单簧管在弹奏时要有强烈的个性,根据节拍精确地发音,需要极具节奏感的演奏技巧。
(二)单簧管在现代管乐队中的作用
现代管乐团较为发达的地区分为两个地区,一个是亚洲管乐团最发达的地区,日本。日本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管乐团教学系统,每年会在固定的时间举办全日本学生管乐团比赛,而曲目难度也被细分为了1 到6 级。不同于简单的管乐团演奏,日本管乐团的演奏又分为两种,一个是传统的坐姿演奏,大部分的时候,是有穿插简单乐队动作表演,近几年也有配合灯光等等形式出现。另一种为行进管乐团,乐手使用特殊型号的乐器,进行站姿演奏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变换队形,丰富演出效果。无论是站姿或者坐姿,演出效果都十分震撼。另一个管乐团的发源地是欧洲。不过由于管弦乐队的崛起,管乐团在欧洲并不如管弦乐队发展迅速。
中国管乐团在近几年也迅速崛起,由于管乐并不像弦乐,需要从幼儿时期(5岁左右)学起,大多数较为容易上手,尤其是作为管乐团旋律主奏的单簧管,容易发音,普及效率高,渐渐作为新型常见古典乐器为人所熟知。自20 世纪交响管乐团问世以来,单簧管在管乐团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低音区的音色低沉,可以让人产生一种阴郁、紧张的情绪;中音区的声音悦耳动听,很适合抒情;到了高音区,声音又亮又圆,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在极高音区,它可以产生一种尖锐的声音,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五、结论
单簧管在管乐团的演奏中发挥着其独特的重要性,历经200 多年的发展使单簧管赋予了更多的音乐性格,更加准确地提升了音乐的表达力。由于单簧管自身的音色优美,并且有着易于掌握其演奏技巧的特点,配合其音域广阔的乐器属性,可以拥有更多的出色表现与音乐呈现,逐渐确立了单簧管在管乐团的演奏位置。单簧管的音色表现接近于人声的特色,所以被用于表演当中时,能给人以良好的完整性、叙述性感觉,单簧管的音色特征是保证其在乐队当中重要地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