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见大,用发展的眼光看黄梅戏剧种的演变历程
——评《从传统到现代——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

2022-02-24李婷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6期
关键词:剧种黄梅戏唱腔

李婷(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就《从传统到现代——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一文,从“全景视角:剧院的成立和传统剧目的创编”“深度剖析:剧院资料的大量整理与阐释”“前景展望:戏曲的研究意义”以及结语四个部分对其进行述评。通过理解和阐释,进一步地了解黄梅戏这一剧种,以小见大,用发展的眼光看黄梅戏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一文,是今年6 月(2020 年6 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毕业生江爱华所撰写的文章,其独特的研究角度,令笔者产生浓厚兴趣。全文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建设作为论文的选题,搜集和整理了黄梅戏这一传统剧目在该剧院从1953年至2006 年的原始档案资料,并列出了曾经演出过的460 多出剧目,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和角度对黄梅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以小见大,提供了多种个人见解以及独特的阐释维度。

一、全景视角:剧院的成立和传统剧目的创编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种,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该文以五个章节为主线,详细地介绍了安徽黄梅戏剧院的筹建过程,该剧院在发展过程中对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以及经典剧目的一度、二度振兴,并对三度振兴提出了期待。

该文的写作框架,是以剧院的发展为个案,按照剧院本身的建设和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的发展脉络,除“绪论”和“结论”外共五大章节,以平均每章三到四节的篇幅来进行,五个章节密切联系,互为逻辑。

该文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对该剧院1953 年建立以来创作排演的剧目进行统计,再对每一出创作排演剧目进行梳理,写出剧目的故事梗概,方便研究者查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黄梅戏已有的史论专著,对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在纷繁芜杂的资料大海中逐渐梳理出头绪,从而展开整体性研究。

(一)黄梅戏初期发展形态

纵观全文,作者在第一章“改人、改戏和改制”中关于建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娓娓道来,展示黄梅戏在发展初期的形态以及通过“三改”如何使这样一个剧种得到了初步的发扬。作者写道,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是拥有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的,文章列举了十位前辈艺人和他们对于黄梅剧种所做的贡献,同时讲到黄梅戏的三十六本本戏剧目和七十二出小戏剧目,将这两种剧目进行了内容上的分类并列举了经典的剧目进行简单地叙述。

同时,作者讲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早期的黄梅戏舞台表演还处在草创阶段,表演程式、伴奏乐器、舞台美术等都在奉行“拿来主义”,但作者对此持赞成态度。此时的表演者大多也是半职业性质的,缺乏专门的训练,舞台表演虽然简陋,但在唱腔、念白和歌舞上还是独具自己的特色的。

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戏曲艺人在“五五指示”之后很多都被收为事业单位演员,获得干部身份,这一政策使得更多人积极投身于戏改运动当中。训练班结束之后,黄梅戏艺人团队于1952 年11 月携《打猪草》 《蓝桥汲水》赴沪演出,使上海观众看见了这样一个新剧种。音乐家贺绿汀对此十分赞赏,沪上媒体也积极响应报道宣传,这意味着来自乡土边缘化的地方小戏逐渐被城市主流文化所接受。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表明黄梅戏即将上升为一个大剧种。

(二)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作者细致地阐释了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特别提到传统剧目当中存在的有瑕疵的一面,以《菜刀记》为例,该剧目中有很多文白夹杂的唱词,以及过多涉及过于低俗的场景,与社会的秩序势同水火,从而进行改编,此外也不乏引起人类情感共鸣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剧目,这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再者,以《罗帕记》的改编来讲述了一个传统剧目如何跨越35 年的改编而成为黄梅戏的当家戏。关于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方面举了移植于越剧的《春香传》的例子,但本身该剧目是在朝鲜古典歌舞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本质上是属于安徽黄梅戏剧院的“二度移植”,虽然没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也属于移植上的局部成功,为后人留下了一项宝贵的音乐遗产。

另外,传统戏曲的改编中还有很多的代表剧目,作者从《宝英转》 《无事生非》这两个代表作中讲述了黄梅戏的突围创新意识的出现和实践,因为无论是从唱腔台词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中,作者以《王金凤》为例,创作起源于严凤英的戏曲危机意识,讲述了一个旧社会受压迫的女性通过抗争获得新生的故事,标志着黄梅戏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然,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戏曲编排走进的是一个迷茫期,17 年的黄梅剧种的建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由于多种因素几乎被淹没了,基本只演出现代戏。

作者从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进行阐释,揭示了创编和排演使传统剧目得以振兴,《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成为经典保留剧目,《打猪草》 《打豆腐》 《夫妻观灯》达到了传统经典小戏巅峰状态,电影版《天仙配》和舞台板《天仙配》两种不同形式的出现,为我们构架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在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作者从知识分子与剧目创作表演人才的过渡、融合,说明了知识阶层对于黄梅戏的艺术面貌的记忆层面有着很大的提高和影响,接着分别从导演、演员、作曲、舞美、剧评人和研究者等角度去叙述(图1)。

图1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图片来源:中国戏曲网)

(三)黄梅戏的振兴

艺术人才队伍、剧目创作和剧目振兴三者之间紧密相连,铸就了黄梅戏的二度振兴。作者认为,黄梅戏旦行、生行的表演发展中,严凤英和王少舫的贡献最大,并从严凤英的唱腔、身段表演、对角色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举例,认为其为开山立派的一代表演艺术家。王少舫的《天仙配》的成功演出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一页,并且他突破了黄梅戏“三打七唱”的伴奏模式,将京胡引入黄梅戏的伴奏乐器中,并且丰富了生行的唱腔,但也有学者对其“京剧化”的演出提出批评,肯定和认可“非程式化”的演出,对于后生学习和模仿王少舫的京剧老生唱腔,作者认为是需要深思和警醒的。因为青阳腔和徽剧日渐式微,逐渐被新兴的黄梅戏所替代,使新“皖剧”得以确立,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如图2)。

图2 《天仙配》剧照(图片来源个人图书馆网)

黄梅戏剧目的二度振兴,使得女性题材得以丰富和拓展,并且也使得这一剧种由戏曲舞台向电视剧流行和勃兴,也尝试了音乐剧的创作排演,音乐剧《秋千架》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成功,但是这部剧的创新意义大于其艺术成就,怎样才能寻求一条既彰显黄梅戏风采又贴合音乐剧风貌的戏曲音乐剧,是值得后人深思的地方。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20 世纪80~90 年代黄梅戏出现了剧化和雅化的变化,旦行马兰依然守正循矩,其表演纯粹、唱腔声情并茂,几乎都是本腔色,脸上的表情配合着剧情的走向和唱腔的情感而变化,但“身上”却表现平平,唱腔太过于守正而缺乏创作力是他的局限性。黄新德铸就了生行除了王少舫唱腔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因为有京剧武生托底,他的表演功底强于其他黄梅戏演员。二人的第二代生旦搭档几乎撑起了黄梅戏二度振兴的热潮。

(四)黄梅戏的剧化和雅化

20 世纪90 年代的黄梅戏不再追求数量,而是追求剧目的剧化和雅化。例如,黄梅戏《风尘女画家》的创作标志着黄梅戏从传统戏的改编创作成功转型到现代戏的创作,另外经典老三篇剧目的继续演出,使得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并且有意识地开始向精品创作靠拢。此次二度振兴是该院的荣耀,也是中国戏曲振兴的缩影。精品意识的产生,促使了主创们将目光投向中西方戏剧交流中,改编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黄梅戏开始走向剧化的倾向性,比如故事架构中消减了故事性,增加了戏剧性,第二是不再以大团圆作为圆满结局。雅化现象的一个案例就是改编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等,但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无论是剧目创作的剧化还是雅化,最终趋向的是审美品位的精致化,历史还是会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五)新世纪黄梅戏创作现状

关于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作者讲到新世纪剧目创作出现的滞后和平庸的状态,在戏曲界出现小剧场戏曲演出的景象的时候,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并没有融入其中,戏曲危机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老艺人的技艺消退和相继离世,戏曲人才的匮乏导致了该剧院逐渐陷入了困局。后续剧院做了剧目的调整,但还是没有带来理想中的“三度振兴”,之后现代戏的排演出现了单一和重复,而出现了倒退的局面。另外,在21 世纪初出现的戏曲本土题材热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也仍然没有积极参与,剧目《雷雨》的创排似乎对于黄梅戏小生行的表演起到了促进作用,《小乔初嫁》开创了剧目表演的另一种可能。作者对于该剧院的三度振兴提出了期待,认为其一是需要呵护导演艺术人才。其二是提升基础剧目和确立精品传承人,一些好的剧目没有经过良好的打磨而错失了三度振兴的机会是非常可惜的。作者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关于剧院没有三度振兴的原因,和对于剧院今后应该如何发展与创作,提出了期待。黄梅戏的排演应该对传统剧目进行适当的甄别删减,在现代戏中,反映现实题材的剧目也应该更加丰富,抛除单一和重复,在黄梅小戏的创作上应该进行补足,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化,不能使传承出现断层,剧院的建设和剧目的创作是一项巨大的艺术工程。黄梅戏剧种可以满足受众对于戏曲艺术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推动整个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二、深度剖析:剧院资料的大量整理与阐释

(一)资料丰富,彰显戏曲魅力

该篇博士论文,涉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大量的史实资料,作者通过剧院院长提供的档案室资料和其他渠道搜集整理的资料,紧紧围绕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和剧种之间的互为促进的关系进行撰写,重点放在了对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和发展上,并对千禧年之后的剧院的建设和剧目的创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阐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对大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细节上的描述和解读,并通过以严凤英、王少舫和后来的马兰、黄新德等戏曲艺人对于黄梅戏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为线条进行阐释,让人印象深刻,简明清晰的结构使人一目了然。在文章末,作者整理了该剧院的上演剧目,其中传统戏剧目中小戏、折子戏等84 部,传统大戏剧目16 部,移植剧目中大戏剧目22 部,改编历史剧36 部,新编历史剧剧目42 部,现代戏剧目中1953-1966 年现代戏大戏剧目31部,小戏剧目66 部,1966-1976 年现代大戏剧目11,小戏剧目48 部,1977-2006 年现代大戏剧目31 部,现代小戏剧目13 部,并对其中的大量剧目进行了简介。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等剧目10 部,剧评、报道、谈艺录等215 篇。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整理大小剧目共10 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共14 集。并且通过2018 年暑期田野调查整理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存有剧目统计466 出,建院67 年共计上演46 部剧目,可见作者做了大量地搜集整理工作,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文章认识到该剧院和剧目整体发展,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二)逻辑严密:剧目的细致化展示

该博士论文中涉及大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自成立以来的演出剧目,作者就每个发展时期中最能代表该时期特征的剧目进行了举例和简介,比如以《天仙配》为线索,讲述黄梅戏艺人王少舫对于生行的贡献,一是突破了黄梅戏的“三打七唱”的伴奏模式,将京胡伴奏引入剧目表演当中去,二是创造和丰富了黄梅戏声行的唱腔,改变了该剧种自诞生以来旦强声弱的局面。另外,他对“董永”这个角色的理解和细腻刻画,获得一众好评,这个剧目的推出,占据了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一页。在二度振兴阶段出现的黄梅戏艺人黄新德,他的唱腔对于黄梅戏小生行的贡献在于他开辟了王少舫唱腔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这得益于他的京剧老生行唱法,使得黄梅戏小生行的唱腔风格随之扭转,并且与马兰形成了固定的生旦搭档,几乎撑起了黄梅戏的二度振兴的热潮。作者的表述严谨,始终围绕着该剧院的剧目和艺人的发展状况讲述黄梅戏的历史更迭,细致变化,有较强的说服力。作者的观点层层递进,将黄梅戏剧目的简介和艺术人才的发展融合阐释,一一对应,在时间线索的推进中,以小见大,从而了解在各个发展时期下黄梅戏的荣辱兴衰。

三、前景展望:戏曲的研究意义

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戏曲音乐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也能集中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在剧种、剧目的传承与传播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戏曲的灵魂。

该篇博士论文在剧院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剧院成立66 年来排演的460 多出剧目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和剧种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问题,探索和寻求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于剧目的创作和剧院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让黄梅戏这个剧中的受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文化熏陶,这是作者撰写这篇论文的意义所在。但笔者认为,该文章的大量篇幅在于对传统剧目的简介的书写,并且各章节之间出现了很多重复性的内容,比如多次提及经典大戏《天仙配》 《女驸马》 《罗帕记》,经典小戏《打猪草》 《打豆腐》 《夫妻观灯》,虽然后续中有非常多的其他剧目,但是正文中涉及的剧目的延展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

四、结语

阅毕,全文涵盖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在叙述中,作者对于涉及的资料数据都进行了整理和诠释,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和研究,以局部看整体,从而体现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几十年的成立、发展、成熟,展现出了作者强大的文献梳理能力、广博的知识沉淀和深厚的史料分析能力,对其后的黄梅戏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戏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明珠瑰宝,融戏剧、舞蹈、音乐、美术、表演于一体,蕴含独特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我们要在接受戏曲熏陶的过程中提升对于戏曲的理解、学习和感悟,植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使其得到不断的弘扬和发展。

猜你喜欢

剧种黄梅戏唱腔
黄梅戏《中国梦》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黄梅戏《祝福》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