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舞蹈学领域“广场舞”文献述评

2022-02-24梁箫西安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6期
关键词:广场舞广场舞蹈

梁箫(西安音乐学院)

广场舞是由音乐和舞蹈动作两个部分构成的,即人们在广场上跟随着律动性较强、节奏感鲜明的音乐尽情地舞蹈。通常包括:原生态的广场舞、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广场舞蹈、根据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出的广场舞、踏歌广场舞和即兴广场舞五类。广场舞的伴奏音乐可分为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二者相结合的音乐。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广场舞是一种融表演性与自娱性为一体,以健身、娱乐、交友为目的的舞蹈形式。

近几年来,广场舞发展之势迅猛,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化群体活动,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从城市到乡村,从广场到街边,已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象。因此,广场舞俨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它的文章也逐渐增多。同时笔者对其也有一些思考和疑问,如广场舞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什么时期?发展现状又如何?它与我们以往的民间歌舞有什么联系?等等。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认为其中仍有许多可待研究的空间。作为一名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本人试从音乐舞蹈学领域对广场舞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旨为对其研究现状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本质,解决我的上述疑问,并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笔者在知网上共检索到2570 篇广场舞相关文献,其中音乐舞蹈学的有876篇,鉴于本研究综述属于音乐舞蹈学领域的范畴,故笔者主要关注了这一领域的876 篇文章。然而经笔者仔细鉴别分析后,发现这800 多篇文章并非都属于单一领域的研究,还包含了社会学、体育学、法律学等其他领域的文章,最终通过细致的鉴别分类,共整理出106 篇与音乐舞蹈学直接相关的文章。通过对文章归纳整理,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广场舞的历史溯源、广场舞概念的界定、广场舞舞蹈类型的研究以及广场舞音乐的研究。接下来,笔者将从内容分类以及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广场舞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选取一些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展开进行分析与述评。

一、研究内容分类

(一)关于广场舞历史溯源的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广场舞,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溯源,即广场舞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而对此方面,学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通过阅读此类文献,归纳了两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广场舞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时期,这种观点在窦彦丽和窦彦雪的《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于晓明的《广场舞演变及文化溯源研究》等文章中有所提及。

第二种观点认为广场舞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庆祝胜利和丰收而创造的一种带有祈福性质的舞蹈,随着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一种健身方式。雷胜辉的《论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刘阳在《广场舞音乐的研究》等文章中均提到过此观点。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广场舞的历史溯源问题,研究者们尚未达成一致。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广场舞的历史溯源可追溯到古代时期,在当时主要用来庆祝活动,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当时的人们创造广场舞是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并非是为了健身、交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场舞已经慢慢演化成为一种现代的健身娱乐运动。

(二)关于广场舞概念的研究

笔者认为了解研究对象的概念是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概念的界定,我们就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关于广场舞概念的界定就成了对其研究的关键。这一类内容的文章有14 篇,但情况与第一类相似,即其中也有一些文章未把这一方面作为主题论述,而是作为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对于广场舞的概念学者们众说纷纭,总结之后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将广场舞视为一种舞蹈形式:广场舞是一种以简单开放的形式在广场上展开的且集中国舞蹈元素于一体,适合于普通大众广泛参与的舞蹈艺术形式。拥有同类观点的文章有周芳和方新普的《全民健身中广场舞流行的社会学分析》、李艳云的《基于城市传播视角的广场舞现象研究》等。

第二,把广场舞当作是一种社会活动:广场舞是一种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为一体,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广场、院坝等宽敞场地开展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如雷晓薇的《广场舞概念的研究》、赵诗凝的《城市广场舞:从传播仪式到群体认同》、宋艺的《广场舞现象之大众文化心理探析》等3 篇文章中所述的广场舞概念与此观点相同。

第三,认为广场舞是一种社会现象: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荆蕤杰在《社会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广场舞》一文中不仅提出广场舞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还强调“广场舞的定义绝对不应该只局限于舞蹈和健身方式这一概念,社会学学者应该思考如何从社会学角度定义广场舞”。与此有相似观点的有向瑶池的《论广场舞的重要性》等文章。

通过阅读这些有关广场舞概念界定的文章,笔者发现虽然很多学者在文章中都探讨了广场舞的定义,但这些对广场舞的界定并不全面,而且大部分学者是从舞蹈学和社会学角度定义的。因此从音乐舞蹈学学科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广场舞是人们在广场、空旷的场地上借助流行音乐、民间歌曲的伴奏所跳的舞蹈,它并不只有舞蹈动作,而是由音乐和舞蹈动作两个部分组成的。当然,这是笔者根据现有的文献对广场舞概念所作的界定,如果想进一步对其概念界定,还需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关于广场舞舞蹈类型的研究

这一类型的文章较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在于广场舞作为一种舞蹈类型已经被舞蹈学领域的学者所关注,另外,舞蹈与音乐联系非常密切,因此音乐领域也应对舞蹈类型予以关注,这也是我们更好地研究音乐的基础。

在这一类型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当下流行的广场舞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原生态的广场舞。这种类型在广场舞中数量最多,如汉族的秧歌、维吾尔族的舞蹈等。

第二种是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广场舞蹈。它不仅保留了原生态舞蹈的精华部分,而且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如绛州的《鼓舞》。

第三种是根据民间舞蹈素材创作出的新型广场舞,其形式、内容都很丰富,如晋城快板舞《夸晋城》、加入芭蕾舞蹈元素的《花儿朵朵》等。

其中田山的《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发展的思考》、雷晓薇的《广场舞概念的研究》、李艳云的《基于城市传播视角的广场舞现象研究》等文章按此进行了分类。然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将广场舞舞蹈类型分为五类,即在上述的三种类型上加入第四种踏歌广场舞,第五种即兴广场舞。其中踏歌广场舞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随着音乐节奏而有序踏出舞步的舞蹈,其动作简洁、舒缓柔美,适合做健身、娱乐活动,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即兴广场舞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主题、意义等限制的自由舞蹈。具有相同分类方法的文章有邓晓东的《广场舞发展进程中的分类研究》、冯鹭的《西安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宋艺的《广场舞现象之大众文化心理探析》等。

在上述分类方法当中,由于第三类民间舞蹈与我们传统音乐中的民间歌舞音乐最直接相关,而且也是笔者最希望关注的内容,所以在这部分将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广场舞蹈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以及二者的结合。师晓蕊在《浅谈广场舞蹈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一文中不仅提到现在的广场舞积极创新,运用了不同民族的舞蹈元素,还写了二者结合之后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的研究文章还有刘莹的《民族舞蹈在广场舞中运用的调查分析》、吕钰铭的《浅析广场舞中的民族民间舞元素》、翟伟和甘雪蓉的《新疆民族健身广场舞的创编与运用研究》、谢华的《浅谈广场舞与地方民族舞相结合的发展趋势》等。

另一方面,民间舞蹈在广场舞中的价值和作用。王茜在《民族舞蹈在广场舞中的应用分析》文章中提到:“广场舞作为最受欢迎的舞蹈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将民族舞蹈融入广场舞中,不仅仅能够增加舞蹈效果,而且能够具有空前的艺术美感。”作者写出了民间舞蹈在广场舞中的价值和作用,与其研究内容相同的有李辉的《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李冬梅的《民族舞蹈在广场舞中的应用分析》等文章。由此可见,民间舞蹈在广场舞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广场舞行列中,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弘扬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笔者在以上文章中还发现,研究者们有提到广场舞蹈中运用了以下四种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秧歌舞蹈元素、藏族舞蹈元素、蒙古族舞蹈元素和维吾尔族舞蹈元素。对此情况,笔者在西安凯德广场、印象城、大雁塔等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也有所发现,不过大部分的广场舞是加入了秧歌和新疆舞的舞蹈元素,蒙古族和藏族舞蹈元素较为少见。其中秧歌广场舞一般是群体性舞蹈,欢快的曲调、欢乐的气氛使场面十分热闹。在广场舞的编排过程中,也借鉴了不少秧歌里的经典舞步,诸如十字步、上山步等这类基本动作,秧歌舞里的手绢、扇子等道具也被很好地运用在了广场舞中;新疆舞一般是两人一组,穿着维吾尔族特有的服饰,跟随音乐和鼓点翩翩起舞,动作优美,配合默契。据此,也可以发现广场舞与以往传统社会中的歌舞音乐还是密切相关的。

(四)关于广场舞音乐的研究

关于此类文章,笔者发现尽管是在音乐舞蹈学领域,但以广场舞音乐作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文章较少。而作为一名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广场舞音乐作为广场舞中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通过梳理这类文章,笔者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广场舞所选音乐的特点、广场舞的兴起对音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广场舞音乐歌词等三个方面。如孔靖雯在《广场舞的兴起对音乐传播及发展的影响》中写道:“广场舞音乐多是通过改编而成,拥有旋律简单、歌词贴近生活等特点,容易被大众熟记并传唱,而且广场舞的兴起对音乐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作者主要叙述了选用的广场舞音乐的特点以及它对音乐传播的作用。刘阳在《广场舞音乐的研究》文章中叙述了广场舞所选的音乐大多是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和节奏感较强的民族音乐,音乐本身具有的内涵、强弱节拍的对比以及鲜明的鼓点,不仅带动舞者也感染了观众,对人们情绪的有着一定的影响。孟轶的《当代广场舞曲的歌词研究》主要写了广场舞音乐的特点以及歌词的意义和传播的效果。

除此之外,李惠娟的《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当代城市音乐文化研究》、洪明升的《浅析广场舞在当代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等文章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对广场舞音乐进行了研究。笔者在凯德广场、大雁塔等地进行观察时也发现大部分人选的音乐都是节奏感鲜明并且歌词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改编的DJ 版流行音乐以及传统的民间音乐。因此,笔者认为选取这样的音乐是为了更准确地踩住节奏点,更加自然地做出舞蹈动作。

以上是笔者对音乐舞蹈学领域广场舞研究内容的分析。其中笔者发现虽然研究广场舞的文章数量很多,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将针对目前广场舞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二、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音乐舞蹈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尚不深入,多是对广场舞现象发表的评论,却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学术问题来思考。笔者认为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

第一,学者们对广场舞的历史溯源众说纷纭,概念界定尚不明确。笔者认为概念的界定和历史溯源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未来我们该如何去研究呢?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应把广场舞仅放在当代这个社会背景下,只关注其表象,而应该结合舞蹈学、音乐史学以及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对其概念、溯源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研究广场舞音乐的较少且尚不深入。对此,笔者也进行过一些思考,为什么鲜有学者对广场舞音乐进行深入研究呢?是因为这些音乐是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而不需要深入研究吗,还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类音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呢?笔者认为广场舞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舞蹈形式,至少民族音乐学领域应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在上述中笔者也提及音乐在广场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也结合了多种民间舞蹈音乐,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第三,在研究广场舞的过程中,许多学者是缺乏实地考察经历的。笔者进行过一些实地考察,发现田野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在上述的研究中并未提及。由此可知,这些文章没有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大多只是进行了泛泛的评论,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当然也不乏一些学者真正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如王和晖的硕士论文《都市广场舞研究》、李艳云的硕士论文《基于城市传播视角的广场舞现象研究》等。他们以个案为例,以比较深入的田野考察为基础,详细说明了广场舞的舞蹈特征、对人们健身的影响等。但是从民族音乐学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只有更加深入实地做考察、探索、研究,才能发现一些存在逻辑。

目前音乐舞蹈学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许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示。比如笔者在阅读的大量文献中发现:社会学领域主要是从扰民问题、广场舞流行的社会原因、广场舞发展的社会变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体育学领域主要是从广场舞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广场舞的健身作用、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法律学领域对广场舞的研究主要是从广场舞扰民、产生的纠纷矛盾入手,对一些法律条例进行介绍,论述了我国政府要认识到建设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上这几个领域的研究关注到了广场舞的社会背景、发展趋势,对人们身体、生活的影响以及女性在广场舞中起到的作用等方面,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空间。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对比,笔者发现我们学科的研究大部分都只是就音乐谈音乐且不够深入,同时忽略了把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去看待,这为我们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除此之外,其他学科领域对于广场舞溯源、概念、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对广场舞进行研究时不仅要关注自身学科领域,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广场舞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与综述,在综述过程中,笔者发现广场舞虽是当今社会广泛流行的群众文化,但相关的理论探讨较少,缺乏深入的实地考察,研究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至今学术界对广场舞兴起的缘由、广场舞概念的界定、广场舞的历史溯源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给出相对完善的回答。

综上所述,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笔者认为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如:广场舞蹈与我们以往的民间歌舞有什么联系?广场舞音乐与我们现在的音乐有什么联系?广场舞音乐的选择体现了当代人的何种审美与思想观念?等等,这些问题或许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笔者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以这篇综述为基础,深入实地考察,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广场舞广场舞蹈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广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广场舞与群众文化建设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