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8 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22-02-24庞立坤

人人健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抗人血型抗体

庞立坤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北京 102488)

新生儿溶血病即因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不相容血型抗体,而此抗体由胎盘至胎儿体内并出现同族免疫性溶血[1]。AB0 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在人类多种血型系统里最为常见,Rh 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非常低。有资料显示,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里,ABO 溶血病占比是85.3%,Rh 溶血病占比是14.6%,MN 溶血病占比仅0.1%。并且所有妊娠里,大概约15%概率会出现ABO 血型不合的现象,而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为4%,这在临床相关科室引起了高度重视[2]。新生儿溶血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水肿、核黄疸后遗症,最终可能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死亡[3]。通过对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在减少死亡率以及预后改善中有积极意义。而本文则对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简要总结,并将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本院就诊的通过临床表现判断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128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67 例、女童61 例,年龄均在1~16 天,平均(3.58±0.04)天。

1.2 仪器与试剂

ABO-Rh 血型检测卡、抗人球蛋白卡、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细胞、离心机、孵育器(均由北京斑珀斯技贸有限责任公司提供),56℃恒温水浴箱(长风XMTD-6000)。

1.3 方法

对患儿及母亲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ABO 与Rh 血型鉴定,患儿标本同时开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详细操作根据试剂操作说明书以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 版[4]的相关要求执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选择(),以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选择[例,(%)],以χ2检验,P<0.05 表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新生儿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

此次实验中128 例患儿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患儿基本可以排除ABO 血型系统以外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2.2 母亲血型、新生儿血型与溶血3 项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1 里归纳总结的相关数据能够看出,ABO血型系统里溶血的发生以A 型与B 型溶血为主,而又以0-A 型组合发病率最高。其中B 型Rh+型新生儿的直接抗人蛋白阳性率高于A 型Rh+型,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0.50,P>0.05);B 型Rh+型新生儿游离试验结果阳性率高于A 型Rh+型,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04,P<0.05);B 型Rh+型新生儿的放散试验结果阳性低于A 型Rh+型,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08,P<0.05)。

表1 母婴血型、新生儿血型与溶血3 项试验结果分析[n,(%)]

2.3 溶血3 项单独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检出情况的影响

由表2 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得出,128 例受检新生儿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组合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表2 溶血3 项单独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检出情况的影响[n,(%)]

2.4 新生儿溶血发生与年龄相互间关系分析

由表3 里归纳整理得出的数据值能够看出,日龄在7 天以下的新生儿出现溶血的检出率高于7天以上新生儿,相互间比较虽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表明7 天以下新生儿出现溶血病的概率更高。

表3 新生儿溶血发生与年龄相互间关系分析[n,(%)]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类:第一,ABO 血型不合,其中母亲属于O 型,胎儿大部分是A 型或B 型,因AB 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里,O 型母亲通常于孕前则受到了AB 血型物质刺激和影响,且出现了对应的抗A 抗B 抗体,故而一半的ABO 溶血病都在第一胎发生[5];第二,Rh 血型不合,Rh 血型系统溶血病的发生通常不会出现在未输过血的母亲第一胎中,但Rh 血型不合引起的HDFN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溶血严重,死亡率高[6]。

直抗试验中,由于微量残留的未结合球蛋白将中和抗人球蛋白试剂,所以红细胞需充分洗涤去除表面混杂的血清蛋白,以避免结果假阴性。本次研究中由于不规则抗体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ABO 系统以外的抗体,所以放散试验采用热放散。直抗阳性不能完全诊断HDFN,放散试验检出抗体特异性是HDFN 诊断的重要依据。游离试验检测呈阳性则可综合其它各项指标,考虑为新生儿溶血病,而放散试验为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关键依据,若结果呈阳性即可判定成新生儿溶血病。

当前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得出人类一共包括26 个血型系统、400 多个血型,不同血型系统在遗传范畴彼此独立,并且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更多的是以ABO 系统为主,其次是Rh 系统,其他包括Kell、MN、Duffy 系统等血型不合所致的疾病相对少见。

此次研究里,通过对128 例接受直接抗人蛋白、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检测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群体进行检测,发现ABO 血型系统里溶血的发生以A 型与B 型溶血为主,而又以0-A 型组合发病率最高,Rh 血型系统发病率基本为零。同时日龄在7 天以下的新生儿出现溶血的检出率高于7 天以上新生儿,相互间比较虽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7 天以下新生儿出现溶血病的概率更高,这与他人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研究还发现,128 例受检新生儿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组合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表明这两种试验检测的敏感度最高,这些可为新生儿溶血的诊断评估提供参考,便于尽早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疗,改善溶血病所致的各项症状反应,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在临床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病例及范围有限, 未来在丰富病例的情况下应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应积极开展孕妇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及IgG 抗-A(B)抗体效价测定,为新生儿溶血病的及早预防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新生儿溶血病危害较大,通过实验室检查以产前血型测定,初步明确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并以胆红素、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基因监测与超声联合诊断,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胎儿情况,为妊娠终止以及及时换血治疗提供参考。产后以抗体试验、血型鉴定、血液检查等举措实施诊断,明确病因,且经检查对血液指标实施动态监测,可对病情明确、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因此需根据实际遵医嘱做好相关检查工作。

猜你喜欢

抗人血型抗体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交叉配血方法探讨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
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