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县大坪遗址Ⅲ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2022-02-2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会理县文物管理所
一 概况
大坪遗址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3组,地处城河西岸坡地上,东部隔公路与大坪子遗址相连,西部紧靠大山,南、北两端均为大冲沟。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6°07′39.9″,东经102°07′00.2″,海拔963米(图一)。
图一 大坪遗址位置示意图
为配合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1年5月至7月对其淹没区和影响区进行考古调查时首次发现该遗址,总面积约44000平方米。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于遗址分布范围较大,中间被山包和断坎阻隔,发掘时遂将墓地划分为6个发掘区。各区不相连接,地层堆积不同,发掘收获亦不同。其中Ⅰ、Ⅱ、Ⅵ区以及Ⅳ区西部清理了暴露在地表的所有清代墓葬,Ⅱ、Ⅴ区分别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石棺葬1座,Ⅲ、Ⅳ区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Ⅲ区清理了窑址群、灰坑等遗迹,6座集中分布的新石器时代窑址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区极少发现,为研究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和陶窑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现将Ⅲ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简报如下。
二 地层堆积
Ⅲ区于2018年11月开始发掘,至2019年5月发掘完成。共布探方81个,发掘面积7700平方米。绝大部分遗存发现于发掘区东部边缘的两排探方内,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地层堆积东高西低呈坡状,多为次生堆积,探方最深处可达4米。共在15个探方内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别是TN01W12、TN02W12、TS01W12、TS04W12、TS05W12、TS06W12、TN01W13、TN02W13、TN03W13、TS01W13、TS02W13、TS03W13、TS04W13、TS05W13、TS06W13(图二)。这些探方内也发现了极少的战国至汉代的数片陶片,另在发掘区西北角也发现这一时期的零星遗存。本文仅发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包括最底部的文化堆积和开口其下的遗迹,另外底部以上各次生堆积内的遗存,与原生堆积遗存文化面貌一致,为同一考古学文化类型,因此一并发表。现以TS03W13南壁为例介绍地层堆积情况。
图二 Ⅲ区遗迹分布图
第①层 灰褐色粗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大量小石子及植物根系。该层堆积较薄,水平状分布全方。厚0.05~0.24米。为现代耕土层。
第②层 浅黑褐色细沙土,结构较致密。包含大量小石子及植物根系。该层堆积较薄,北部部分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南部。距地表深0.05~0.24、厚0~0.25米。为近现代平整土地形成。
第③层 浅红褐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少量小石子。该层堆积较薄,水平状分布全方。距地表深0.22~0.42、厚0.09~0.35米。
第④层 灰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大量小石子及少量烧土颗粒。该层堆积较薄,水平状分布全方。其他探方该层出土有零星陶片。距地表深0.38~0.54、厚0.13~0.26米。应为平整土地扰动形成的次生堆积。
第⑤层 黄褐色粗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大量小石子及少量烧土颗粒。该层堆积较薄,水平状分布全方。其他探方该层出土有零星陶片。距地表深0.55~0.74、厚0.06~0.28米。应为平整土地扰动形成的次生堆积。
第⑥层 浅黑褐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有少量小石子、烧土颗粒。该层堆积较薄,坡状分布探方东部。距地表深0.7~0.83、厚0~0.15米。
第⑦层 浅黄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有少量小石子。该堆积较厚,水平状分布于探方。距地表深0.83~0.94、厚0~0.35米。年代不早于汉代。
第⑧层 浅红褐色黏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少量小石子。该层堆积较薄,坡状分布于探方中部和西部。该层及以上地层大体呈水平状全探方分布,未有陶片发现。距地表深0.93~1.15、厚0~0.16米。年代不早于汉代。该层以下各层大多呈坡状局部分布,除自然层外,各层出土陶片逐渐增多,且深度越深,越靠西部,出土陶片越多,各层所出陶片并无明显差别,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
第⑨层 深黑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大量小石子和零星陶片。该层堆积较薄,西部、西北部、西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东部。距地表深1.1~1.25、厚0~0.14米。
第⑩层 浅黄褐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少量小石子。该层堆积较薄,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中西部。距地表深1.25~1.28、厚0~0.27米。
以上第⑥~⑩层,各层几乎无包含物,土质纯净,或为黄色或为黑色,黏性强,应与洪水淤积有关,年代为汉代以后至近代。
第⑪层 浅红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大量小石子以及少量红烧土块。该层堆积较薄,西部以及西北部、西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东部。距地表深0.8~1.3、厚0~0.17米。
第⑫层 红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小石子、红烧土块以及炭粒。该层堆积较薄,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1.29~1.53、厚0~0.19米。
第⑬层 黄灰色细沙土,结构疏松。包含有少量小石子、烧土颗粒、炭粒。该层堆积较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中西部。距地表深1.4~1.62、厚0~0.15米。
第⑭层 红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小石子、红烧土块、炭粒。该层堆积较薄,西部、西南部、西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东部。距地表深1.4~1.67、厚0~0.2米。
第⑮层 浅红褐色砂土,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小石子以及大量烧土。该层堆积较薄,东部、西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中部。距地表深1.6~1.93、厚0~0.27米。
第⑯层 黄灰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有少量小石子及植物根系。该层堆积较厚,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1.6~1.97、厚0~0.36米。Z7、Z10开口于该层下,应为汉代前后。
第⑰层 红褐色细沙土,结构较疏松。包含少量小石子、大量烧土块以及炭粒和陶片。该层堆积较厚,坡状分布于探方中部。距地表深1.55~1.98、厚0~0.4米。该层采集碳样经测年为汉代,为战国至汉代文化层。
以上第⑪~⑰层,或为原生堆积,或为坡地冲积形成的次生堆积,仅分布于北部几个探方,年代为战国至汉代。
第⑱层 黄灰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有少量小石子及植物根系。该层堆积较厚,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1.92~2.23、厚0~0.46米。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之间。
第⑲层 红褐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包含有少量小石子以及烧土粒、炭粒和陶片。该层堆积较厚,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2.3~2.43、厚0~0.47米。为自然力形成的次生堆积,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之间。
第⑳层 深褐色粉沙土,结构疏松。包含少量小石子、烧土粒等。该层堆积较薄,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1.98~2.8、厚0~0.23米。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之间。
第㉑层 红褐色黏土,结构致密。包含少量小石子、炭粒以及大量烧土和陶片。该层堆积较厚,东部以及东北部、东南部缺失,坡状分布于探方西部。距地表深1.93~2.95、厚0~0.6米。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Y6开口于本层下。
第㉑层下为生土(图三)。
图三 TS03W13南壁剖面图
三 遗迹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包括灰坑12座、窑址6座、灶13座、柱洞3个,最重要的发现是6座新石器时代窑址组成的窑址群。
(一)灰坑
共发现灰坑12座,根据形制结构可分为 两类。
1. 甲类
8座。平面形状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超过0.5米,深度0.1~0.2米,填土包含烧土块、炭粒、小石块、陶片。包括H2、H10、H15、H17、H18、H19、H21、H22。
H17 位于TS01W13西北部。开口距地表2.38~2.4米。开口于第㉔层下,打破生土层。灰坑口部较明显,平面形状呈近圆形,直壁,斜底,坑壁和坑底无加工痕迹,较粗糙。坑口直径0.63~0.72、深0.21~0.25米(图四∶1)。填土未分层。红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大量的烧土块、少量的石块、炭粒以及白灰等。出土陶片6片,均为夹细砂陶,陶色为灰褐色和黄褐色,素面无纹,器型不可辨。
H19 位于TS01W13西部。开口距地表2.55~2.57米。开口于第㉔层下,打破生土层。灰坑口部较明显,平面形状呈近圆形,直壁,平底,坑壁和坑底无加工痕迹,较粗糙。坑口直径0.66~0.7、深0.28~0.33米。填土未分层。红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大量的烧土块、少量的石块、炭粒等。出土陶片1袋,共17片。均为夹细砂灰黑陶,其中1片饰篦 点纹。
H21 位于TS01W13南部。开口距地表2.74~2.75米。开口于第㉔层下,打破生土层。灰坑口部较明显,平面形状近似圆形,直壁,平底,坑壁和坑底无加工痕迹,较粗糙。坑口直径0.46、深0.16~0.22米(图四∶2)。填土未分层。红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的烧土块、石块以及炭粒等。出土陶片3片,均为夹细砂陶,陶色为红褐色和黄褐色,纹饰为绳纹和刻划纹。
图四 甲类灰坑平、剖视图1.H17 2.H21
H22 位于TS04W13东北部。开口距地表深1.62~1.7米。开口于第⑱层下,打破第⑲层。灰坑口部较明显,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直壁,斜底,坑壁和坑底无加工痕迹,较粗糙。坑口直径0.48~0.63、深0.6~0.22米(图五)。填土未分层,灰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少量陶片、小石子、植物根系等。出土敛口钵1件及陶片5片。陶片均为夹细砂陶,陶色为红褐色和灰黑色,纹饰包含篦点纹和绳纹(图六∶2)。
图五 H22平、剖视图1. 敛口钵
敛口钵 1件。H22∶1,完整器。泥质。火候不均,外壁为浅黄褐色与浅红褐色。敛口,圆唇,圆腹,平底。口沿下及中腹部各饰一圈平行斜线组合成的篦点纹饰带。上腹部饰两圈菱形篦点组合纹。口径14.8、高13.5厘米(图六∶1)。
图六 H22出土陶器及陶器纹饰1.敛口钵(H22∶1) 2.篦点纹加弦纹(H22∶2)
2.乙类
4座。平面形状为近圆形,类似于柱洞。一般直径不超过0.3米,深度0.05~0.1米,填土包含烧土块、炭粒、小石块,包括H11、H12、D1、D2。
H12 位于TS02W13北部,开口距地表1.62~1.65米。开口于第⑭层下,打破第⑮层。灰坑口部较明显,平面形状近似圆形,直壁,平底,坑壁和坑底无加工痕迹,较粗糙。坑口直径0.24、深0.06~0.08米(图七)。填土未分层。红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的烧土块、炭粒、石灰。
图七 H12平、剖视图
(二)窑址
共发现6座,这些窑址形制结构相同,开口于最早期的文化层下,打破生土。集中分布于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10米的缓坡上,坡度约30°,均为东西朝向。南北大致成排成组分布,其中Y1、Y2、Y3、Y4、Y5为靠上的一排,Y1、Y2、Y4、Y5分布相对集中,Y4、Y5左右并列,Y6分布位置较低。从保存情况来看,Y2、Y3位置较高,因此破坏较为严重,仅残余少部分操作间。其余4座保存较好,其中Y6位置最低,因此保存最好,同时规模也最大。窑址由操作间、火膛、进火口、窑室组成,窑室底部未发现窑床痕迹,推测陶器应是直接放置于窑室底部火道两侧的,根据出土的带有植物茎秆印痕的烧土块分析,窑室及火膛顶部应为穹隆顶式和弧顶的草拌泥结构,窑门情况不可知。出土陶片标本以黄褐色、灰色为主,少量灰褐色、灰黑色、黑色,另有个别磨光黑陶。纹饰以划纹、篦点纹为主(图八),器型主要包括侈口罐、侈口长颈罐、高领罐、直口罐、折腹罐。
图八 窑址中出土陶器纹饰1.刻划波浪纹加划纹加剔刺纹(Y6∶20) 2.划纹加剔刺纹(Y6∶4) 3.剔刺纹加乳钉纹(Y6∶27)
1. Y5
位于TS01W13东北部,部分延伸至TS01W12 西部,方向89°。开口于第㉔层下,打破生土。现存总长度为0.38米,由操作间、火膛、进火口、窑室组成,窑室仅残余底部的火道和四周的部分烧结面,进火口和火道为并列的两个,火膛顶部已坍塌(图九)。
图九 Y5平、剖视图
操作间位于Y5的最西端地势最低处,东部连接火塘,是窑工烧火时操作的地方,出土陶片2袋。大致为竖穴土坑状,平面近似长方形,长1.72~1.98米,宽0.54~0.64米,深0.05~0.13米。底部依地势由西向东抬升与火膛底部相连,底部的烧结面保存较好,大体呈桔红色,壁面亦保存有较厚的桔红色烧结面,残存厚度在0.05~0.13米。
火膛原呈甬道状,是燃烧发生的地方,西部连接操作间,东部与进火口相通。顶部大部分已坍塌不存,现存平面近似长方形,北壁略呈弧形内凹,南壁斜直,壁面上的烧结面呈桔红色,厚约0.1米。
进火口位于火膛和窑室之间,是火焰从火膛进入窑室的甬道式通道,倾斜度32°~35°,为南北并列的两个,在生土中掏挖而成。通道入口与火膛相通,高于火膛底部约0.1米,出口与窑室底部的火道相连。通道平面大致呈长方形,立面大致呈椭圆形,残长约0.3、宽0.17~0.2、最高约0.2米。通道周壁的烧结面较厚,内壁呈青灰色,从残存断面可见,颜色向外依次呈为桔红色、黄灰色渐变。
窑室仅残存火道及附近的青灰色烧结底面,皆因长期高温烧烤而致变形。火道位于窑室底部,呈长条形的圜底沟状,与进火口相连通,仅残存靠近进火口出口的一小段。火道底部东高西低,倾斜度为25°~28°,北火道长0.67、宽0.17~0.2、深约0.1米。
操作间、火膛填土为红褐色沙土,包含有大量的红烧土块、少量的石块和炭灰,出土陶片40片。包含泥质和夹砂陶,陶色主要为灰褐色和黄褐色,纹饰包括绳纹、篦点纹、条状戳印纹和刻花纹,可辨器型有侈口罐1件。进火口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包含有大量的烧土块、少量石块和 炭灰。
矮领小罐 1件。Y5∶3,夹粗砂褐陶。侈口,圆唇。颈部以下缺失。通体素面无纹饰。残高3.8、宽5.8厘米(图一〇∶4)。
2.Y6
位于TS03W13东部,方向88°。开口于第㉑层下,打破生土层。残长5.4米。由操作间、火膛、火道、窑室组成,其中火道为并列的双火道,窑室仅残存部分底部,火膛顶部全部坍塌。
操作间位于Y6的最西端地势最低处,东部连接火塘,是窑工烧火时操作的地方。大致为竖穴土坑状,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1.47、南北宽0.63~0.83、深0~0.4米。底面及两侧壁均有一层青灰色烧结面,底部烧结面东厚西薄,最西端近乎没有,底面烧结面颜色也由东部的青灰色逐渐向西变为黄灰色。底部依地势由西向东抬升与火膛底部相连,两侧边壁烧结面厚约2~16 厘米。
火膛呈甬道状,是燃烧发生的地方,西部连接操作间,东部与火道相通。东西长0.96、南北宽0.65~0.81、高0.38~0.62米。顶部已坍塌不存,侧壁略呈弧形内凹,加工比较规整,有形似木棍留下的痕迹。火膛底部有厚4~8厘米的青灰色烧结面,颜色较操作间略深。
进火口位于火膛和窑室之间,是火焰从火膛进入窑室的甬道式通道,为南北并列的两个。进火口入口于火膛东端生土壁面上开口,截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高于火膛底部20余厘米,甬道向上爬升,出口与窑室底部的火道相连。南北进火口形制结构相仿,北进火口东西长0.61、南北宽0.22、高0.24~0.31米。进火口入口到出口向上倾斜,倾斜度为24°。进火口内壁烧结面厚2厘米,红烧土层厚约8~14厘米。南、北进火口之间的 生土壁上的烧土层最厚,约30厘米,烧结面厚 2厘米。
窑室位于整个窑址东端最高处,仅残存部分烧结的窑室底面,平面形状不规则,东高西低呈缓坡状。窑室底面中心位置有两条东西走向的火道,各自与进火口出口相连通。两条火道形制结构相似,均呈圜底沟状。北火道长1.56、最宽0.2米,沟壁被火长期烧烤成青灰色烧结面,厚2~10厘米,与之毗邻的生土被烧成红烧土层,厚2~6厘米。火道底部自西向东缓慢向上倾斜,倾斜角为26°。
窑室顶部及四壁不存,南北火道周边的窑室底面呈现连续分布的烧结面,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烧土面厚2~4厘米,根据残存范围推测窑室平面为圆形,直径超过2.35米。进火口填土均为灰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有少量的烧土粒。北进火口出土陶片1袋,标本包含侈口罐、高领罐、直口罐、侈口长颈罐。操作间和火膛内填土为灰褐色砂土,包含有大量的烧土块、少量的炭粒和石块。出土陶片168片,石斧1件。绝大部分为夹砂陶,少量泥质陶,陶色以灰黑色为主,另有黄褐色、红褐色、灰褐色、灰色等。纹饰丰富,以绳纹为主,另有篦点纹、条状戳印纹、凸棱纹、弦纹和刻划纹,另有部分磨光黑陶,器形主要是侈口罐、直口罐和高领罐。
高领罐 3件。标本Y6∶14,为部分口沿,夹细砂黑陶。侈口,圆唇,长颈,圆肩,肩以下缺失。肩部饰凸棱纹。口径20、残高15.2厘米(图一〇∶1)。标本Y6∶43,为部分口沿,泥质浅黄褐陶。侈口,圆唇,长颈,圆肩,肩部以下缺失。肩部饰凸棱纹。口径18、残高14.4厘米(图一〇∶2)。
敛口钵 2件。标本Y6∶11,为部分口沿,泥质黑陶。直口,圆唇。沿部以下饰篦点纹与网格纹。残高3.6、宽3.6厘米(图一〇∶3)。
石斧 1件。Y6∶1,完整件,亚腰形。由石片打琢而成,通体未磨光。石斧一面为原生砾石面,左右侧面经打琢留有片疤,中部内凹略呈亚腰形,刃部被打琢成弧形双面刃,留有小型片疤,未磨光。另一面为石片剥裂面,顶部、刃部以及两侧腰部均有片疤。长12.7、宽7.5、厚2.4厘米(图一〇∶5)。
图一〇 窑址中出土器物1、2.高领罐(Y6∶14、Y6∶43) 3.敛口钵(Y6∶11) 4.矮领小罐(Y5∶3) 5.打制石斧(Y6∶1)
(三)灶
13座。可分为地面灶和浅坑灶。地面灶占绝大多数,共12座,包括Z2~Z13。平面一般呈不规则形,没有明显的边界,最大径不足1米,为一层厚2厘米左右的没有烧结的烧土硬面,一般夹杂有烧土颗粒、炭粒。浅坑灶1座,Z14。平面呈长条状,深0.05~0. 1厘米,坑内堆积包含烧土块、砾石、炭粒。
Z5 位于TN03W13中部。开口于第⑪层下,距地表1.38米。平面分布范围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明显,最长约0.78米,堆积厚约0.02~0.03米(图一一)。黄灰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包含较多的烧土颗粒、炭粒。
图一一 Z5平、剖视图
Z14 位于TN02W13中部。开口于第⑩层下,距地表1米。口部明显,平面形状略呈椭圆形,剖面呈弧壁,平底。坑壁和坑底未见明显加工痕,较粗糙。坑口直径0.34~0.88、深0.02~0.08米。填土未分层。灰褐色砂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包含砾石、炭粒和大量烧土粒(图一二)。
图一二 Z14平、剖视图
四 地层出土遗物
(一)陶器
陶片以夹砂陶稍多,以夹细砂为主,陶色以黄褐色、灰色为主,包含少量灰黑色、灰褐色、黑色,有少部分磨光黑陶。纹饰以划纹和篦点纹为主,少量剔刺纹、凸棱纹、弦纹,个别刻划纹、夯窝纹,多见篦点纹与弦纹搭配,划纹则与凸棱纹、剔刺纹搭配(图一三)。可复原的完整陶器极少,绝大部分为口沿,可辨器形以侈口罐、侈口长颈罐、折腹罐为主,另有少量矮领小罐、高领罐,个别深腹罐、敛口钵。
图一三 地层中出土陶器纹饰
附加堆纹口沿罐 3件。以口沿下或颈部装饰一圈条状附加堆纹为特征,附加堆用手指捏呈凹凸状。TS06W12⑬∶5,夹细砂灰褐陶。仅余颈部以上部分,无沿。颈下部饰附加堆纹。残高2.6、宽4.6厘米(图一四∶10)。TN02W13⑮∶7,为部分口沿。夹粗砂。火候不均,表面灰褐色,内壁通体黑色,陶质较硬。侈口,方唇,颈微束,溜肩,肩以下缺失。表面共饰有4种纹饰,由唇部至肩部依次为花边口、捏泥条附加堆纹、划纹、凹弦纹、划纹。唇部通体为花边口,颈部与唇部中间饰有捏泥条附加堆纹,其下为竖向划纹,划纹之下为四圈凹弦纹,最下方为另一组竖向划纹。残高5.6、宽9.2、口径27.6厘米(图一四∶3)。TN02W13⑮∶11,为部分口沿。夹细砂。火候不均,表面红褐色,内壁灰褐色,陶质较硬。侈口,卷沿,圆唇,颈部以下缺失。表面共饰花边口、捏泥条附加堆纹两种饰纹,唇部通体花边口,捏泥条附加堆饰于沿与颈交接处。残高2.6、宽3.2厘米(图一四∶9)。
折腹罐 36件。绝大部分为泥质陶。标本TS05W12④∶1,为部分口沿及腹部。泥质。通体浅灰色。陶质较软。直口微敞,圆唇,高领,折腹,底部缺失。表面折腹处以上饰有篦点纹及弦纹组合,自上而下共三组。第一组为多道右上至左下的篦点斜线组成的平行斜线组合纹饰带,上下共两圈,第二组为十条平行弦纹,第三组为一圈篦点平行斜线纹饰带。残高7.4、宽7厘米(图一四∶7)。标本TS04W12⑥∶6,为部分口沿及腹部,底部缺失。泥质。通体浅灰色,陶质较软。侈口,圆唇,高领微弧,折腹。口沿下有两圈这样的纹饰带,底表面折腹处上部有一圈由多道右上至左下的篦点斜线组成平行斜线组合纹饰带。残高6、宽10.4厘米(图一四∶4)。
侈口长颈罐 54件。以泥质陶为主,比侈口罐颈部稍长。标本TS04W12⑤∶2,为部分口沿,肩以下缺失。泥质。火候不均,表面由灰褐、浅黄褐、黑色三色组成,内壁为浅黄褐色。陶质略软。侈口,尖圆唇,卷沿,长颈,溜肩。肩部饰有篦点纹组合,为多组右上至左下的五个篦点组成的平行斜线纹。残高6.8、宽10、口径24厘米(图一四∶1)。标本TS06W12⑬∶21,为部分口沿,颈部以下缺失。泥质。通体深灰色。陶质较软。侈口,方唇,卷沿,长颈。沿上部修整平整,转角处有棱。素面无纹饰。残高4.8、口径15.8厘米(图一四∶8)。标本TN02W13⑮∶9,为部分口沿,肩部以下缺失。夹粗砂。颜色不均,表面有灰褐及黑两色,内壁通体黑色,陶质较硬。侈口,圆唇,卷沿,中长颈,溜肩。唇部饰花边口,沿面上有一圈凹弦纹,肩部饰多道凹弦纹。残高3.6、宽5、口径9厘米(图一四∶11)。
图一四 地层出土陶器
侈口罐 51件。主要为夹砂陶。标本TS03 W13⑨∶1,为部分口沿,颈部以下缺失。夹细砂灰陶。侈口,圆唇,带流,颈微束。通体素面无纹饰。残高3.2、宽9.4厘米(图一四∶5)。
矮领小罐 13件。标本TN01W13⑨∶1,为部分口沿及上腹部。泥质。通体黄褐色,陶质较软。敛口,方唇,斜弧颈,滑肩,鼓腹,下腹 部缺失。表面饰有篦点纹及弦纹,自口部开始向下按篦点纹,再弦纹的方式排布,共有七组,其中篦点纹有四组,弦纹有三组。篦点纹均为两排自右上至左下的篦点组成的斜线组合,平行排布。弦纹组合由多条弦纹凹线平行排布组成,第一组由七条组成,第二组由六条组成,第三组由五条组成。口径9、残高14厘米(图一四∶2)。
(二)石器
3件。包括石斧、石锛、废料各1件。
石斧 1件。TN01W13⑩∶1。亚腰形完整器。整体造型似葫芦状。由石片打琢稍加磨制而成,弧形双面偏刃。长10.5、宽6.9、厚2厘米(图一五∶1)。
石锛 1件。TS04W12⑥∶1。通体磨光。整体似新月状,一端磨出单面弧形刃,刃部留有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崩疤。长5.6、宽2.6、厚1.2厘米(图一五∶2)。
图一五 地层出土石器1.斧(TN01W13⑩∶1) 2.锛(TS04W12⑥∶1)
五 结语
(一)年代分析
本次发掘出土的陶片纹饰颇具特征,以篦点纹和划纹为主。通过广泛比较发现,此类篦点纹、划纹、弦纹、剔刺纹和附加堆纹均为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陶器的主要纹饰[1]。此外陶钵、侈口长颈罐、高领罐等器类也可在大墩子遗址找到同类器物,但大坪遗址发现的大量折腹罐却不见于大墩子遗址。总体来看两遗址文化面貌较为接近,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应分属不同文化。云南永仁菜园子遗址的部分侈口罐、直口罐、敛口罐、敛口钵与大坪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但不见大坪遗址常见的折腹罐、高领罐等器类,此外菜园子遗址出土的大量折沿侈口罐亦不见于大坪遗址,两处遗址应分属不同考古学文化,但存在一定的交流。菜园子遗址经树轮校正后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290年左右[2]。永仁磨盘地遗址的大量侈口罐、壶、直口钵亦多见于大坪遗址,且两遗址均以红褐陶为主,流行丰富的篦点纹、水波划纹、“<”形刻划纹、条带压印纹等亦与大坪墓地的大量此类纹饰几乎一模一样,表明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更为接近。磨盘地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3400年左右[3],但该数据未经树轮校正,亦未注明数据来源,考虑到当时的测年数据均较树轮校正数据晚数百至一千年,推测大墩子遗址的年代应在距今4000年以上。我们还注意到,大坪遗址发现的折腹罐、高领罐和敛口钵,与近几年新发掘的皈家堡遗址早期早段同类器物十分接近[4],皈家堡遗址早期遗存发掘者认为可早至距今4800年;皈家堡遗址2017年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年代应稍晚,其中的侈口短颈罐、侈口长颈罐、喇叭口长颈罐、敛口钵、矮领小罐、尊等器物均可在大坪遗址中找到相同或 相近的器型,表明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年代应 相近[5]。
发掘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尽可能多的木炭颗粒作为碳十四测年样本,最终选送了保存较好的7件样品进行测年。经北大碳十四实验室测年,其中H17、H18、H19、Y4、TS01W13㉒∶1这5个样品的数据均落在距今BP3925±35至4070±30的年代范围内,经树轮校正后为BC2700—BC2300。H17、H18、H19、Y4这四座遗迹均位于探方TS01W13内,他们均开口于最早地层第㉔层下,且出土陶片相似,为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的一批最早期遗存。另外两个样品TS06W12⑬∶2和TS03W13⑰∶2分别采自于两个探方的地层中,统一地层后为同一层。样品的测年结果均在距今2000年左右,相当于汉代,该层内出土了零星的绳纹圜底陶釜残片,与测年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坪墓地新石器时代遗存与大墩子、菜园子和皈家堡遗址接近,绝对年代在距今4700年至4300年左右。
(二)余论
窑址群所在区域的十数座探方位于Ⅲ区东部边缘,生土面为东高西低的斜坡状,探方西部最深处超过4米,东部最浅处不足1米。我们在该区域的西部通过数条探沟解剖发现,其底部为纯净细腻的沙土堆积,继续向西解剖发现底部为砂石堆积,因此推断窑址西部应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沟。这批窑址成排地分布在河沟旁较陡的坡面上,打破生土,属于遗址年代最早的遗存。其中有4座保存较好,层位明确,结构类似且成组分布,这在金沙江流域乃至西南地区都极少发现,因此对研究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生产工艺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发掘区西北部仅有TN02W17、 TN03W17、 TN04W17、TN05W17四个探方出土陶片,共计29片。其中以TN04W17、 TN05W17出土较多,均为夹粗砂,陶色不均,以灰黑陶为主,少量灰褐陶和红褐陶,纹饰主要是杂乱的交错绳纹,可辨器型有陶釜,这些陶片在发掘区东部的窑址分布区附近也有零星发现。TN05W17生土面上发现的6处火烧面都只是薄薄一层,炭灰和烧土颗粒都非常少,说明只是短暂被使用过。该区域处于发掘区西北角,西北部和西部紧靠非常陡峭的山体,北部为冲沟,原地貌为西高东低的山麓陡坡地带,并不适宜原始人群长期居住。这些探方内上部的地层为近现代地村民平整土地时挖高填低形成的,较深的地层为雨水常年冲刷山体形成的泥石流层,都不是人类长期活动形成的文化层。这些散布于各个地层的零星陶片和烧火面应是原始人群短暂临时活动遗留下来,陶片特征与发掘区东部以窑址群为主体的遗存判然有别,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应是秦汉时代的遗存,与本文发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没有直接 联系。
项目负责人:连 锐
发掘:高 寒 童兴茂 杨 毅 崔仰丽 阮丽斌 王向向 杨志勇 王 鑫 孙超超
整理:高 寒 童兴茂 崔仰丽
摄影:童兴茂
绘图:白 芮 刘 彪 黄冬竹
执笔:高 寒
注释:
[1]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永仁菜园子、磨盘地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3]同[2]。
[4]笔者曾于2019年8月在西昌考察皈家堡遗址出土文物,并经发掘负责人介绍遗址概况。
[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盐源县皈家堡遗址2017年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发掘简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成都考古发现(2018)》,第18~46页,科学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