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02-24苏美花
苏美花
搞要: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养数学思维的启阶段,在这个重要时期,小学生具有核心素质是非常重的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杀有利学生培养构建数学精神、数学态度、数学方法以及数学应用。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将具体的教学方案带入到个学教钟学的各个环节,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地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培养人才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作为内容,以教育方式作为手段,将学生打造为一个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控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这是技能、观念、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学习数学。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渗透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让学生想:圆锥的体积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当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时,再让学生想它们的体积间会有怎样关系?猜想后分组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关系,我提供以下各组圆柱圆锥: A、等底不等高;B、等高不等底;C、不等底不等高;D、等底等高。 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土倒入圆柱中,几次可以装满,各组做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实验,我参与其中一组,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这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学生在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了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猜想,培养创新意识,渗透核心素养
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圆的周长》,在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的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并让学生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最后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又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大部分学生受前面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有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的猜想。这时,我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验证。第1列中“73、86、193、199、163、419、763、176、599”中9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并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第2列数“9、21、105、237、27、78、42、591、843、534”。第二列的数能否被3整除?再观察观察,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等等这些猜想,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三、训练思维,培养探究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在提高巩固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丙三人在草地上各围了一块菜园(甲围的是一个边长为6.28m的正方形,乙围的是一个长6.56m、寬6m的长方形,丙围的是一个半径为4m的圆)。(1)它们各用了多少米长的篱笆?(2)谁围的面积大?谁围的面积小?(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要使用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该问题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对面积和周长的对比,猜测、发现一条规律:同样的周长,围成圆形的面积最大。这样的练习题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又有利于能力的提升。这些练习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四、重视生活化,提升实践能力,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学科、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因而,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步测、目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量一量。
总之,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刘燕梅《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