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引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

2022-02-24龙顺意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整合新课标信息技术

龙顺意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的应用到教学中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课堂效率,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度融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走势。笔者从一线教师角度出发,针对新课标的相关指引,剖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现状,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度整合策略,揭示整合的意义与价值,期待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高度整合、为学生搭建高效的学习环境出一分力。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趋势中,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教学常态,在这种常态化的发展下能够将数学教学活动更顺利开展。然而各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更好开展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虽已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仍未实现高度融合。本文认为应立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真正发挥双方高度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现状

(一)教师思想存在片面性,不愿接受新技术

自古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前有孔子的空前高度,现有无数优秀教师的引领都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仗着“一支教鞭走天下”,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教学思想的片面性造就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无法融合局面。

(二)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低下

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注意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看重实效。多数教师理解并认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个人信息素养存在主体差异性,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效果往往不同。个别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只是单纯地把原本应该书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通过PPT等形式展现出来,没有切实考虑两者高度融合的适用性;或所用课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实用性。

(三)过度应用信息技术

新课标提出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方式、内容的影响,信息技术可改善教学方式,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得力工具。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一线教师为实现高效课堂,追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度融合,部分教师误解了“高度”二字,认为“凡课必有多媒体”,造成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以至于过度依赖技术,殊不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只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手段形式,并不是处于主体地位,是无法替代数学教学本身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策略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度融合必须着眼于双方整合现状,理清思路,从思想层面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着手。思想层面的转变能为二者高度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实际应用的改变则能提供具体的发展路径。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

新课标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承担重要作用。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高度整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新课标中所言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方式及内容的影响,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良的学习资源,有效改善教学方式。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知识形成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包括结果、思想方法以及结果的形成过程,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心应手,必须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必须落到实处,得依赖于一定的工具或方法展开,并在讲授过程中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搭建好脚手架使学生切实体验到从具体实际中抽象提炼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学科并不完全相同于语文英语等故事性或情境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基础性、逻辑性、抽象性和思维性。很多一线的数学老师也发现了,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于语文英语学科有较大出入,归根结底是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高效掌握新授知识,再者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偏重直观具体,若教师对于基础的公式、定理等抛离思维的推导和建模的形成过程,直接灌输给学生,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无法与直观具体的思维方式挂钩,或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背离学生的实际背景,都会使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如滚雪球搬越积越多,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

因此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善用技术优化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实现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以直观化的方式显示抽象问题、以可视化的样式体现思维过程。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探究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包含了教材的相关知识,且其自也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為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素材支持,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自定步调,按需搜索相关内容,进而搭建自身知识体系的脚手架。新课标中提到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新时代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讲授者,还要成为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成对于自身的学习确立主人翁精神,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使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推理探究、实践创新等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中应做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小学数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基础性、逻辑性、抽象性和思维性,涉及大量的符号、图形、线条、公式、定理等,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抽象的概念知识是难以理解的。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数形结合,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思维过程可视化,能够降低难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程度和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豪感与成就感,自然会持续有效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有效扩充课堂信息容量,提升课堂效果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环节应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选择把重要的内容进行板书,在进行课堂上某些教学活动时也会耗费大量时间,此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选择性改善此等情况,把重难点知识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更好地开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思考、练习,切实有效扩充课堂信息容量,提升课堂效果。

(三)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与矫正

古语有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运用何种“法”,其立足点都必须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及时反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进行培优辅差,查漏补缺,力求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理解最优化,切实提升课堂效果。

(四)有效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数学和信息技术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篇章,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是现代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使学生通过高效有利的方式获得数学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利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无形中提升了自身对于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而提升信息素养。

四、结语

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更生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建立高效课堂带来生机活力。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高度整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国明.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 基础教育论坛,(25):2.

[3]武艳茹.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 考试周刊, 2017, 53(53):124-124.

猜你喜欢

整合新课标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