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令进补有门道别让疑问困惑你

2022-02-24欧阳军

家庭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冬令补法补益

欧阳军

“补”是冬季养生的时尚方式,但很多人对此疑云满腹。笔者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梳理解答。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进补一般适宜于各种虚证。凡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或劳心过度、外科或妇产科术后、妇女孕期产后,或患有慢性疾病,或年老体衰,等,无论男、女、老、幼,只要出现虚弱症状或有上述状况者均可进补。

中医学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说法,冬令进补是由冬季“封藏”的自然特点决定的。冬季寒冷,进补药中的营养物质不易很快从尿液和汗液中散失;同时冬令季节一般是休生养息时期,体力消耗较少,所以冬令进补,则药力易于蕴蓄而发挥较大的功效。

进补的主要目的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强调冬令进补,并不是说其他季节一概不能进补。如果是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或者有慢性疾病纠缠,如月经不调、闭经、慢性胃炎等,需要通过补益的方法来治疗,则大可不必等到冬天再进补。再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病人,冬季发作较多,此种情况宜夏令进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但是无论何时进補,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无论是什么季节,都要根据身体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补,身体若有需要,就不必拘泥季节。

1。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生命的存在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供给能量,以维持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等的正常功能。如果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就会出现虚弱征象。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益药物大多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钠、钾、铁、钙等无机盐类和其他微量元素,服用这些补益药物,能达到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目的。

2.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虚弱病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和失调;而滋养阴液或温补阳气的一类补益药物都具有增强和调节机能活动的作用。

3.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补益药物具有改善、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服用补益药物能有效地抵御病邪的侵袭,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1.中医补法作用广泛。补法是针对虚弱证候而设立的,但虚弱证候(简称虚证)可以存在于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此,补法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某些病、某个人,而是广泛用于各种病、各种人。

2.补益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滋补机制不尽相同,对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有些药物可影响整个机体,有些仅作用于若干器官,还有些仅作用于细胞乃至生物分子,应合理选择补品。

3.中医补法以“辨证论治”为前提。身体虚弱的人有时自服补药后反而身体更差,这是因为体虚是有区别的,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因此,用补药之前应先经中医辨证属于何类虚证,随证选用相应的补益药物进补,才能取得效果;如果不经辨证自行用药,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进补之目的,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

4.补益药物对人体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有些人在某一方面功能偏于低下,经过进补能使其功能改善、增强;有些人反过来在某一方面功能过于亢进,经过进补,能使亢进的状态受到抑制,达到机体内在平衡。如人参是一味大补元气的药物,它既可防止因促肾上腺皮质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肥大,也可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在低血糖时可升高血糖,而对某些高血糖则能起降低血糖的作用。

进补适用于一切身体虚弱状态。但是进补与补法略有不同,前者着重于养生防病,后者侧重于调理治病。因此,进补一般适宜于未病时身体虚弱状态。补法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大法,常用于功能失调或病体虚弱之证。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人体内部某一脏器的功能低下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证候,其范围很广。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结合中医辨证又有肺阴虚、肺气虚,心阴虚、心阳虚,肝阴虚、肝血虚,脾气虚、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临床表现,应用不同的进补方法,才能达到进补的目的。

根据“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对各种类型的虚证,用具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来治疗和调理,通常称作“药物进补”,简称药补。药补既用于治疗各种虚证,也用于保健强身养生。

食补是指通过调整病人的饮食,达到健脾益胃、增进食欲,恢复健康、保养身体的目的。例如给体虚病人服用大枣糯米粥以健脾益气,给病后、产后者服用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等。对于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药物中加入一些相应的食物,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以达滋补调养,防病治病之目的,其疗效更为显著。

“虚不受补”并非是指体虚不能进补,而是指服用滋补药后即出现的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舌燥、头胀目眩,甚则心烦失眠、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造成“虚不受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虚误补。有些人的体质本来不虚,适当进补也是必要的。但是滥用补剂,结果造成“虚不受补”。有些人虽然有病,但非虚证,却认为用补药对身体有益而随便服用,结果扰乱了机体的阴阳平衡。

2.补而不当。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各脏腑间盛衰变化,不经辨证或辨证失当,造成补而不当。如有些青年遗精患者羞于求医,只知是虚证便自行购买补肾药。而一般补肾药物以温补肾阳者居多,青年人遗精则以肾阴不足为多。这样进补就事与愿违,反而会加重病情。

3.虚实夹杂、补虚得邪。有很多的病人或病症,常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此时若一味进补而不祛邪,以为通过进补,正气充实,邪自会消退,是不正确的。单用补法易使邪内伏不去,反而会加重病情。

4.大剂量蛮补。有些人急于求成,进补时药力过猛,结果机体不能承受,就会产生“虚不受补”。须知欲速则不达,蛮补只会产生副作用不会起正常的补益效果。所以,冬令进补宜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否则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猜你喜欢

冬令补法补益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中医教你冬令如何进补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冬令进补有膏方
冬令进补药膳
浅谈间接补法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