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工结合”背景下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2022-02-23杨添安刘涛铭邓剑伟刘平青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工类慕尼黑研究生

杨添安 刘涛铭 邓剑伟 刘平青

“管工结合”背景下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杨添安 刘涛铭 邓剑伟 刘平青

德国经济繁荣和“工业4.0”计划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独特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以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例,从培养理念,课程、师资与实践,就业与社会声誉等方面解析德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我国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培养理念、推进“管工结合”融合发展,构建“管工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打造学科交叉教研团队,加强“管工结合”职业发展支持、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声誉等建议。

理工类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一、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制造2025”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1]。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优化改革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德国是最早提出“工业4.0”战略的国家,其制造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理工类大学培养的高水平人才[2]。德国的卓越计划(exzellenzinitiative)等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其大力支持科研创新、鼓励学科交叉等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鉴[3]。

作为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理工类大学之一,慕尼黑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慕尼黑工大”)不仅是卓越计划首批“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ät)中唯一的理工类大学,而且长期稳居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列,处于德国乃至欧洲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慕尼黑工大不仅各传统理工类优势学科世界领先,还在经济管理类(以下简称“经管类”)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在2020年度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 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GRAS)中,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慕尼黑工大管院”)在管理学领域位列德国第一。慕尼黑工大管院通过“管理与技术硕士”(master i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等研究生项目,培养满足德国工业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其“管工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紧紧贴合时代发展契机,值得我国理工类大学借鉴。

为此,本文将剖析德国慕尼黑工大“管工结合”的经管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我国理工类大学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以人才强国支撑制造强国提供启示和对策。由于德国传统博士研究生的职业性质更为突出,在培养方面相对弱化[4],本文仅以慕尼黑工大管院的硕士研究生项目为例介绍其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经验。

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框架

我国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开展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形成了各自学说[5]。朱宏指出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包含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6];魏所康提出“过程总和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有特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7];也有学者主张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实现方式,从根本上体现教育观念和思想,并体现人才的特征[8]。

本文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特点,参考朱宏、魏所康等学者前期研究,形成由人才培养理念、课程、师资与实践、就业与社会声誉三维指标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框架。其中,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6],体现培养目标,并指导培养过程和结果。课程、师资与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6],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决定了人才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师资力量是教学人力资源质量的体现,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是引导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相适应的重要环节[9],是理论知识学习的有益补充;就业与社会声誉标志着人才培养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其中就业反映人才的社会适切性,是评估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重要指标;社会声誉代表着社会认可程度,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基于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框架,对慕尼黑工大管院院长、在职教师及职工、在读研究生等进行访谈,调研慕尼黑工大管院管理与技术硕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检索慕尼黑工大管院主页信息,调研GRAS、QS等权威大学排行榜,获取数据进行分析与阐述。

三、做法与成效

1.“一中心两支柱三基本点”的培养理念,为“管工结合”提供思想指引

慕尼黑工大管院注重管理与科技相协调。慕尼黑工大管院认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决策者常常面对超越严格管理学意义的挑战,因此了解技术开发设计和生产过程有助于决策者评估情况、科学施策;商业组织中严格的部门区分也在淡化,深入了解不同领域同事的工作和思维是成功领导力和优异业绩的关键;“工业4.0”及其反映出的社会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大数据等风潮不仅在重塑商业模式和流程,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新的业务空间[10]。因此,慕尼黑工大管院注重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科交叉、产研结合等特色,并获得了工业界用人单位的肯定。

慕尼黑工大管院人才培养理念与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中心两支柱三基本点”。其中,“一中心”是以“管工结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为中心。慕尼黑工大是欧洲标杆性的创业型大学[11],理工类学科优势突出,其管理学院利用学校理工类学科优势资源,将学院发展、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以及研究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相结合,将“管工结合”的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和研究生的创业思维培养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两支柱”是指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慕尼黑工大管院旨在将管理学决策原则与科学技术原理结合,提升研究生的管理决策水平和领导力。“三基本点”是指社会责任、全球视野和个性发展。这三个基本点提倡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在德国、欧洲和世界范围内推进以创新为本的商业和社会,培养个人的创造力。这是慕尼黑工大管院“管工结合”实践的重要理论支撑。

慕尼黑工大管院在“一中心两支柱三基本点”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一系列“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成就。第一,慕尼黑工大在管理学相关领域的世界排名有所提升。在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慕尼黑工大在商学和管理学领域排名世界前100,成为德国在该领域仅有的两所百强高校之一;统计学与运筹学领域排名世界前40,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排名[12]。该排行榜通过统计研究被引量、调查全球学者和雇主评价确定各高校的研究影响力、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进而计算排名,这说明慕尼黑工大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第二,慕尼黑工大管院获得研究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CHE)针对德国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慕尼黑工大管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获得研究生的充分肯定,其评价结果中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其提供的广泛的学科知识、丰富的自主选择空间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受到了研究生的高度赞扬,超过90%的慕尼黑研究生认为该学院在这些方面表现“好”或“非常好”[13]。《德国经济周刊》评价,慕尼黑工大管院是德国最成功的商学院,其与工业界的密切交流和未来导向的研究项目是其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14]。此外,慕尼黑工大管院成立并持续增设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协同工程、医学、信息等院系进行跨学科研究,定期向社会输出管理洞见,为各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决策辅助[15]。

2.模块化教学与多元化师资,为“管工结合”提供平台支撑

慕尼黑工大管院“管工结合”特色贯穿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始终,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其开设具有“管工结合”特色的“管理与技术硕士”专业和专门面向理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管理学硕士”专业,培养具有优秀的管理技能,同时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及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两个项目的科技类课程学分均占总学分的30%以上。研究生还可基于自身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后期特定的研习方向(specialization)。例如,“管理与技术硕士”项目要求研究生在管理和技术两个模块分别确定后期的研习方向。其中,管理模块包含创新与创业,市场营销、战略与领导力,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金融与会计,能源市场,生命科学管理和经济与政策等7个方向;技术模块包括化学、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工程、信息科学、计算机工程和工业工程等6个方向。“管理学硕士”项目专为有理工专业学士学位的研究生开设,提供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必修及选修课程,同时要求研究生在创新与创业,市场营销、战略与领导力,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金融与会计,经济与政策,家族企业管理和数字转型管理等7个方向中选择并进行专门研习。慕尼黑工大管院硕士研究生项目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管工结合”的特色,注重培养跨学科的知识、思维和领导力,为研究生的跨学科创新实践打下专业知识基础,通过专门研习的分化赋予研究生极大的个性化选择空间,并设置国际经历模块鼓励研究生进行国际交流。同时,围绕数字化这一未来趋势,慕尼黑工大管院积极开发数字化增强学习(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TEL)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集成管理、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主题和案例,为研究生提供数字化学习的平台支撑。慕尼黑工大管院院长在访谈中提及,学院学科交叉的课程结构旨在培养“既会讲管理专家的语言,又会讲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语言”的未来管理者。

除了模块化教学,慕尼黑工大管院还拥有高比例的管理、工程等学科复合背景的师资。在访谈中有教师表示,学院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体现在其招聘战略上,在吸引农学、食品学、数据科学、地理学等学科与管理学复合背景教师的同时发展跨学科研究中心。以供应链管理学系为例,该学系的教授几乎均持有数学或工程学学士学位。这不仅与慕尼黑工大管院“管工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密不可分,也为其顺利推行交叉学科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举措下,慕尼黑工大管院研究项目体现出“管工结合”的鲜明特征:项目通常涉及环境技术与经济、能源市场、数字科技管理、医疗产业管理等主题,与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医学等多个理工类专业联系紧密,并紧密结合产业实际,解决企业实际需要。慕尼黑工大管院院长表示,与典型的商学院不同,慕尼黑工大管院的教师和科研团队集成了工程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人才,因此其研究能够覆盖整条科学价值链——从管理技术到科学技术,同时其研究成果能够为企业同时涉及管理与工程的决策提供服务。从GRAS数据来看,慕尼黑工大管院学术成果丰硕,论文标准化影响力①指5年(2014—2018年)内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同出版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值的平均值。、重要期刊论文数②指5年(2014—2018年)内被InCites数据库相应学科收录的位于期刊影响因子前25%的期刊(Q1分区)中的Article类型的论文数。突出[16]。其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顶尖的学术期刊上,而且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学内容。

更难能可贵的是,慕尼黑工大管院大力支持交叉学科教学及研究成果在研究生实践中的应用。一方面,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定期举办形式丰富的职业活动。与亚马逊、微软、宝马、安联保险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业务优化类联合项目研究,同时为企业直接对接学院人才库,向在校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慕尼黑工大管院院长指出,学院与不断增加的工业界企业伙伴的合作关系在学院办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研究、教学和学生就业等事务中均保持着有前景的合作,学院在行政层面设立的校企沟通专门机构对合作机制和具体项目的设计负责,从组织上为良好的社会网络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鼓励研究生在创业实践中应用所学成果。慕尼黑工大管院结合学校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创业类课程和跨学科教育相结合,以帮助研究生适应动态发展、科技驱动的当代社会。慕尼黑工大管院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建创业团队,为其创业实践提供资金、场地等一系列孵化支持和专业指导,并建立专门平台供研究生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和管理上的交流。这些措施得到了研究生的充分认可。访谈中有在读研究生表示,慕尼黑工大管院独特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及其在工商业享有的盛誉是他们选择在这里就读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们也在学院的科学研究项目中获得了极佳锻炼机会。这有助于研究生毕业后完成向专业科研人员的身份的转变,从而满足企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3.杰出的品牌声誉与完善的就业辅助体系,为“管工结合”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

慕尼黑工大管院注重为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一方面,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服务机制。慕尼黑工大管院定期与合作企业共同举办工作坊、见面会、晚餐会等活动,为研究生提供和企业招聘人员及专业人士常态化的交流互动平台,方便研究生获取职业信息、招聘流程、企业制度、申请事项等信息。慕尼黑工大管院着力构建数字化的校企人才库和职位看板,以方便企业和研究生双向选择,从而有利于提升岗位和人才的匹配效率,方便用人企业获取人才资源。同时,从该渠道获取工作或实习机会的研究生将会被列入学院年鉴,这有利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另一方面,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研究生提供职业发展指导。“慕尼黑工大管院校友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与工业界校友网络,邀请在工商业就职的毕业生为在校研究生担任职业导师,定期举办开放日、返校聚会等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实践就业提供支持。

慕尼黑工大管院“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70%以上毕业生在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交叉领域工作并就职于大型跨国企业,80%以上毕业生在3个月内与就业单位签约(见表1),这些指标展现出慕尼黑工大管院研究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广受欢迎,获得了雇主的高度认可。一家跨国企业合伙人评价道,慕尼黑工大管院在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中“培养了全球商业的未来领袖”;一位宝马汽车公司高管认为,慕尼黑工大管院的毕业生“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毕业生也表示,学院的职业活动极大地帮助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帮助他们成功进入英飞凌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跨国企业[17]。取得以上优异成绩的原因在于,研究生在同时掌握管理和科技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后,不仅能够胜任综合类岗位,还能在供应链管理乃至工业工程师等与技术密切相关的管理岗位上展现较强的竞争力。其独特的“管工结合”课程体系和完备的职业发展指导体系赋予研究生广泛的学科知识和出色的综合能力,使之在众多科技类大型跨国企业和中型创业企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慕尼黑工大管院“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界的合作,提升了学院在业界的声誉和影响力。慕尼黑工大管院注重自身的品牌传播,利用文章、视频、会议等渠道持续展示其科研、教学成果,引入国际杰出商学院院长作为顾问团成员,增加其社会影响力。慕尼黑工大管院还将为驻慕尼黑的全球企业提供融合前沿趋势和研究成果的培训项目,通过邀请在各大科技类企业任职的历届校友与企业分享前沿的领导力的形式,帮助企业更好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促进了慕尼黑工大管院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完善,也是越来越多企业同慕尼黑工大管院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原因[10]。

表1 慕尼黑工大管院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

资料来源:慕尼黑工大管院网站:https://www.wi.tum.de/ student-life/career-development/。*数据来自慕尼黑工大201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调查,**数据来自慕尼黑工大2006—2017年研究生校友调查。

四、启示与对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需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9]。慕尼黑工大管院以创新创业为中心,以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为支柱,以社会责任、全球视野、个性发展为基本点的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经验为新形势下我国理工类大学经管学院建设提供了转型思路。

1.创新经管类研究生培养理念,推进“管工结合”融合发展

首先,在培养理念方面,应与时俱进、打造特色。“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理工类大学经管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以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理念,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借助自身工科优势,建立“管工结合”的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疏通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等诸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堵点”,倡导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领域的革命和创新,提升研究生人才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从而更好地赋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次,在专业设置方面,挖掘国家和业界具体的人才需求,基于“管工结合”理念,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打通经管学院与理工科院系人才培养链路,加大对理工科背景研究生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培养,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跨学院协作模式,制定多方携手合作、体现多方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着力培养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再次,在学术研究方面,加强管理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的融合研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能源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18]。理工类大学经管学院既要巩固信息管理、能源经济等传统交叉学科优势,又要加强人工智能经济管理、医学管理、环境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研究,探索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创新平台等,整合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切实解决好国家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2.构建“管工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与实践,打造学科交叉教研团队

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发与工程、技术等学科实践紧密结合的管理学课程体系,实现经管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深度融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18]。增加数学等理工类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引入机械、能源、计算机科学、医学等理工类必修、选修模块,培养研究生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为跨学科复合人才走向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工具的开发、培训和应用,整合教学资源,最大程度上为跨学科的模块化教学提供便利;与工商业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鼓励经管类研究生在学期间前往合作企业实习、实践,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加大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窗口提供更加全面的师资、教材、资金、场地支持,促进学科交叉的教育研究成果转化;鼓励不同院系研究生合作开展实践,提升其在跨学科背景团队协作中的领导力,使其具备用管理学思维解决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师资建设方面,建设管理、工程技术复合背景的教学与科研团队。提倡在管理学院教师团队中引进具有理工科复合背景的优质人才,完善自身学科体系,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人力保障;与理工科院系建立联合教学、联合研究机制,提供“管工结合”专项科研资金支持,打造丰富、专业的“大师资”教学科研团队;为经管类研究生分配理工科院系的第二导师,通过工作坊等形式帮助研究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最新学术科研成果,加深其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3.加强“管工结合”职业发展支持,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声誉

在研究生职业发展方面,加强与工业界用人单位对接,注重引导研究生围绕企业需要,实现高质量职业发展。建立与商业、工业界用人单位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企业走访、校园讲座等形式为双方提供互动平台;为毕业生做好职业发展服务,引导毕业年级研究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关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科技行业以及军工装备、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高端制造行业[18],引导研究生围绕企业需要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实践,发挥学科背景和创新能力优势,为国家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建立商业与工业界校友网络,反哺人才培养,通过举办校友日等活动促进应届研究生和校友的交流、拓展研究生了解社会的渠道,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指导和实践机会。

在院校声誉方面,强化品牌营销、声誉管理的理念,重视在商业与工业界品牌声誉的打造。应通过对科研成果、雇主评价、社会责任、比赛成绩以及校友成就等数据的综合、准确分析,推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对理工类大学经管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效果的认可,打造“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做好经管类研究生项目的品牌营销和声誉管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Z]. 2015-05-19.

[2] 沈国琴. 德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8): 92-99.

[3] MÖLLER T, SCHMIDT M, HORNBOSTEL S.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the German Excellence Initiative with bibliometric methods[J]. Scientometrics, 2016, 109(3): 2217-2239.

[4] 张帆, 王红梅. 德国大学博士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变革尝试[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11): 32-36.

[5] 董泽芳.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12(3): 30-36.

[6] 朱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校教育管理, 2008(3): 6-11.

[7] 魏所康. 培养模式论[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5.

[8] 马廷奇. 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3): 34-39.

[9] 邵晶晶, 宗雪红, 姜雪梅. “以就业为向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人才, 2012(8): 151-152.

[1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TUM school of management strategy 2021[Z]. 2021.

[11] 吴亮. 德国创业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及其启示——以慕尼黑工大为例[J]. 高教探索, 2016(12): 45-50.

[12]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TUM School of management among global top 100 at the QS university subject rankings 2021[EB/OL]. (2021-03-04) [2021-03-21]. https://www.wi.tum.de/qs-university-subject- rankings-2021.

[13]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CHE master rankings: top ratings of our master’s programs[EB/OL]. (2020-11-30) [2021-03-21]. https://www.wi.tum.de/che- master-rankings-top-ratings-of-our-masters-programs/.

[14]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Business research ranking: TUM school of management best in Germany[EB/OL]. (2020-12-04) [2021-03-21]. https://www. wi.tum.de/business-research-ranking-tum-school-of-management-best-in-germany/.

[15]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TUM management insights[EB/OL]. [2021-03-21]. https://www.wi. tum.de/faculty-research/tum-management-insights/.

[16]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Z]. 2020-06-29.

[17]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School of Management. Career development[EB/OL]. [2021-03-21]. https://www.wi. tum.de/student-life/career-development/.

[18]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Z]. 2021-03-11.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07-29.

10.16750/j.adge.2022.02.011

杨添安,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1;刘涛铭,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北京100081;邓剑伟,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1;刘平青(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081。

北京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管理与经济大类人才培养‘教与学’的供给侧改革研究”(编号:2018ZXJG059)

(责任编辑 黄欢)

猜你喜欢

理工类慕尼黑研究生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啤酒节畅饮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