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音乐在中国流变中的审美特征

2022-02-23樊艳兰州歌舞剧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民族化小提琴创作

樊艳(兰州歌舞剧院)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小提琴音乐具有艺术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特点,集视听艺术于一体。小提琴音乐在国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被作品家们自觉融入了民族元素、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了多元的音乐风格、演奏技巧。本文以小提琴音乐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小提琴乐器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分析艺术大家的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具体演变和发展。

从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小提琴作品问世之后,国内的小提琴发展模式就越来越受关注。本文结合音乐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不同音乐创作方法产生的具体效果,分析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我国的音乐学家在演奏和创作乐曲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创作模式,对于研究小提琴音乐在中国流变中的审美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小提琴音乐的发展

对于小提琴的演奏发展而言,将中国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和西方的演奏方式融合在一起,实现两种音乐文化的冲撞和融合,这是一种进步。从李四光的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的诞生,再到后续各种风格作品的嫁接与融合,使小提琴在我国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生成了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迎合了我国开放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系统化的融合。

之后,很多专业人士也加入到了小提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例如马思聪、冼星海……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提高了我国小提琴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实现了相关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我们研究小提琴的发展,需要将不同的审美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统性地分析当前国内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民族化文化的融合,同时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创新。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思想融合在一起,通过小提琴艺术拼接的形式,使现有的文化内容更加符合当前中国文化的审美品质和审美需求。

对小提琴音乐文化的发展而言,要实现小提琴文化的系统性发展,需要将小提琴文化和民族的思想内容融合在一起,重视各种思想的融合与发展,同时要考虑到当前我国的思想发展情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了解不同专业人士的发展情况,还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思维进行调整。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了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变化情况,实现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制定完善的融合计划和融合策略,分析现代音乐学家对小提琴音乐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一些影响,分析不同音乐学家在小提琴音乐文化中做出的贡献。

小提琴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让小提琴事业在我们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以音乐家代表为例分析小提琴音乐在中国流变中的审美特征

中国小提琴创作具备情感美的审美特性。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审美理念也大为不同,西方的音乐作品包含着对立与冲突的音乐主题,而中国音乐作品追求平衡、和谐,渗透着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当小提琴传入中国开始就受到了新奇的围观,一些音乐学家将西方的小提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小提琴演奏模式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我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小提琴创作家、演奏家,他们在小提琴演奏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不断创新音乐创作模式。标志着中国小提琴走向成熟的作品,是20 世纪50 年代由陈钢和何占豪共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交响乐”。不同演奏家在作品演奏过程中,凸显各自的风格,从不同角度演奏出了不同的版本,并不断转变具体的演奏风格。

(一)我国第一部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

李四光是我国的优秀音乐学家。他先是在日本学习船用机械专业,后来去英国读书,在英国时学习的是地质专业知识。他学习的专业内容与小提琴并没有联系,真正接触小提琴实则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拜师学艺,勤加钻研,达到了相对理想的水平,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演奏。《行路难》是李四光在巴黎求学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当时只是写了一些单旋律的独奏谱,并没有配上专门的钢琴伴奏。后来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也对音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这部作品的标题和完整的结构形式,经过一定修改,形成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创作,使整个小提琴音乐作品创作具有了现实意义。

虽然第一部小提琴作品在创作风格、创作目的和创作手法方面,与现代的专业音乐创作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在当时,这首作品的创作水平已经非常理想了。在当时那个时代,主要是以西洋乐器的风格形式,来表达国人自己情感方面的一些思想。后来在借鉴小提琴音乐演奏的过程中,也将一些西方的思想融入了具体的音乐创作中。

从《行路难》作品的具体演奏情况来看,作品借鉴了一些现代化的创作思想。在具体的作品音乐写作手法上,李四光采用了自由散化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他当时内心的迷茫,也通过一种跳跃式的方式来达到层层递进的演奏目的。这样的创作方法,能够实现音乐上的对比,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进行音乐对比创新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对比与出新。在结束剧创作的过程中,其也采取了科学的操作方法,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意识,赋予了作品一定的浪漫主义特征。《行路难》的写法虽然只是一种即兴的创作方式,但却融入了一些浪漫色彩。而且《行路难》作品也是中国人在小提琴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第一步,李四光可以看作是中国小提琴民族先驱的第一人。

(二)司徒梦岩——中西方音乐风格融合的第一人

小提琴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我国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些音乐学家将小提琴的演奏模式和民族化的发展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探讨和分析当前音乐文化的具体发展趋势,了解音乐的具体发展规律和不同音乐演奏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司徒梦岩是我国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和演奏家,他不仅实现了不同创作风格的结合,还实现了音乐风格和音乐元素的结合,可以说是中西方音乐风格融合的第一人。在之前,已经有很多学家针对中国小提琴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果呈现在了具体的实施记载中。司徒梦岩将西洋乐器小提琴和我国国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既体现了西方音乐的独特色彩,也体现了东方的独特思想。

司徒梦岩和李四光一样,没有经历过专业系统的小提琴演奏学习,不能称之为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最开始在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工作,于1906 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留学期间对小提琴音乐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小提琴演奏和小提琴的制作工艺。造船和音乐,这两者间有着很远的距离,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司徒梦岩巧妙地将小提琴音乐文化和中国民族风格系统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演奏方法。而且他还将小提琴演奏方法与广东音乐的内容系统地融合在一起,在音乐演奏和转变的过程中对一些传统的曲目进行了改进。比如,通过小提琴演奏《燕子楼》等传统曲目,并录制成唱片,唱片销量一度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后来的发展中还出现了一系列的风格转变,创新了小提琴的演奏风格,让小提琴的演奏风格更加接近乐曲的韵味演奏方式。

司徒梦岩的小提琴音乐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大众化审美特性。在西方,小提琴音乐开始只限于在贵族阶层间演奏,传入我国后经过本土化融合发展,呈现出了大众主流的趋势。西方的小提琴音乐注重华丽的炫技,而我国的小提琴音乐创作更注重民族化的表达。司徒梦岩在了解当地的具体音乐表现特点和民族思想文化基础上,不断调整小提琴的演奏方式。他提出,要了解当前我国审美的思维习惯,还要考虑到当前的民族发展情况,在线下的演奏中,要系统地尝试全新的演奏方式,将不同的音乐模式和演奏的形式融合在一起。

(三)马思聪——体现了小提琴创作的情感美

对于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而言,马思聪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马思聪的出现提高了小提琴演奏的整体水平,他也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相对于之前的音乐传统发展文化和发展模式不同,他提出的作品形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水平的提升,而且他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研究了作品包含的思想,分析了不同作品的创作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创新。

马思聪的作品创作,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为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人们熟知的《西藏音诗》《牧歌》等作品,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他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入的一些民族化思想。马思聪在作品创作中,会运用到不同的创作模式,也会运用不同的音乐材料,通过不同的音乐演奏方式,将内蒙古民歌的腔调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以独特的音乐演奏形式,展现音乐风格的具体变化,以一种独特的旋律风格,明确音乐创作的基本核心。这样的写作方法,表露出马思聪对中国民族风格的重视,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自觉将民族风格和传统的音乐内容融合在一起。马思聪在选用音乐材料时,除了体现个人的审美情趣之外,还系统地通过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年轻人对家乡的那种思念之情。可以说,马思聪的作品创作模式是独特的,改良了小提琴的表现手法,提高了小提琴作品的质量。马思聪的《思乡曲》以动情的旋律表现出了浓郁的乡思与乡愁,以如歌如诉的曲调传神地刻画出了“举目回望,四野荒凉,落日依山,雁儿飞散”的画面与情感。引起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体现出了中国音乐作品托物言志的审美特性。

(四)冼星海——注重小提琴作品的大众化审美

冼星海也是中国早期小提琴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代表人物,被称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没有对音乐作品的题材和形式设定一定的标准,无论创作哪种题材形式的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而且将中国人民那种独有的审美意识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将各种不同的思想系统地体现在了小提琴音乐文化创作中。他在小提琴文化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将不同的作品风格、创作内容和创作思想都融合在一起,从小提琴音乐本身的角度出发,着力凸显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性。他在创作《黄河》这个作品时,就将西方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性和东方的思想性融合在一起,产生碰撞之后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作品呈现出了一个更为高远的审美境界。

冼星海出生自渔民家庭,家里非常重视他的教育,在13 岁时,他的母亲就支持他学习小提琴。冼星海从小对小提琴就非常感兴趣,有一种独特的喜爱之情。后来到不同地区求学期间,他也一直接触小提琴,坚持从日常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小提琴。天赋加努力,为冼星海的演奏水平和创作才能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后续对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创造了条件。

他在创作《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这几首作品时,采用了比较特殊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主义爱国情怀。这些创作的内容都与冼星海的艺术情怀和民族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他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民族的审美内涵。他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准和丰富的演奏能力,推动了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创造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冼星海对自己的小提琴演奏也有一定的评价,认为中国音乐艺术要得到系统性发展,除了学习现代思想,进行技术创新外,还应该继承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音乐艺术精华。就是要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的音乐思想系统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一些新的元素。这些新元素就是当前中国音乐的创新之处。他后续在对民族化方面的小提琴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凸显了这种独特的思想,而且他在苏联创作的两首作品就系统地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的思想。

冼星海认为,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只要了解作品创作的主要思想,分析音乐表现形式,还要根据表达需要,适度调整作品中的材料元素和风格取向。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演奏作品的方式进行调整,这样的演奏方式给听众带来了全新的欣赏体验,让听众身临其境,在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差异,反映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识。

三、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民族化审美表达

随着李四光《行路难》、冼星海《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小提琴音乐正式踏上了民族化道路,小提琴音乐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小提琴的民族化发展,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音乐题材民族化。音乐题材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决定了艺术作品属于哪种艺术。中国小提琴的创作发展过程始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审美特性。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中国音乐创作的音乐结构和旋律灵感都根植于中国民族音乐,传递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其二,音乐主题民族化。中国的小提琴音乐主题宏大,小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大到山川河流的恢宏气势,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与呈现,给人荡气回肠之感。其三,音乐旋律民族化。陈习博士就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中系统地分析蒙古民歌的主要音乐素材和音乐的丰富性。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绚丽多彩,非常宽广大气,分析不同曲调、色彩和曲调的融合情况,提炼音乐作品之间的共性,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融合在一起,调整音乐作品的发展模式,改变音乐作品的创作模式和创作情怀。又如由马耀先、李中汉创作的中国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从那慷慨激昂的旋律中就能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奔放与热情。其四,音乐技巧的民族化。小提琴的结构特殊,在中国化过程中,作曲家们将西方的曲式结构和东方的演奏风格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内容和形式结合更为紧密。这种音乐技巧的民族化表达,更多地表现在改编作品中。改编后的小提琴乐曲,保留原作品的宽广性,保证音调风格的舒展性,并结合小提琴自身的演唱特点进行调整,发挥出小提琴的演唱性和抒情性,进而发挥出了原曲调的作用,保证原曲调的流转性和细腻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研究小提琴音乐在中国流变中的审美特征,需要分析小提琴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演变特点,了解当前我国对小提琴音乐的容纳程度,将西方的小提琴音乐文化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小提琴音乐的系统性发展。从当前小提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就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果,并可尝试引用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猜你喜欢

民族化小提琴创作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一墙之隔》创作谈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创作随笔
Pear Concert
创作心得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