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及问题讨论

2022-02-23张锦宜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美学传统音乐

张锦宜(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鉴赏主要是从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出发进行审美创作。从民族音乐的角度出发,中国传统美学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文明中对精神价值、物质财富等方面内容,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而鲜明地审美特征。“中国风”一词来源于孔子《论语》,意思为:“礼之用矣!政以人者也?”这句话出现后便被人们所接受并运用到音乐美学领域里去,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欣赏风格。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概述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起源及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留下了许多优秀音乐作品。例如,唐大曲、相和歌、昆曲、清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与优秀艺术作品流传至今,成为民族器乐遗产的重要代表。《诗经》、汉律、诗赋式诗歌等,还有各个朝代留下来的佳作,这些乐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音乐艺术作品,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文化教育程度以及经济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古代时期,人们对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诗经》中就有“乐”字;《周南·关公歌》则是用古诗词来概括总结出诗歌内涵的经典之作;而在唐代文学著作中则主要以民间音乐为典例描述其思想、审美意趣等,这些都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经历了几千年才形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先秦两汉时期。周王之、颜真卿等人继承和发扬《诗经》中一些优秀作品,李斯昆曲曾创作过许多著名诗人诗作。例如,王维诗家“感时思故乡”就是以写景入语来表达思想上的诗句之一。

(二)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理论基础

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审美艺术,主要包括“三论”、六艺观和五育思想。六法为我国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内西方文化对我国产生影响并推动着民族精神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之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其中“三论”中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进步。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艺术门类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门类主要分为三个大类:民歌及戏曲、民族舞蹈、民间器乐。其中,戏曲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以丰富多彩而著称。例如,京剧是我国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之一。它有着独特鲜明而深厚历史底蕴以及丰富多彩且富有地方特色等特点,在不同国家及地区产生了广泛传播与流传。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经典集物化之灵魂、戏剧和舞蹈艺术于一体的典范,是我国民族精神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京剧、昆曲等剧种中也有不少优秀经典曲目流传至今;西皮腔和二黄腔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其中也有“昆山唱”风格特色之体现。

民族舞、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它包括舞蹈动作、乐器演奏以及各种造型美。中国民族舞具有丰富而深厚内涵、“气韵生动”的审美特征。其独特风格与内涵也体现出鲜明地现代气息和强烈时代精神风貌。

古筝、唢呐、二胡等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审美形式及美学特征。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所遗留下来最基础也最具代表性地优秀遗产。

(四)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二是通过聆听来感受作品,三是在听后感悟和体验到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第一,“欣赏”指的是“理解”,欣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的审美鉴赏,也就是我们所说“听”和“读”。在《诗经》、汉律诗中就有说,闻一开风,共乐天下。而在汉代音乐中则把这一现象称为“观者为矣”;唐代著名作曲家张载《长调歌喉谱》里曾提到过欣赏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的审美鉴赏活动,这也就说明了“听”和“读”在音乐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则是从文化价值取向、社会精神层面、人文情怀的不同层次上来进行分析欣赏,从中挖掘出其中所蕴含在音乐中最核心和最具代表性的话语权。

第三,则是在聆听过后,再感悟与升华中与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的思想感情进行一个微妙的共鸣。共鸣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当听者与听众之间产生共振,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认同。只有在这种共鸣中,人们才会有更多情感投入和想象力去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所持之以热爱之情审美体验:“人之所以能为人类创造出一种精神,是因为人类的生活状态就是通过音乐来实现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文化内涵分析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内涵性与外延性

音乐美学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含蓄的艺术门类,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民族文化,还包括了西方现代文明对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就是以审美为目的、追求人在精神上所需要达到一种境界或获得满足。“艺术价值”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道德经》中:“美的创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它只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且也不是纯粹地使用语言来传达感情和意图,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基础,通过审美主体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主观创造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其价值意义的艺术形式为中心的审美意识,这便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外延性。这种外延是将音乐艺术延伸是以人内心世界中,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在音乐美学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认识。这种认知和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人们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于客观对象、思想感情等方面都有一个整体性和深刻性发展的过程。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审美追求是一种人文精神,这种文化内涵在人们思想观念中具有强烈而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古至今,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乐融汇”即乐意在强调人与事物和谐相处及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尊重,在追求人、事物和生态和谐发展时,要遵循生命规律。传统音乐美学中蕴含着丰富地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智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天人合一”的精神,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改造和升华,在继承中发展。

(三)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不可分割的政治元素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政治因素,与我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得以体现。从古至今,社会各阶层都有着自己丰富多彩而富有内涵的思想体系、审美情趣等。其中,包括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构成观念等多方面内容,也包含了对于民族情感、道德修养等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政治因素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它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音乐美学鉴赏阶段,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平等。而西方国家则对这一点十分重视与认同;甚至有些学者认为“人无贵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可以看出这对后世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是有着深远影响。

三、中外音乐美学鉴赏的对比分析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类型与美学鉴赏的基本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类型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式,但又各具特色,包括“曲式节奏、调性乐句和情感表达”等。例如,曲式节奏在不同的乐曲中运用不同的曲调与节拍。如《关雎》采用的是八分音符构成了一个简单明快且充满诗意的旋律;而《牡丹亭》则以慢板或四二度五拍作为主题;《长恨歌》便以恢宏大气的长音符线条拉开盛唐时期的凄美爱情故事。作曲家王志丹曾说:“音乐的艺术,是以它本身为原型,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美好事物,如歌、舞姿等来表达其思想情感。”

(二)西方的音乐音乐美学理论与美学鉴赏的基本形式

现代音乐美学理论中的基本形式是“新古典”“现代主义”,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一定联系。从古至今,不同国家以及民族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当代文学艺术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的美学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它是以人与自然为中心。

从古至今,人们对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现代派音乐还发现“新古典”“现代主义”等概念都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来加以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而这些理论都属于西方音乐美学的基本形式,对现代文学艺术有着巨大影响。

(三)中外音乐美学鉴赏形式与原则的异同

现代派音乐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导致中国古今音乐美学鉴赏的形式和原则存在着异同,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历史潮流、民族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导致。

一是中国传统美声学派主张“天人合一”与“自然辩证统一”。在西方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古代则坚持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并结合中西方法论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活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我国音乐美学审美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大众精神世界和现实需要以理性和感性的审美观念去创造音乐。

二是不同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环境因素都对中国古今传统美学鉴赏形式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化认知差异方面,西方各国均认为东方人是一个独立存在,而这也使得他们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思想意识上更多注重“天圆地方”与“自由乐派”之间并无差别和区别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则主张以人为中心、尊重个性化的审美观念来推动音乐鉴赏活动。

三是不同民族的音乐美学价值观也存在着差异。文化与艺术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且共同发展的。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其次就是追求自由乐律并重人性;最后强调的是审美的统一性以及鉴赏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欣赏方式方法上也应该有所转变。在文化差异方面,西方各国的音乐美学思想都与中国存在着巨大区别,主要有:一是审美对象不同,欧洲国家多注重人、文学艺术;二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如现代新古典美学中“曲式结构”是一种典型形式。中外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发展规律是不同的。中国的音乐美学是先有的人文再产生的艺术;而国外的音乐美学是先有的艺术再塑造的人。在审美实践中,遵循一定的审美的规律,是提高人们对艺术创造能力和欣赏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精神”为基本精神内涵之一。这种思想观念对于我国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能够使人在物质生活条件下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二是能够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以及良好品德,从而提高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在现代音乐艺术中的应用思考

观古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观察古往今来之历史发展,就会知道今日之取舍进退;多读好书,培养积极的志向,就会懂得历史的规律与变幻之因由。历史是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想更好的传承及发扬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必须要更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传统音乐美学文化,并且思考如何将传统的美在现代音乐中就能散发璀璨的光芒。传统音乐美学鉴赏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被人类应用到各个领域。

(一)应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重要前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影响。“以古为今”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最为经典、最伟大且意义非凡的话题之一;“乐美合一,和谐共生”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境界最高水准的判断标准,这对于现代审美的创造提供了新思路和现实依据。

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审美,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中,最重要的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在欣赏作品前必须先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只有通过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领悟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这就要求创作者应掌握丰富多彩、不同风格流派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有敏锐地洞察力及敏感度,能够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这也是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基本前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审美对象主要包括人和自然,以及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而西方现代艺术,则更多的是关注“象”与“形”两个方面。在欣赏作品时,人们不能只是单一地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及所表达出思想感情来分析其艺术作品内涵。

(二)现代音乐美学发展的方向以及几个关键要素

现代音乐美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过程,它不是单一学科,也没有统一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我国古代艺术具有鲜明而悠久历史特征。从古至今优秀作品都包含着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性内容:哲学思想以及古人智慧和审美取向的经典著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现代音乐美学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把这些精神理念融入到当代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之中。“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下审美追求中最核心原则之一被广泛运用至文学艺术与科学艺术、戏剧美术以及音乐欣赏等各个领域中。其中,文学艺术作品是现代音乐创作最为重要的部分内容。

(三)应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的研究和探讨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们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认知上存在欠缺,也对美学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概念。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人们应该从更多角度来挖掘其内涵,以发挥它应有作用,以此来提升人们对于美的理解。

2.提高校园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水平

学生在对传统音乐审美中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而校园对学生在民族文化的教育基础外,还要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课程建设。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融入传统音乐中,从调式、音阶等方面传授给学生,在系统的学习我国文化历史背景外,也对我国传统音乐有了更加细致化的了解,进而学生的音乐审美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借助对西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来实现对传统音乐美学的创新

比如,可以通过聆听国外音乐家创作的作品来丰富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形式及内容;也可结合自身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去模仿或改编外国经典之作等方法,以西方理论作为辅助指导,探究出一条适合中国传统音乐未来发展的新道路,进而更好的诠释中国传统音乐的美。

4.培养本土音乐作品,提高我国本土音乐创作水平

通过学习固有的传统音乐基本概念、形式等,也应以民族性为核心,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及民族地域特色来创作出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特征又符合当代审美潮流的新艺术作品。让人们也欣赏到这些具有传统音乐魅力的现代作品。“艺术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并被人们所认同并且产生巨大影响与认可”这句话就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欣赏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传统音乐文化鉴赏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而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术相结合。将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后再融入到当代世界经典主义之中去是一种较为有效地解决方法之一。

同时,还应结合时代背景对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社会现实等做一个深入了解,从而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上提供帮助,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美学传统音乐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外婆的美学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纯白美学
音乐
“妆”饰美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