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

2022-02-23朱益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伙伴关系家校育人

朱益明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创建新型家校伙伴关系非常必要。为推动学校发挥主动性,使其以专业角色与家长形成伙伴关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2015年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新时代,建立家校伙伴关系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认识新时代的家长

合理定位家长在育人中的角色,是建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我国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影响着每个学生家庭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家庭对孩子受教育的期望和目标。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9.91年,其中,北京市已经达到了12.64年;在每10万人口中接受过大学(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数,全国为15467人,北京市则为41980人。我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显然,目前中小学生家长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而且家庭支持学生接受教育的经济供给能力极大提高。这对学校其实是一种挑战。

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家长(家庭)对教育与学校有了更多的认知、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期待,更有他们自我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解。面对传统教育及学校模式,当今的学生家长不再是一味地信任,而是有了怀疑或者质疑。因此,在建立新型家校关系中,学校必须首先了解当代学生家长的背景、思想和期望,并且尊重和认可他们的观点与建议。

2.反思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机构,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显然,理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或者学校教师与“家长教师”之不同,是建立家校新型伙伴关系的关键主题之一。在家校关系上,学校及其教师发挥主动性和专业性,这是现代学校的社会功能。但是,学校主动不能成为“主导”或者“主宰”,“专业”不能成为“专利”或者“专制”。家长不是被学校要求“配合”的人员,更不是被学校训导的对象。学校及教师、家庭及家长都是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参与者,具有各自独立性和相互平等性。

学校与教师具有育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要求,家长也需要具有育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介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教育需要家长支持、合作或者配合,但家长没有承担学校教育“任务”的义务。学校或者教师不能强行要求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如让家长履行检查或者批改学生家庭作业的任务,或者共同完成亲子作业,或者要求家长购买学习辅导材料等。家长承担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有本质区别,前者不是一种规范的教育形式,而是注重家风熏陶与家长示范,体现以情为主的教育;后者则是制度化规范教育,注重基于标准、系统化、专业性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展现以理为主的教育。不能以学校教育的标准要求家长与家庭的教育行为,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联动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3.紧抓构建家校伙伴关系的关键

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加深和扩展他的关于与家庭生活相联系的价值的观念,是学校的任务。”[1]学校作为公共机构有责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家庭)建立有机联系与有效合作,创建新时代家校联动合作伙伴关系,切实推进协同育人。

建立家校联动伙伴关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基于共同价值的信任关系。共同价值就是人才培养方向、模式与方法等基本的教育价值。学校主动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传递给每位学生的家庭,并使家长认同与接受。价值认同是建立信任关系的核心。第二,提升教师与家长开展互动的素养和能力。教师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者,需要有积极性、自我效能、沟通技巧以及合作协调等各种素养与能力,要真正成为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角”。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一些家校联系方式,不能再呈现“召见”“约谈”“训诫”等“居高临下”的“权威”形象,而应该采用平等、和谐的商讨、探讨和研讨等沟通方式。注重倾听每个家长的不同声音,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实际境况与主要问题,区分和评判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与教育愿望,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家校联系与合作。第三,建立常态化家校联系机制与制度。成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只是这种制度的一个方面,关键是要吸引和接纳每位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家校联系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是实质性的协同育人,而不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学校需要有负责家校联系的专门机构或者责任人,负责搜集相关信息,制度化开展活动,保持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当前,需要将班主任为主体的家校联系提升到学校为主体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不能停留于解决问题层面,要注重促进发展的规划与指导,由此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猜你喜欢

伙伴关系家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专利条款研究
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透明度规则
2013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在京举行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