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1~12期总目录

2022-02-23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研教育教学

卷首

深化“双减”政策要求,构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

体系 _ 晓恭(1.01)

寻找教育时光里的美好 _ 冯淑娟(2.01)

慢慢读书,品味成长 _ 王利宁(3.01)

每一个与这一个 _ 闫伟(4.01)

情感 唤醒人的本质力量 _ 任炜东(5.01)

自主,是最好的成长力 _ 于萍(6.01)

良言一句三冬暖 _ 任萍(7.01)

体验,让班级变成赋能的平台 _ 陶红梅(8.01)

鼓励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 _ 王薏(9.01)

放慢脚步,成就教育的自然之美 _ 彭薇(10.01)

劳动,激活成长的力量 _ 张悦峰(11.01)

守护好孩子的自然起跑线 _ 陈凤伟(12.01)

2021首都基础教育大扫描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 _ 北京教

育新闻中心 《北京教育》杂志(1.04)

2021年教育政策月历(1.05)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1.09)

以“双减”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12)

高标准推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17)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1.21)

区域教育大扫描(1.25)

本刊关注

特稿

谱写首都教育高位融入首都发展新篇章 _ 李奕(9.05)

2021教师节特别策划

首都教育这10年,“我”的见证与成长_ 本刊编辑部(9.07)

课程建设:成就学生,成就学校,成就教师 _ 唐挈(9.07)

“高参小”:为师生打开艺术之门 _ 杜佳颖(9.08)

优质均衡:一所农村小学的发展之路 _ 武新颖(9.09)

核心素养:回应育人需求,引领教育教学 _ 贾红斌(9.10)

京津冀协同:引首都教育之水,灌保定教育之花_ 尹虎(9.11)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_ 白雪峰(9.13)

思政育人:我们交给总书记的一份答卷 _ 王苹(9.14)

教育帮扶:从南疆到草原 从脱贫到振兴 _ 张钧(9.15)

交流轮岗:小我、大我与无我 _ 周群(9.16)

党建引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_ 董俊娟(9.17)

推进“双减”,实现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_ 张晓震(2.05)

抓准关键,双轮驱动,为“双减”纵深发展赋能_ 蔡冬梅(2.06)

赋能教师发展,助推“双减”落地 _ 管杰(2.07)

“双减”背景下的课程重构 _ 宋茂盛(2.08)

减负提质,给学生灵动的作业空间 _ 雷宇(2.09)

聚焦课后 致力服务 探索机制 _ 桂宗连(2.10)

“双减”背景下,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_ 崔楚民(2.11)

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 _ 刘艳(2.13)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_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05)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教育集团化学校的

试点实践与成效 _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09)

落实“支部建在连上”,探索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

的校长负责制组织体系 _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11)

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做好改革试点工作 _ 中共北京

市朝阳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12)

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_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14)

跨区域办学学校试点运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策略 _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15)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究 _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3.17)

试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做好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 _ 中共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委委员会(3.18)

2022年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话题盘点(4.05)

优化作业设计,深入推进“双减”(4.07)

关于作业“减量”和“提质”的几点建议 _ 秦晓文(4.07)

加强管理,优化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_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4.09)

深研作业管理,提升作业质量 _ 景朝霞(4.10)

探索“大作业观”实验策略,凸显作业育人功能_ 陈金香(4.12)

减负与提质并举,有效与优质共存 _ 徐琳(4.13)

作业管理和设计两手抓,实现减负提质 _ 李欣(4.14)

“双减”背景下,教师如何提质增效 _ 储朝晖(5.05)

“减负”在增效,“专业”在发展 _ 陈德收(5.08)

谋划教师专业发展,为“双减”赋能续源 _ 高传利(5.09)

赋教师之能,增“双减”之效 _ 阮守华(5.10)

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让教师教研更有效 _ 管杰(5.11)

以管理微创新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 _ 王莹(5.13)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引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6.05)

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地 _ 冯建军(6.05)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六大新变化 _ 陈雁飞 周志勇(6.09)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学校实践育人 _ 梁烜(6.12)

以学业质量标准落实艺术学科核心素养 _ 周信达(6.13)

“信息科技新课标”为学科发展开新局 _ 王戈(6.15)

“劳动新课标”催生新的教学模式 _ 尹春彦(6.17)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引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7.05)

理解语文课标变化,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_ 宋浩志(7.05)

明确新目标,定出新方向 _ 张小屹(7.06)

新课标开启数学教育新征程 _ 刘克臣(7.08)

数学新课标的四个主要变化 _ 黄婉华(7.09)

变化与突破:英语新课标解读 _ 蒋京丽(7.11)

基于物理新课标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_ 秦晓文(7.12)

化学新课标“新”在何处 _ 杨莹莹(7.14)

强化生物学科属性,明确核心素养培养方向_ 晋有奇(7.15)

历史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及教学改进建议 _ 刘汝明(7.16)

解读地理课标新变化,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_ 邬雪梅(7.18)

指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新课标引领教与学 _ 路虹剑(7.19)

振兴乡村教育,守护教育公平(8.05)

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 _ 吕蕾(8.05)

找准关键堵点,守护乡村教育公平 _ 宋丽(8.09)

让课程成为乡村学生成长的“发动机”_ 李子臣(8.10)

把育人支点放在离学生成长最近的地方 _ 郭海涛(8.11)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参与乡村学校建设_ 于海龙(8.12)

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进路_ 蔡中华(10.05)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_ 李晶 陈丹妮(10.10)

润物无声 持爱以恒 _ 蒋炎富(10.12)

发挥深山区农村学校优势,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 _ 张文建(10.13)

“双减”这一年,我们的行动与成效(11.05)

多措并举,为作业优化设计提供行动方案_ 贾美华(11.05)

推进干部教师交流,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_ 北京

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11.07)

“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的设计与管理实践_ 熊劲(11.08)

依托课后服务,促进课内外融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 刘征 张红云(11.11)

打通学段,贯通培养,为“双减”赋能 _ 郭玲(11.1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12.05)

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战略性基础_ 芦咏莉(12.05)

我们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_ 李银环(12.07)

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

式小学教育现代化 _ 窦桂梅(12.08)

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基 _ 郑丹娜(12.10)

思想

理论

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 _ 罗生全 卞含嫣(2.14)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北京市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_ 万顺(3.20)

欧洲中小学家庭作业管理与设计 _ 滕珺 徐紫霄(4.16)

“双减”背景下中美课后服务的比较研究 _ 高巍 陈秋月(5.14)

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与实际成效调研分析 _ 李雯(6.19)

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成效、问题与对策 _ 马世洪(7.21)

乡村振兴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_ 姚胜(8.13)

《开学第一课》的教育特色及其德育启示 _ 焦梦玲 冉亚辉(9.19)

我国教育领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文献综述 _ 潘利英 沈兴文(10.15)

由渴望教育惩戒权引发的反思 _ 高德胜(11.14)

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引领教育强国建设_ 刘世清 吕可(12.12)

专栏

生命至上,教育责任巨大 _ 朱益明(2.20)

初为父亲的体验 _ 李树英(3.24)

“双减”引发的教育反思 _ 朱益明(4.21)

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推动教师从心动走向行动 _ 王红(5.19)

走进口吃儿童的生活世界 _ 李树英(5.21)

打开课堂之门 _ 朱益明(6.23)

成人、成年与成熟:青少年成长的体验 _ 李树英(7.26)

推进课程思政 _ 朱益明(8.18)

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 _ 朱益明(10.20)

儿童的秘密体验与成人的教育智慧 _ 李树英(11.21)

建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 _ 朱益明(12.17)

“双特”一席谈

好好做老师,做好老师 _ 王文丽(2.22)

我愿一生寻找数学 _ 华应龙(3.26)

深度对话:实现导师与学生有质量的沟通 _ 申敬红(4.23)

让学生在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受益终生 _ 王苹(5.23)

做简单的教育,引领学生过幸福的人生 _ 陈立华(6.25)

人生为一大事 _ 刘志江(7.28)

魂牵梦绕“三个一”_ 刘继忠(8.20)

坚持“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_ 丁凤良(9.25)

为了爱和自由的教育 _ 尹超(10.22)

做理性思考的人 _ 赵艳兵(11.23)

敦厚似府,尔雅是学——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快乐成长 _ 滕亚杰(12.19)

微评论

“家事”升为“国事”,家长如何依“法”带娃?_ 储朝晖等(2.24)

中考体育提分:以“体”育人还是助推应试?_ 侯保成 等(3.28)

如何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 _ 储朝晖等(4.25)

如何看待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 _ 侯保成等(5.25)

如何让生涯规划教育点亮学生未来 _ 侯保成等(6.27)

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该从何处发力 _ 侯保成等(7.30)

如何发挥教材的培根铸魂和启智增慧作用_ 侯保成等(8.22)

开学第一课,校长如何“讲话”_ 侯保成等(9.27)

中小学校如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_ 刘国雄等(10.24)

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如何“轮出”高质量 _ 何石明等(11.25)

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 _ 李志伟 吴建民(12.21)

治理

党建

党建入心田,润物细无声 _ 杨玉芹(2.26)

党建带团建,红色基因代代传 _ 李鹤文(2.27)

学校党组织如何在“双减”工作中发挥作用_ 刘立清(5.27)

对中小学党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_ 董俊娟(6.29)

“五个一百”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_ 刘春霞(7.32)

坚持系统思维,推动“点线面”多维发力 _ 钟亚利(8.24)

品牌党建为“幸福教育”领航 _ 郭春梅(10.26)

党建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_ 曾志伟 何剑雄(11.27)

红色育人 培根铸魂 _ 程玉玲(11.30)

深刻理解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_ 魏韧 管杰(12.23)

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教育治理能力_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1.42)

以项目研究引领“双新”示范区建设 _ 何暄(1.45)

提升学区服务能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_ 彭欣 马志宜 刘婧(1.47)

提高站位看“双减”,系统思维抓落实 _ 李明新(1.65)

如何“众筹”一所好学校 _ 张文峰(1.68)

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_ 张广利(1.70)

“双减”工作中,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角色的思考_ 岳文成(1.72)

统筹课后服务设计,优化晚自习课程设置 _ 王海艳(1.74)

借助大学优势资源,提高附属小学课后服务质量_ 张娜 马翀云(2.28)

“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思考与行动 _ 王薏(2.30)

“双减”督导,“督”在何处,“导”向何方_ 孙卫刚(2.32)

精心、用心、真心,助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_ 冯玉海 李燕云(2.34)

根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青少年国际交流水平 _ 任海峰(2.35)

实施责任教育 培养担当人才 _ 刘子远 侯保成(3.30)

挖掘“仁爱”思想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_ 徐骏 武金芝(3.32)

以党群工作坊激发学校发展动能 _ 左春云(3.34)

做好两个“加法”,让“双减”助力学生成长_ 王福江(3.35)

建设级部文化,促进学生成长 _ 马兴宇(3.37)

创新课后服务实践,实现提质增效 _ 张丽娟(4.27)

减负提质 启智润心 _ 贾海军(4.29)

以需求侧为导向,整体规划课后服务课程 _ 白雪洁(4.31)

以儿童为本,做好幼小衔接 _ 马春亚(4.32)

校园评价卡让每一位学生“做最好的我”_ 金亮(5.29)

构建“种子成长”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_ 李庆华 何巍(5.31)

农村中心小学多校区管理的对策探析 _ 贾大为(5.33)

以管理创新促进区域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 _ 刘春霞(5.35)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 周靖彦(5.37)

“双减”之下的学校行动 _ 朱靖华(5.39)

集团成员校如何实现优质发展 _ 朱思克 于洁(6.32)

“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_ 武长亭(6.34)

构建“双减”评价体系,培养学生“优雅”学习习惯_ 胡瑞士(7.34)

家校村镇“四位一体”育人的实践探索 _ 田琳等(7.35)

深入落实“双减”,助力学生成长 _ 陈秀珍 邓立(8.26)

“1+N”管理模式的校本化实践 _ 常恩元(8.28)

深挖资源,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_ 闫霞(8.30)

中小学校党建引领下的课程建设探索 _ 罗士臣等(9.29)

多维度构建农村学校立体管理“双减网”_ 赵德利(9.31)

开展“双减+”行动,让学生的童年洒满阳光 _ 张立新 吕建(9.33)

创新德育管理实践 提升学校育人品质 _ 王建东(9.35)

高质量推进“双减”,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_ 高光斌(9.37)

学校“一体化”德育建设初探 _ 张军(9.38)

五维视角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_ 杨莹等(10.28)

依托课后服务提升初中生实践能力 _ 邓国丽(10.30)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_ 韩向国(10.31)

重构“家校共育”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_ 佟旌(11.31)

以人为本,建设智慧校园 _ 吕慧凤等(11.34)

开展“美”的教育,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_ 郭立云 张继红(11.35)

以金帆精神为引领,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发展_ 田孝贤(11.37)

借助课题研究,提升九年一贯制学校治理能力 _ 程征 于春德(11.38)

深化学校育人主体作用,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_ 杨建(12.26)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的自我经验模式探索_ 李新宇(12.28)

教师发展

名师工作室

北京市八一学校王建稳语文工作室(2.37)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微专题单元设计_ 王华蓓(2.37)

“袭人竟然这样做”教学设计 _ 李文婷(2.39)

北京市朝阳区宋金萍特级教师工作室(3.38)

从物理实验到实践物理 _ 吴爱兄 宋金萍(3.38)

北京市东城区吴鹏名师工作室(5.40)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_ 刘兴华(5.40)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_ 彭生才(5.42)

用“写作之砖”垒筑名师工作室 _ 华应龙(8.37)

好老师是写出来的 _ 孙敬彬(8.38)

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_ 谢红芳(8.39)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_ 张欣(10.32)

大观念视域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_ 杨冬连(11.39)

北京市海淀区张鹤数学名师工作室(12.30)

让教学研究成为工作的习惯 _ 张鹤(12.30)

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孵化器”_ 钟毅(12.31)

唤醒数学思维的名师工作室 _ 周海楠(12.32)

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几何教学思考 _ 王天露(12.33)

立足专业化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培训“提质增效”_ 齐学东(1.75)

培养“贯通型”教师,做好中小衔接 _ 谷宁陈(1.77)

做好引领,提升青年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_ 张敏(1.78)

“小课题·微课堂”,培养研究型教师 _ 王晓英(2.41)

以四个转变推进海淀学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_ 彭欣 陈雨嘉(2.43)

以学科教研基地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_ 周昊婷 李海平(2.45)

论“双重视角”下新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理念与方法_ 王蔚(2.47)

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_ 宋金英(2.66)

“信息”互联,打造学习共同体 _ 翁燕平等(3.42)

设计思维引领下的教研活动 _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学区(3.44)

让党史学习教育为教师队伍发展提振赋能 _ 倪彦鹏(3.46)

以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共融_ 刘颖(4.34)学科教研基地:为区域教研搭台,为教师成长服务_ 刘银燕(4.36)

依托教研基地 创新教师研修 _ 段晓颖(4.37)

加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探索思政学科发展长效机制_ 张帅(5.44)

依托课题研究,建设特色教研基地 _ 张程艳 李久省(5.46)

在学科教研基地中开展深度教研 _ 杨艳红(5.48)

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的区域中学体育教师研修模型建构_ 康栋(5.66)

以学科教研基地为依托,建设特色信息技术教育体系_ 袁中果 温婷婷(6.35)

让教师在学科教研基地中成长 _ 梁丽平(6.37)

聚焦工作主线,探索数学学科教研基地建设_ 牟柏林(6.38)

以高质量教研助力“双减”有效落实 _ 李文(6.39)

提升教师作业设计水平的实践研究 _ 王燕京(6.41)

以“双师课堂”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_ 宋金红(6.43)

开题报告撰写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_ 车廷菲等(6.44)

科研赋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_ 张红东(6.46)

教研基地助力思政学科持续生长 _ 刘梅(7.37)

教研基地推动生物学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_ 闫新霞(7.38)

依托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_ 艾涛(7.40)

多措并举推进学科教研基地建设 _ 张爱英(8.32)

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学科教研基地的建设路径_ 李作林 姜凤敏 何玲燕(8.34)

推进技术学科教研基地工作,助力全区技术教育深度发展 _ 霍莹(8.35)

开展主题式微课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 王琦(8.41)

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办学品质 _ 兰芳(8.43)

从“教育服务”视角践行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_ 赵德利(8.45)

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_ 李文平 王又一(8.48)

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_ 金毅(8.65)

读书交流助力学科督学专业化发展 _ 平亚茹(8.67)

聚力教研 引领成长 _ 孙翠松(9.39)

如何立足教学实践找准科研课题 _ 郭杰 莫菲(9.41)

打造特色科研团队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_ 高新桥(10.35)

“双减”背景下,教育集团校本教研资源平台

优化的研究 _ 李宏 魏莹 未红叶(10.38)

“课题研究四阶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_ 邢颖杰等(10.41)

教师成长的“方程式”:师德、能力、心态 _ 周文胜(10.42)

构建合力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赋能 _ 崔红艳(10.43)

幼儿园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_ 苏金华(10.45)

“厚德教师成长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_ 张丽娜(11.44)

组建教研共同体,助力校本教研高质量开展_ 罗宗勇(12.41)

自适应学习视角下培养青年教师基础科研能力的策略 _ 高春蕾 王晓晋(12.41)

“工学五合”,培养新时代幼儿教师 _ 刘曼(12.41)

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_ 张丽君

王健楠 徐江琼(12.41)

轮岗日记

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_ 涂艳红(2.68)

我与Better班的故事 _ 邓子君(2.69)

家的温暖 _ 涂艳红(3.47)

作业引发的思考 _ 邓子君(3.48)

改变,从一片“树叶”开始 _ 涂艳红(4.38)

在挑战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_ 邓子君(4.39)

我和学生共成长 _ 耿亚楠(7.42)

班级日志架起沟通的桥梁 _ 桂姗姗(7.43)

我们的“彩虹四班”_ 耿亚楠(9.43)

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思考 _ 桂姗姗(9.44)

学生写作文,老师先“下水”_ 桂姗姗(11.43)

给学生点一盏灯 _ 耿亚楠(12.41)

德育

深入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打开学习空间,赋能学生成长 _ 王欢(2.01)

落实“双减”政策 培养阳光少年 _ 钟亚利(3.65)

协同育英才 “双减”促提升 _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

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4.40)

“双减”背景下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与行动_ 郭鸿 夏珺 张巧(4.42 )

石景山区幼小初高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 李秀兰(5.68)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一体化德育实施路径 _ 武凤鸣(5.71)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 罗滨 支瑶 任兴来(6.47)一体化教研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 _ 张帅(6.66)

目标衔接是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活的灵魂”_ 谢春风(7.44)

西城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_ 朱洪秋(8.68)

幼小衔接班级家长学校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_ 张杨(8.70)“六个一体化”打造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大兴模式_ 周爱彬(9.45)

传承红色基因,吹响新时代号角 _ 房炳云(9.47)

哲学视域下师德发展的新特征 _ 谢春风(10.47)

讲时代故事 谱育人华章 _ 申敬红(11.45)

以构建“三全育人”为主线,实现全面育人的三个“一体化” _ 单银雪(12.42)

在京剧元素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融合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 范建华(12.44)

本期话题

为学生打一针“强心剂”_ 孙亚迪(3.67)

利用体育活动,让学生内心强大起来 _ 王健伟(3.68)

家校携手,共助成长 _ 王婉(3.69)

直面挫折,对“症”下药 _ 孟庆莲(3.69)

“一二三”原则,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_ 魏忠涛(3.70)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家校合作实效性_ 冯丽娜(7.47)

以微课促“双减”落实,共建和谐育人场域_ 王红艳(7.48)

做到“五动”,开好线上家长会 _ 韩国凤(7.65)

家校共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_ 佘平平(7.66)

关注学生“双减”后的课余生活 _ 娄灿(7.67)

基于成长型思维的主题班会设计 _ 周康(1.79)

抓好班会主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_ 丁宁(1.80)

以和谐师生关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_ 葛辉(1.81)

用好心理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_ 张玉婷(1.82)

发挥参观活动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 _ 杨淼(2.75)

共建共治共享下的家校共育 _ 冯小宇(2.76)

做好后进生转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_ 张德宝(2.77)

利用绘本培养特殊学生的美好品德 _ 李星(2.78)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_ 米华华(3.72)

运用代币制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践研究 _ 李婧君(3.74)

探索建立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资源共享机制 _ 赵慧霞 李娟(4.45)

有效挖掘地方资源,推进落实立德树人 _ 车丽梅等(4.47)

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学生情绪 _ 樊建增(4.65)

在“双减”实施中发挥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 _ 景晶(5.73)

游戏干预在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运用_ 刘媛媛(5.74)

挖掘北京中轴线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_ 滕亚杰(6.68)

历史教学与道德教育融合初探 _ 王伟(6.70)

丰富多彩的队日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_ 王羽(6.72)

自闭症学生刻板行为问题的探究 _ 黄颖(6.73)

用心呵护那些“特殊的花儿”_ 李茜(6.74)

初中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_ 宋飞(8.73)

小学语文字源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_ 李娜(8.75)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_ 原栋梁(8.76)

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_ 齐新晔(10.66)

以劳育德,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_ 朱丹(10.68)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_ 徐晓玲(10.69)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_ 贾春杨(10.70)

用爱呵护学生成长 _ 王春秀(10.71)

巧用历史“计谋”,促进家校共育 _ 袁蕾(12.46)

用意象画构建学生积极认知 _ 吴少君 闫凌睿(12.47)

发挥少先队队长符号的标签效应,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_ 张建辉(12.48)

让家校共育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_ 秦薇(12.66)

课程与教学

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目标分类的数学解题教学的思考 _ 康杰等(6.75)

“正者知其原,误者晓其因” _ 侯海全等(6.78)

依托教材栏目,促作业优化创新 _ 金利(10.72)

巧用教材栏目设计作业 _ 海军(10.74)

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语文学习单元教学探析 _ 王彤彦 舒芳(11.66)

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语文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_ 王瑞芳 东雪婷(11.69)

依托优质学习活动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_ 赵方红(12.67)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_ 李晓辉(1.83)

对大概念单元教学在课堂实施中的思考 _ 宋继东(1.85)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进行整合教学设计 _ 郭虹(1.86)

写好书面反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_ 朱彧(1.87)

在自主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_ 李洪祥(1.88)

整体把握教学主线 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_ 谭文军(1.89)

反思,让学生从解决问题到增强能力 _ 陈素琴(1.91)

依托互动反馈技术,实施精准教学 _ 张建民 韩冰(1.93)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选好主题 _ 李晓娜(2.79)

浅析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_ 王春梅(2.80)

利用前置性研究促进学生深度交流 _ 马艳芳(2.81)

借助数字化资源,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_ 张明等(2.83)

作业本设置“自留地”,延展学生成长空间 _ 王佳明 朱秀芹(2.85)

以单元教学撬动课堂转型 _ 周永娟(2.87)

人文教育如何融于语文要素 _ 张龙(2.88)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_ 张凌飞(2.89)

小作业,大语文 _ 李蕊(2.91)

如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_ 李萍(2.9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效_ 马秀伶(2.94)

聚合家校社教育能量,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_ 魏惠萍(2.95)

实施特色课程,让学生每天都精彩 _ 周玉江(2.96)

开发地缘课程,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的成长空间 _ 吴健 李东林 杨毅(2.97)

以体树人 知行合一 _ 蔡将等(2.98)

构建特色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_ 于松(2.100)

浅谈小学阶段民族风格音乐学习的方法 _ 张美玲(2.101)

大力开展书法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 蔡瑞山 邹秋菊(2.102)

在项目学习中搭建脚手架,实现有效的学与教_ 郭学锐(3.75)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选择 _ 李继朋(3.77)

运用时政资源上好小学思政课 _ 杨蕊(3.79)

善用信息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_ 李国辉 张朝红(3.80)

小学不同阶段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_ 郭丽萍(3.81)

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_ 贾利冬等(3.82)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_ 陈英(3.84)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_ 李琳(3.85)

打造“灵动课堂”,培育学生数学素养 _ 刘宏艳等(3.86)

改进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_ 李淑芳(3.87)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_ 陈林林(3.88)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评活动设计 _ 王丽颖(3.90)

创新体育教学 助推“双减”落实 _ 李艳杰(3.92)

开展探客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长 _ 李静洋(3.93)

家校共育视域下的美育功能探析 _ 王晓艳(3.94)

以“三有”课堂建设推动“双减”落实 _ 马志太(4.66)

留住中国根,铸就中华魂 _ 马伟勋 凌艳(4.69)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呈现与实施 _ 康珺(4.71)

数字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_ 张明等(4.73)

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_ 史春义(4.75)

在预设与生成中打造精彩课堂 _ 李红娟(4.76)

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不确定思维 _ 李磊(4.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_ 徐红钰(4.80)

大单元教学下的英语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 _ 樊筱楠

刘蓝蔚 李素梅(4.81)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_ 岳瑞杰(4.83)

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 _ 冀红杰(4.85)

“小-近-亲-实”思政大课堂实践探索 _ 刘秀梅等(4.87)

信息技术在提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_ 杨莉莉(4.89)

构建历史情境,发现历史中的人 _ 杜晓茹(4.90)

“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实践探索 _ 孙艳春(4.9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_ 武艳梅(4.93)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优质微课 _ 杨培培(4.94)

从中央到角落:儿童视角下的角落课程 _ 马福兴等(5.75)

如何利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_ 杨莹(5.78)

如何布置作业既减负又增效 _ 王忱忱(5.80)“法”之前的功夫 _ 石海平(5.8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 _ 徐宝霞(5.83)

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_ 张洋(5.8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_ 孙立娟(5.86)

设计与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四个要素 _ 于会祥(5.87)

开展游戏化教学,提升学习效能 _ 赵嘉佳(5.89)

创新农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养成 _ 吕途 张东松(5.90)

线上线下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_ 刘春红等(5.92)

传统音乐教法改进的探索实践 _ 董爽(5.93)

让学生在电影课程光影中启迪心灵 _ 喻淑双(5.94)

课后作业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_ 张江等(6.81)

“双减”背景下作业改进的学校实践 _ 王红(6.83)

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方法与步骤 _ 甄雯(6.84)

在开放的课堂中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_ 孙丽娜(6.86)

优化教学引入环节,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_ 王啸 马玲(6.87)

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_ 王秀丽(6.88)

在关键环节的系统优化中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_ 宋为(6.89)

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_ 王嫣 关晓容(6.90)

基于“自主学习”和“有效教学”的网络资源课程化实践 _ 贺小兵(6.92)

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_ 王珏(6.94)

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有效“输入”与“输出”_ 欧阳婕琼(7.69)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探析 _ 王鑫(7.70)

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_ 孔磊(7.71)

北京中考英语听说转述题型的应对策略 _ 常颖(7.73)

依托单元整体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_ 李文明等(7.74)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提质增效_ 曹卫东(7.76)

学科评语的实效性探究 _ 马佳明 段然(7.78)

优化作业设计,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_ 齐荣华 韩冰(7.80)

立足校本资源构建课程体系,赋能课后服务品质_ 胡振芳(7.81)

整合社区资源,开辟科学教育第二课堂 _ 赵文喆(7.83)

集群背景下小初高科学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_ 李亮芝 涂春霞(7.84)

中小学师生“双向”教学文化的构建 _ 刘晓群等(7.86)

实施唱歌教学,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_ 郭宝(7.87)

“双减”背景下幼儿音乐美育教育要“双增”_ 何桂香(7.89)

传统射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_ 张兴娜 王无敌(7.91)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甲骨文传承 _ 刘瑞红(7.92)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_ 郭红艳 张红玉(7.93)

移动学习应用于中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_ 金彬(7.94)

统编教材中专题教学策略初探 _ 郭井生(8.77)

开展“四级”系统备课,深耕细研智慧课堂_ 杨建忠(8.81)

“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_ 兰杰(8.83)

语文趣味学习活动设计初探 _ 戴嗣昌(8.84)

小学生数学审辩式思维培养的课堂实践 _ 张良浚(8.85)

儿童数学学习焦虑的原因分析及问题解决 _ 吴涵(8.86)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_ 刘杰(8.88)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_ 罗慧颖(8.89)

构建“生生对话”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_ 田桂梅(8.90)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_ 李振冬(8.91)

正本泽根 育人育心 _ 胡荣堃(8.92)

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_ 袁茗玮(8.94)

小学生法治教育的课堂实践 _ 王鹏飞 张丽荣(8.9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健美操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_ 王卉茜 黄浩(8.96)

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增强“双减”工作实效 _ 罗子田 李婉秋(8.97)

构建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体系,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_ 高英(8.98)

让特殊儿童学会需求表达 _ 白静(8.99)

整合资源,开发“微型社区”游戏课程 _ 刘妞(8.101)

发挥校外教育机构作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_ 刘春霞(8.102)

建设“活动、活学、活用”的课堂,重塑课堂生态_ 刘卫红 李海岳(9.66)

基于爱国主义“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_ 吴宗聪(9.68)一贯制学校提升学段衔接能力的课程探索与实践_ 罗宗勇(9.69)

让阅读温暖学生童年 _ 兰芳(9.70)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找准作业定位 _ 杨晓红(9.72)

以表格设计为支点,促进学生的课堂获得 _ 周晓芳(9.73)

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_ 张伶芝(9.74)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与路径突破 _ 张斯洋(9.76)

分层教学:探索高效物理课堂 _ 杨明智(9.78)

集团化背景下“大思政”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建构 _ 唐翠萍 张剑 骆晶晶(9.80)

彰显榜样力量,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_ 董玉华(9.81)

学习科学友善用脑实践:课堂教学三件事 _ 齐久波 张记书(9.83)

“双减”之下,课堂如何提质增效 _ 王丁丁(9.84)

开展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学科融合课的三个着力点_ 王笑梅(9.86)

以社会教育资源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_ 赵黎明(9.87)

依托布艺展现传统京剧艺术魅力的美育实践 _ 李庆柱 魏国民(9.88)

让美育在艺术课程中焕发生命力 _ 焦倩(9.89)

浅谈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_ 刘君(9.91)

新课标下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提质研究 _ 蔡颖等(9.92)

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的思维培养 _ 刘煜菁等(10.76)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_ 崔晓毅(10.77)

读写视角下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英语教学 _ 马力(10.78)

戏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_ 黄乐(10.80)

如何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_ 高志刚(10.81)

体育社团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力 _ 牛力(10.83)

聚焦学科育人,建设物理选课分层走班课程 _ 李宇炜(10.85)

探寻作业管理新路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_ 魏金伶(10.87)

.一班一省:“五育”并举课程实施探索 _ 马燕等(10.88)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_ 马丽英(10.90)

“双减”背景下校外教育机构的“双增” _ 李然(10.92)

探究“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资源体系建设 _ 孙茜(10.93)

章回体小说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初探 _ 郝英婕(11.72)

思维导图在语文学科作业中的应用 _ 白立华(11.74)

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规划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_ 马蔷 罗兰(11.76)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_ 张颖等(11.78)

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五指融心”评价策略 _ 刘春青(11.80)

“三段式”教学让数学理解真正发生 _ 衣红雨(11.81)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探索的理念与实践 _ 吴少君等(11.83) 学好用好《读本》,为中职学生成长打好底色 _ 檀志云 刘媛(11.85)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_ 姜珊等(11.87)

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_ 刘红宇(11.88)

依据数据分析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_ 刘杰等(11.89)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 _ 邹佳婷 聂敏(11.90)

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特征行为 _ 李亮芝(11.91)

减量增质,真正发挥作业的价值 _ 王金菊(11.93)

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_ 齐静 王新艳(12.70)

初高中衔接贯通,推进《红楼梦》整本书阅读_ 程影(12.73)

精准有效: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 _ 王英华(12.75)

学科教学知识视域下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_ 梁翀 陈玲(12.77)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主题单元作业设计 _ 曹玉兰 白宇(12.78)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_ 石薇(12.80)

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_ 王瑜(12.81)

让不同潜能的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_ 张鑫(12.82)

善用“错误”,让课堂更精彩 _ 郑凤华(12.84)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_ 王彦松(12.85)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_ 翟明洋(12.86)

科学设计美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_ 张静(12.87)

刊中刊

笃定前行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 砥砺深耕 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_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1.49)

“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培育高中学生核心素养 _ 张斌平(2.49)

守正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_ 北京市第二中学(3.49)

做有温度的教育 办有故事的学校 _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4.49)

全学科阅读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 _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5.49)

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 _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6.49)

学习力,让学生成长更有力量 _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7.49)

以规划引领新未来 以创新锚定高质量 _ 北京市润丰学校(8.49)

“幸福交响课堂”让实践与价值相遇 _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9.49)

东城:发挥专业性社团优势,推进区域美育特色发展(10.49)

减负 提质 增效 赋能 _ 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11.49)

深耕课堂,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双新”教学改革 _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12.49)

猜你喜欢

教研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