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居住区公建设计的探讨

2022-02-23刘海朋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公建服务半径居民

刘海朋

(中凡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八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0.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城市中,居住区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体现出城市规划水平。然而,许多公共建筑配置并不完善,我们应对居住区进行优化与全面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居住区公共建筑范围

1.1 居住区概述

居住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分布在城市的交通干道两侧,进行了合理划分。居住区由多个组团组成,其中包括基层服务设施和绿地,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规划内容之一,为大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1.2 居住区公共建筑与居住小区

居住区的公建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会直接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居住区周围的建筑都属于居住区公建,这些公建可以提供生活、购物以及教育等服务。居住小区是独立的单元,若想充分发挥出其自身价值,就必须拥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对于服务设施而言也有相应的标准。首先,提高居住小区的经济收益。其次,公建是否便利的问题。想要优化居住区的公建设计就必须严格遵循这两个标准。

2.居住区公建设计的分类

2.1 教育文体公建设计

教育属于基础性事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国家有直接关系,其发展水平也会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状况。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优质人才,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教育事业的帮助。在公共建筑中,要保证校区设施具有安全性,从而保证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居住区的教育文体建筑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的位置应当在小区中心或小区入口,方便家长接送,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基本上控制在250m之内。(2)幼儿园和小学在创建时,需要合理规划场地,保证学生能够在户外充分活动,同时确保日照充足。(3)公建处的环境不能过于嘈杂。(4)在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差距,适当进行隔断处理。(5)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篮球场或运动场不能仅仅考虑到服务半径,还需要使其建设在小区边缘,进而更好地提供问题服务,同时也能减少噪音问题。

2.2 医疗卫生事业公建设计

在社区生活中,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保障,也是现代化社区的重要标志。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分区布置,还要将不同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要参考街景的要求还要对人流和物流合理组织。医疗卫生事业在进行公建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便捷,医院处于安静地段,冬至日的日照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小时。(2)医院的具体服务半径主要根据住区级别决定,如果为居住级,服务半径应在1000m左右,如果为居住小区级,服务半径应在500m左右,如果为组团级,服务半径应为200m。

2.3 社区交往服务类公建设计

居住水平与住宅功能和面积没有直接关系,大众会更加注重小区的环境建设,比如设施、绿化、景观以及物业管理等。以前的居住区是单纯为了居住而加设,如今的居住空间不仅重视居住环境,还需要一种现代化社区精神。其中,社区交往服务设施是否顺利发展,已经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建筑师的工作重点。在实施居住区社区服务公建设计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公园应设置在与居住区道路相邻的位置,并开设主入口,公园类需要具备优质的功能分区以及相应的休息场所。(2)居住区内的绿地服务半径应处在1000m左右,位置与道路相邻,并设置综合游玩设施,尽可能做到简洁,保证生态效应和生命效益相统一。

3.居住区公建规划布置

3.1 居住区公建规划布置依据

居住区公建从低层次逐渐转向高层次,在重视住房面积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小区环境的建设。现阶段,大众不仅追求居住空间,更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必须满足这两点才能保证居住区更加合理:第一,充分满足大众的生活需要;第二,居住区良性循环。而公建也是同理,为了达到公建的自身良性循环,政府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手段,设置定额指标,对卫生、安全以及便利做出要求。在公建设计中,必须提高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保证居住区不会产生噪声和空气污染,应实时监视街道,确保居民生活安全,对居住区合理布置能够让服务更加便捷。

3.2 居住区公建规划布置原则

(1)便利性原则。居住区的公建设计要充分为居民提供方便,比如上班、上学等,从而节约更多的时间,保证居民出行顺畅。(2)归属性原则。主要体现居民的高级需要,为居民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重点应考虑广场的设计,当居民到广场活动,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且广场应具有可识别性,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绿化等都要有非常明显的特点。(3)商业性原则。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转向为商品经济社会,小区的商业服务更应该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市场的正确引导下,为居民所服务。(4)灵活性原则。居住区的公建设计要遵循灵活性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对小区公建进行分级,公建项目的设置、服务半径等都要坚持此项原则。(5)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小区规划结构、设施配置和规划结构相统一。

3.3 居住区公建规划布置形式

居住区的公建规划布置主要分为教育类、商业服务类以及市政公用类等。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公建的自身特点,并与小区特征相结合,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要求的同时进行合理布置。

4.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现状

居民住房主要分为3个层次,即集体住宅、单位有房和商业买卖。在这个阶段中,居民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越来越注重多样化,住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场所。而这也是现阶段住宅规划设计主要体现的特点,将建筑专业作为基础,按照规划、建筑以及景观3个步骤进行。

进入新时代之后,大众更加重视现代化居住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风水理论,更注重绿化设计。如今的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能够充分代表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城市人口逐渐密集,逐渐显现出居住区和城市环境相分离的情况。伴随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大众的日常生活已经逐渐占据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居民对生活空间也有了更多的需要,不再关注居住中的集中绿地,而是想要得到更多的精神感受[1]。所以,现代化的居住规划设计要根据不同阶层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5.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5.1 营造活跃的公共空间

通过整体式居住组团与合理的规划布局,充分重视空间,可以展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减少了公建和住宅之间的距离,并将居住环境从室内转向到室外,极大地拓宽了居住空间,为居民提供便利,从而创造更加适合居住的环境。在布置方面,为了将居住区的外部轮廓线进行优化,需要重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建筑形式对住宅进行合理搭配。另外,在原有的地形地貌上进行改进,因地借势,通过自然灵活的方式进行合理布置[2]。在此基础之上,重视绿化布置,由于花草树木各具特色,不仅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同时还存在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无论进行怎样的活动都可以拥有更加舒适的娱乐场所。

5.2 创造良好的交通体系

道路在居住区中属于骨架,是联系住宅的基本脉络,发挥了连接功能。马路也是住户日常活动的必经之路,应重视居民步行与开展的相关活动,在居住区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要对城市道路实行分层设置,逐级衔接,大致包括住宅级、小区级以及组团级等,而城市道路的实际长度也要根据要求规定。道路交通组织与路面布置实行了科学安排,并应用人车分行的科学管理方法。比如,机动车进小区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者人通行在架空平台,同时,机动车绕在住宅区域中,以枝形或环形的状态进入居住单元背面,并合理地设置停车场,在小区近端设有回车场,而行人道路则直接穿越于住宅区中,与绿地、活动区域等连接在一起,并通往单位正面出入口。

居住区中的道路可以摒弃过去的“横平竖直”布置方式,改变为以曲代直的方式。例如,对于路线,主要设计成折线或S型,并创造风景式居住环境,让居民仿佛深处大自然当中,让自己的心情更加舒畅。在细节处理方面也要进行合理控制,正确引导交通,比如,在交叉口设置限制车速等标志,以免快速穿行;在交叉口位置设置喷泉等明显设施;封闭某段道路,仍保留消防车辆通行道路等[3]。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停车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借助遮挡的方式可以使其更加隐蔽,如植物遮挡等,将停车场设置在山墙等位置,并对绿化设施进行修饰,可以有效减少生硬的感觉。

5.3 构建亲密的邻里关系模式

住宅产品具有独特性,不仅对私密性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满足居民的社交需要。单元式住宅模式属于工业产物,和传统的胡同有很大区别,对大众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阻隔,同时也约束了大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居住区的合理规划应将这种情况进行消除,在平面布置过程中,对大众的社交需要进行全面考虑,创造优质的交往环境,正确引导交往一项,将组团作为基本单位,从而创建更好的莅临关系模式,延续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居住文化。

5.4 提倡合理的利用资源

能源属于有限资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能源进行节约已经成为群众的普遍意识,同时,我国制订了相关规范,在规划过程中将节能设计理念全面贯彻。水资源紧缺对大众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水资源占据很大的能源比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及时对雨水和污水进行二次利用,进而节约水资源。同时,设计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应用在绿化灌溉工作中,并选择渗水性较强的路面铺设材料,保证雨水能够在短时间内渗透并蒸发,从而提高空气湿度,改善生活环境[4]。增加中水处理设施可以将洗涤用水排入管道,并对其进行集中处理,经过沉淀等处理后送入专门的给水系统,可以用在便后冲洗或绿化用水等方面,大力提倡太阳能的利用,如采暖、热水等,可以有效节约大量的能源。

5.5 注重保持个性化特色与时代创新

每个城市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如福州土楼、上海弄堂等,在现代化建筑中依然会保留一些传统元素,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建设,创新和改良建筑文化。在近代史中,我国在外留学的设计师对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中山陵等进行了设计,并充分体现出建筑的民族特色与现代化风格,这些建筑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按照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可以在居住区中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从而提升文化自豪感,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化建设对群众的生活有所影响,如今许多住户会更加倾向于欧美风格等居住体系,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相信,并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将不同的风格特色结合起来。

5.6 城市居民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居住区景观设计能够起优化自然环境的作用,而这个过程需要相关工作者对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管理,规划需要符合自然的要求,把创作当作自然演进的一个板块,确保区域的自然特点不被破坏,进而产生与当地特色相契合的居住空间,满足人和自然相融合的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地形、地貌的特征进行充分的考量,在保留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力争让建筑和自然生态进行有机的结合,绿化景观和环境功能进行融合,看重居民区的绿化设计和以后的长久发展[5]。相关工作者应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生态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搭建优质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的实施。

5.7 注重居民的生活体验

居住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这才是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对居住区进行规划不只是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同时还要让居民获得教育、医疗以及交往等多种精神需求,并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规划要有目的性,不能只重视经济利益,还需要按照城市的发展情况、特色等进行设计,根据居民要求综合设计整体环境。

6.结语

随着城市的稳步发展,公众的生活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实时掌握市场发展状况,适应现代市场。这不仅与当地风格相结合,而且在此基础上学会创新,不固守传统模式,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体现建筑的特色,确保公共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将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对现代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猜你喜欢

公建服务半径居民
BIM技术在清华珠三角公建项目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公建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
19万个北京充电桩建设提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大连红星滨海社区项目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