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机培养对预初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2022-02-23王梦嫣

考试周刊 2022年48期
关键词:活动课动机单词

王梦嫣

英语无疑是现今中国学子非常重要的第二语言。看见学校那密密麻麻的英语课表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英语兴趣班,甚至是现在推崇很久的双语教学,都能彰显英语学习在现在教育领域内的不凡地位。但是,与殷切的期望相伴而来的往往都是深深的困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提高现在孩子的英语水平呢?各种加时学习、名师指导,提高了学生的成绩的同时,是否真正地提高了他们的外语能力?

笔者在预初年级执教已经有三次经验,数年来遇到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同一个教室里花着同样的时间,做着一样的练习,收获却截然不同。我们都知道,想要掌握一门外语,牵涉到的内外因素真的不知凡几,或是学生内在的智力、学习年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或是提供教学的外在环境、师资情况。在诸如此类的很多因素中,笔者观察到,动机因素,尤其是内在动机,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对很多英语后进生而言,往往对英语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部分人都理解,只有真正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其中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可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又很难一味培养兴趣而放下手中的课本教学。因此,在初中阶段最不紧张的预初年级,笔者尝试能否穿插进行某些课本教学以外的英语活动,来逐步提高学生对这门语言的兴趣,也逐步减少某些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

一、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就被委任为预初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让笔者最惊讶和感叹的是,考试和分数已经不再是初三生的专利,从预初年级开始,各种测验或考试就接踵而至。教学的重心总有意无意地转移到了怎么提高班级平均分、优秀率,怎么降低不及格率上去。亲眼看见为了抓住基准分,几乎每天的课间,都让部分学生过来定量默写。并且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光是单词背诵就耗尽了老师和学生的心力。几天下来,学生累,老师更累。与付出的辛苦和时间成反比的是,在这样反复的消磨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都在快速消逝。这让笔者不由得困惑,这种机械重复的操练过程中,消耗的仅仅是时间,还是学生眼中的动力和可能残存的学习兴致!

英语和数学、语文真的不一样,它不像数学,不用反复地默写、不用强行地背诵;也不像语文,有些程度弱的孩子,但母语优势还是摆在那里,总能写出点文章、背出些诗词。刚入教育岗位那年,笔者就面对两个班将近20个不及格的学生,其中又有几个差不多零基础的学生,真的深感压力颇重。初时,笔者也尝试过一些现在看来有些笨的办法。笔者曾经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让一个默写单词从来不合格的女生到办公室单独默写一个单元的生词。可是两节课后,再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学生仍然半数以上的单词记不住。笔者对此先是感到不解,然后又很气愤,觉得是她不用心、不用功的缘故。可事后笔者再仔细反思,对一个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学生,这些单词就那样毫无规律地排布,记住一个,又忘记另一个,如此枯燥地死记硬背,怎么能有效果!

渐渐地,一味地依照课本教书和习题讲解,让笔者总觉得课堂少了些什么,学生的眼里总少了些什么。到复习的时候,在笔者一再强调某几个语法点,可学生依然屡做屡错的时候,孩子们面带倦怠的神色,这时笔者真的开始醒悟了,那些词性转换,那些句子改写,那些无尽的动词搭配和介词搭配,重复再多,作用也不会显著,反复一样的教学内容,只能磨掉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果做卷子考试,只是给某些学生打上无数个差,又有什么意义!

在困惑和思考中,非常幸运的是,某个前辈老师给了笔者这么一个提醒:分出一节课单独当英语活动兴趣课如何?这样既不会耽误教学进度,也能让学生尝试别开生面的课堂。笔者也幡然领悟,笔者所教的学生,还走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怎样引领他们加深兴趣,明确学习动机,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来帮助他们自主学习英语,可不是比抓那一分两分,反复做题更有成效!

二、 动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满足他们需求的一种内在过程,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的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同的学者会将研究动机因素的重点放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加德纳教授和他的伙伴就把动机定义为个体的态度、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态度阐述了和语言学习相关的情感反映;个人愿望表明了他想在这门语言领域获得的专业程度;努力则是指他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和驱动力。

关于动机学一项非常著名的研究理论是由加德纳和兰伯特教授共同提出的。他们将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如果学生是以工具型动机推动自己学习外语,那么他一定是想借此寻求一些有利的结果,例如通过考试、未来求职等。融入型动机从另一方面而言,更多的则是和他们内心对这门语言的兴趣喜爱相关,更注重精神世界。所以融入型动机往往更难培养。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积极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激励他们坚持不懈地主动掌握语言知识,以求完善或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其中内在动机,诸如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喜爱,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往往起到了更有效、更关键的作用。

首先,动机因素能通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活动本身上来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预初年级的学生心智普遍处于少儿阶段,玩心大,注意力又很容易被外部的风吹草动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能真正对课堂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满足,那么外界的打扰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了。其次,动机因素还能不断催化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无论学习什么,只有思考了,才能有所得,才能有所进步,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我们很容易发现,死记硬背的学生往往到最后取得不了很好的成绩,一是信息量过大,二是还有一大半分数跟背书无关。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思索,随时观察,才是关键。可是有哪个学生会去反复探讨一门他们厌恶反感的科目呢?只有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从而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带有求知欲和探知欲的学生,往往能比别人早一步发现问题,而不是一味跟随老师的步伐。

记得在上半学期的某节课堂,教授了“Would you like some...”的句型,就在这个时候,某几个学生提出了笔者忽视的一个问题:这里为什么用some而不是any?他们小学已有的理念告诉他们:英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都该用any,而不是some。他们提出疑问的同时,其他的同学也被带动了起来,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趁着这个机会,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任务,请他们回家利用身边的网络或是语法书,来为大家找找原因,也比比看谁最后能找出真相。第二天的课堂上,孩子们纷纷踊跃发言,都想把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家,争做班级的小老师。这个课堂的小插曲教会了当时经验尚浅的笔者,学习的同时让孩子们带着疑问和一定的竞赛心理,许多同学都会被调动起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起先的好奇和疑问,很可能这个问题就会被大家遗忘在角落里,那么除了会背那一句句型,他们将无所收获。

三、 培养英语学习动机的几个尝试

从这些年的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下遇到过的问题和英语课堂的一些弊病,从多方面下手,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兴趣。同时,为了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从而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开设英语活动课

每个礼拜,笔者从英语课中抽取一节专门开设英语活动课。在活动课上,老师不再是班级的主导者,而是聆听着和协助者。将每个班级分成10组,4人一组,按照排序,让学生自己计划安排活动课的内容,学着成为课堂的主人,带动起全班开展活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后一组同学往往会比前一组更加熟练。一开始,活动课的内容都离不开课本,学生会根据某一单元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知识竞答。因为竞赛内容跟书本有关,这促使许多同学为了赢得比赛,会提前复习,使得活动课变相成为一节复习课。

因为起始年级的孩子对比赛和胜负还是抱有极大的兴趣的,所以比赛后应给予全组成员一定的奖励,哪怕是一块小橡皮,一张交通卡贴,他们也乐此不疲。因为这份奖励背后更是一种荣耀,一种对他们实力的认可。

渐渐地,活动课的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英语歌曲教唱、英语电影片段配音、动作猜单词……现在总有学生满是期待地来问我:“老师,下一节活动课是什么时候?”尽管学生的课堂管理和活动内容有时候会略显青涩,可是我们仍然要站在鼓励的角度,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问题,激发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二)每天一句英语谚语

笔者决定充分利用上课前的两分钟预备铃,让学生每天按照学号轮流为大家献上一句英语谚语。按照学生读诵、大家猜意思到学生讲解的过程,每天一句。从最开始总有同学会忘记到现在一打预备铃,学生就会催促讲谚语的同学,第一轮谚语介绍已经迎来了尾声。

谚语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新鲜的单词,更给予了他们思考和联系其他学科的机会。我们知道,英语谚语或俗语中,很多都能在汉语里找到相似的解释。而往往,没有什么相似的词,却是同一个意思,这又会引发好奇。例如,有位学生的谚语是“Teach a fish to swim”,当最后得出“班门弄斧”这个解释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发出了抗议。“哪里有鲁班?哪里有斧头?”于是再进一步让他们进行联想,部分同学才恍然大悟。有时候,争执和解惑会是学习的一大助力。

(三)分层作业,分层要求

现在通常班内的学生水平会存在明显的两极差异。相同的学习内容,相同的作业安排,肯定会有人觉得不够,又有人觉得超出负荷。这样无疑会同时削弱两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满足感。对此,和指导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一起商讨后,笔者决定实行部分作业分层布置这个计划。

简要来说,就是对部分学生提高要求,对另一部分降低要求。譬如,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笔者额外增加了一些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让他们多多地阅读学习课外内容,增加词汇量,培养语感。而对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笔者可能会要求他们提前打开课本,先保证今天这篇文章能基本理解全意。在单词背诵上,不要求他们一股脑地背出来,可以每天给他们布置两到三个单词的背诵量,再逐步累加。

实行期间,笔者发现这个计划的实施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有一定的进步和收获的。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待一个句子,一整段内容,不再是读天书一般,而是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意思,每次总能写对几个他们背到过的单词,这时候一句夸赞和鼓励,无疑是对他们努力最大的认可。

(四)英语和其他学科或领域相结合

曾经在教授教材中“food and drinks”这一单元中,笔者设计了一个“80元购买食物的配对方式”环节,这无疑和数学学科结合在了一起。算是用数学,可是表达一定要用英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班中英语基础最差的男生,这回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数学还是不错的。他飞快地计算着,甚至配出了一些其他同学都没想到的方案。尽管最后表达起来,没有别人流利,可是他确实是真正融入了课堂教学中。这一环节使笔者明白,虽然我们教的是英语,但多学科的综合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时候,笔者还会利用中午或课上,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或动画。这时候,你就能发现,平时再皮再爱分心的孩子,注意力都会牢牢集中在屏幕上,生怕错过一句台词,一个画面,这便是内在兴趣动机显示其优越地位的时候了。英语电影除了练习学生的口语模仿能力外,对学习某些单词也效果显著。记得在播放“功夫熊猫2”后,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心如止水”的英语——inner peace,因为这个词语反复出现,中文成语又为他们所熟悉。可能一部电影他们能真正记住的单词不多,但哪怕有一个,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比课本上的那些,他们都会记得更牢,印象更深。

在预初年级的执教生涯中,笔者真的感悟很多,学会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英语教学远远不是记单词、背课文、做习题就能学好的。面对考试的压力和成绩的提升,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怎么促使学生有继续深造学习英语语言的欲望,让他们将英语看作是独立于学科外的一门语言,也是一项他们哪怕课余时间也能用到的工具。笔者也相信,对英语学习的动机培养,只要坚持下来,就能等到他开花结果,最终结出甜蜜的果实。当然,要如何继续开拓和发展,还需要日后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造。笔者也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会得到更多的灵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真心喜欢英语这门语言艺术。

猜你喜欢

活动课动机单词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单词连一连
活动课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动机不纯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