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22-02-23沙云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生数学

◎沙云珍

(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甘肃 天水 741500)

前 言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国家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填鸭式与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展现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理论引导,使学生逐步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理论技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有收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必要性

(一)由数学学科的特征决定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等概念的学科,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二)由学生所处的阶段决定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功能发育不成熟的阶段,且心理与情绪都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教授课本上内容,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利用身边的数学小实例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阶段来制定具体方案,以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提供借鉴.

(三)由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决定

从精神压力与心理动力的角度分析,一定的压力会带来一定的动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因为数学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比较晦涩难懂,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但有可能受到具有迷惑性数学条件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准确掌握各种教学细节,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学生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师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将被动学习的巨大压力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效转化,达到厚积薄发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有效配合,能有效减轻自己的压力,保持动力,同时随着压力的增加,反而会更有动力且自主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素质教育仍然存有不足之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落后,未与教学改革高度吻合等,这些都不利于数学素质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趋于传统,只重视对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这会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一些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距离感,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提升理论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家长过度追求孩子的成绩,抑或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不注重家校互动.同样,一些学校也过度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需重视家校互动,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小学数学教学改善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难度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可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结合习题训练,让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注意关注学生在习题训练中的表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及建议.例如,在教学几何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几何学性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寻找到教师的足迹,实现高效学习.这种方法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资源导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即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高效小学数学资源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把课堂上的45分钟分成两部分.教师先是讲解新知识,在介绍完新知识之后,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自由度.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可以将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例如,在教学“辨认方向”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进行辨别,注重学生对方位的辨识与理解,但不能仅仅注重对方位本身的讲解,而是要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自由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摸索,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会永远处于“无知”的状态,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教师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二)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发散,结合这一特点,教师需注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小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的关注时间较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例如,一年级的“1~5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单纯对上面的数字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课堂十分枯燥,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写有数字1~5的卡片,在课上让5名学生分别持有这五张卡片,由另一名学生抽取一张,让其余的同学对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记录.这个游戏方式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初衷与目的.

四、小学数学教学采用“有效引导”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对很多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对逻辑思维的考验,还是对心理健康的考验.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完全,学习时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这可能导致小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需对学生进行不断引导,做好知识的引入,基于前期已经引入的基础知识或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学生喜欢且贴近生活的物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糖果,然后让学生数糖果数量并记录在本上,随后教师再次给学生糖果,或者分走学生的糖果,让学生再次观察自己糖果的数量,这样既利用了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又使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教师还可以用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制作PPT,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学加减法,如可通过动画视频展示两棵苹果树,让学生分别数出树上的苹果数量,随后再让学生数总的苹果数量.动画对小学生而言很有吸引力,借助动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鲜且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习,这也是一种以兴趣为导向的引导方式.普通的教学模式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与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对数学的整体性认知,并结合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掌握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快速厘清数学基本逻辑,提升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小学生由于正处于大脑发育阶段,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均较弱,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某一特定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可以在问题的探究中负责具体的事务,并通过事务相互配合,当遇到自己不会的地方时,还可以向同小组的其他同学求助,以此实现互补.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数学教学时,还可结合班级所有学生情况设置分层练习题目,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当教学“三角形”这一基本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长度的木棍,如2 cm,3 cm,6 cm;4 cm,5 cm,9 cm;3 cm,4 cm,5 cm.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通过实验将这三组长度的木棍进行拼组.在这一游戏中,学生可以相互配合借助不同长度的木棍拼成不同的三角形,从而掌握三角形的拼组方法,对三角形形成清晰的认知.

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辅助教学,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习圆柱与圆锥的区别,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练习也应与课程内容相关,让学生结合知识点再次观察几何体并思考,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几何体进行归纳与整理,总结并分享,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合理引导,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作用,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师生的团队协同合作精神和意识.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及使用,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拓展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组员,让学生写出50以内的奇数、偶数.再比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互相交流,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等.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印象.在上述例题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明确奇数、偶数的概念,并从这些具体的概念出发练习相关数学题,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重点.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政策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优化与调整.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学会抓住重点与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对本节课的整体认知,并在学习之余,勤加练习,通过分析与探索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结 语

教师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有效引导,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使数学难题易于解决,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具有明显差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实际举措激励学生,让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