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模式与常规诊疗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2-02-23郭继东赵雪燕赵媛媛王喜萍
郭继东,赵雪燕,赵媛媛,杜 铮,王 莉,刘 亚,王喜萍
(1.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北京 10003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已经取代过去的溶栓治疗,成为STEMI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2]。研究显示,越早实行PPCI,阻塞的冠脉复通越早,治疗效果越好[3]。为了使患者能够更早实施PPCI,挽救患者生命,我国各地开始先后成立胸痛中心(CPC),以期通过多学科合作显著降低患者STEMI的确诊时间,降低冠脉从梗死到复通的时间,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我院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现对我院胸痛中心模式与以往常规诊疗流程对STEMI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以往常规诊疗流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胸痛中心模式进行治疗。纳入标准:①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及我国心血管病学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符合STEMI诊断标准,即心电图在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在V1~V3至少在J点后ST段抬高超过0.2 mV,或其他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抬高超过 0.1 mV 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特异性升高);②在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③同意通过PCI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拒绝行PCI治疗的患者;②首诊非我院急诊科的患者;③本院内住院患者;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或伴随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严重传染性疾病、并发脑出血及脑梗死等脑卒中等不适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有457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观察组患者219例,对照组患者238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①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②危险因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③既往史:既往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PCI手术史。
1.2.2诊疗流程:①观察组:采取胸痛中心模式进行救治,对于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护士记录患者进入医院时间,完成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病情评估。对于有缺血症状的STEMI患者,立即通知心内科医生,一键式启动导管室救治流程。②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流程进行救治,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护士首先完成18导联心电图检查及生命体征检测,医护联合判读心电图,结合症状和生命体征完成分拣,对疑似 ACS 患者,护士记录患者进入医院时间,立即护送到抢救室就诊,同时家属办理挂号手续,然后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明确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对STEMI患者,由心内科医生进行PCI术前谈话,并完成PCI。
1.3观察指标: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进入医院大门-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1周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心力衰竭(Killip分级≥2级)发生率、院内病死率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共计457例,其中男233例,女2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两组就诊流程时间节点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就诊流程各时间节点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的比较
2.3两组患者短期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1周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LVEF、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院内病死率相比,观察组LVEF更高,心力衰竭发生率与院内病死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心血管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4]。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5]。其中,STEMI发病急骤,整体预后较差,是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6]。目前研究表明,及时复通阻塞的冠状动脉,可以有效减少STEMI导致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其中PCI已经取代过去的溶栓治疗,成为治疗STEMI的首选治疗方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共识[7]。通过PCI的治疗方法,早期开通阻塞血管实施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更多的心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8]。有研究表明,当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时,20~30 min后即开始发生供应区心肌组织的坏死;阻塞2 h后,约有50%的供应区心肌发生坏死;阻塞6 h后,供应区心肌发生坏死的比例高达90%[9]。因此,对于STEMI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传统的诊疗流程复杂,大型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患者病情重,就诊人数多,胸痛患者与其他患者同时就诊,极易造成胸痛患者处置不及时和急诊停留时间长[10]。指南对STEMI的再灌注治疗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D2B、D2N、总缺血时间,且随着指南的更新,对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由于以上原因,以往的STEMI患者早期接受有效再灌注的比例较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预后[11]。胸痛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对胸痛患者进行评估,及时发现STEMI患者,由专属通道及专业团队对STEMI患者进行救治,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12]。欧美国家胸痛中心的建设已经成熟,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我国STEMI的急诊救治的巨大挑战[13-15]。
我院胸痛中心自2019年3月1日正式启用,目的是能够让本区域内的急诊胸痛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工作的不断摸索,我院的胸痛急诊救治工作得到巨大发展。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胸痛中心模式下,患者能够更早地实施球囊扩张,更早地实现缺血再灌注,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本研究结果还说明,在胸痛中心模式下,患者的心功能能够得到保护,从而有效降低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降低院内病死率。在将来的研究中,笔者会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期观察在胸痛中心模式下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胸痛中心模式下,可以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