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02-23单婷
单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在我国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中小学数学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社会的发展让信息技术不断崛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着活力。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创建一个多样化、趣味性十足的教学课堂。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保证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拥有充沛的活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我国小学教学逐渐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根据信息技术的多样化进行自身兴趣的激发,保证学生的视野能够得以开阔。另外,教师及时的将学生置身于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记忆的更加深刻,大大提升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授时,单纯的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以分数為主要教学重心。大大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1]。传统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在综合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问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变得效率低下。
学生自身不好的习惯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当前小学生虽然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但总是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对知识反感、上课溜号、注意力不能准确集中、边做作业边玩手机等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造成学习时间浪费,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额兴趣急剧下降。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造数学情景,提升学生兴趣
数学来自生活的现实,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应该来自生活。首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生活景场再现,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2]。使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数学教学情景中扮演相关的数学角色,发挥学习的作用。在保证学生对小学数学有着较高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加和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授《加与减》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中买卖东西的片段,借此来设立一个商贩卖苹果,居民购买苹果的小情景,为参演学生设立几句台词,“卖苹果啦!苹果又大又甜,快来尝快来买啊,不甜不要钱啦!”、“苹果真的甜吗?多少钱一斤,不甜我吃了还可以回来退钱吗?”等一些有趣的台词。让学生大声、大胆的将台词表达出来,学生通过情景剧的台词表达和金额算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又加深学生对“加与减”知识和运算的记忆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很多教师都已经改变自身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跟随时代潮流将信息科学技术的使用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融合[3]。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动画、小动物、小汽车等事物都很感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视图》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些关于小狗、小牛或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观察后的绘画,将自己看到的图形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下来[4]。让学生通过兴趣使然将自身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教师在一旁有效的兴趣引领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就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让信息技术真真正正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情景和仔细观察中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保证学习效率提升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亚强.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9, 000(028):100.
[2] 蔡文力. 基于信息化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创新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8):351-351.
[3] 刘海容.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措施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10):P.1-1.
[4] 何景. 落实生活化作业设计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 2021(2020-1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