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2022-02-23聂位平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初中数学策略

聂位平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难度大。重视学生自身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数学思维逐步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反思能力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策略

数学是初中数学最基础的课程,而反思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较强的反思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越来越认真思考的最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

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来看,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兴趣的养成、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强化三个环节。其中,学习兴趣的养成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兴趣,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够有所保证。因此,在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初步反思意识的建立是其中的关键。而之所以在诱导学生初步产生反思意识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在心理和思维的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仍然会对具象化的知识内容有更强的敏感性。

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和案例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提高教学情境的代入感,增强情境案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其次,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展现形式以及教学目的,也就是说,教师进行情境创设导入课堂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所以,在整个情境中教师需要通过案例的分析以及任务设置、交流讨论等环节来有意识地引導学生对情境案例进行反思,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反思的意识。再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来完成情境的创设,增强情境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设计教学活动

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出于对知识难度的考虑,往往希望通过更加详细的分析讲解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生难以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究来完成过于复杂的知识学习,所以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节省出学生探究的时间用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以及习题的练习。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模式确实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从教学的结果和效果上来看,反而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做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低效的学习活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然也就无法起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时,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进而强化其反思学习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结合其教学目的来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

具体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完成课前的导入之外,在正式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以学生分组的主题探究来完成知识内容的自主学习。其教学的主题可以结合导入环节的情境,以其中涉及的案例的解决作为主题探究的核心任务。然后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学习内容来设置探究任务,而这一部分也就是养成学生反思习惯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可以结合新知识的学习增加与其相关联的旧知识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养成借助对旧知识的反思来理解新知识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课堂任务,学生能够逐步习惯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才能不自觉地对这一习惯加以应用,真正强化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

三、互动交流

在数学课堂的整个教学流程中,课堂总结往往是被教师忽略,但是对学生意义重大的一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通过课堂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性记忆。而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总结能够纠正学生的反思过程和结果,使学生的反思能够切实起到强化其学习效果的作用。实际上,要想在数学课堂总结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将整个总结过程以交流分享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反思的结果,并且通过分享实现对学生课堂反思的纠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以及结果分享之后,先以个人的形式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且结合知识内容和学习任务提出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成果。在学生完成自我反思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分享,主要是交流自己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反思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借助小组之间的分享交流,学生需要总结出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自我学习反思的整体流程和模板。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思结果的分享。在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之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理出关于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反思流程以及方法,并且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通过这样的一个总结反思分享的交流过程,学生一方面能够实现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整体掌握,避免在学习中出现疏漏,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学习其他人总结反思的方法和经验,以此来纠正并弥补自己在学习反思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掌握正确的方法,强化学习反思对于数学学习的帮助作用。借助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四、结语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数学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设置数学习题,结合实际生活安排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进步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玉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探究[J].才智.2020(07).

[2]王慧芳.初中数学渗透“思维导图”的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初中数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