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23文小庆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文小庆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教学质量备受关注。阅读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的碰撞与启发。但是阅读并不代表“照单全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养鱼池”。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讲究“效”,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精准阅读、独立阅读能力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开展有效语文阅读教学也成为了众多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新理念应运而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以往固定的教育模式,变的更加开放、自由和民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帮助学生感知世界、锻炼思维、搜索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这足以说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手段,突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为读而读、为教而读。如何引导学生实施高效阅读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

1开展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汲取知识的重要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而阅读教学则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其高效的学习语文知识,锻炼文字与思想的表达力,进而能够更加清晰的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第二,开展有效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吸引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进而提升其阅读思维,并将之运用与其他学科或实际生活之中。第三,有效阅读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当前的教育目标这一教学目的的达成,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推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2开展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2.1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无味的阅读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文章表象的多样化,比如文章情节、语句语义、人物动作之间的关联,还要求教师注重表象多元化与情境多元化之间的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对文章思想的情境构建。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从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这几个方面入手,加深文章与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激发学生联想,加强其阅读思维的锻炼。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在阅读之前,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圆明园曾经的繁华景象与被毁之后的残垣断壁,形成感官冲突,激发学生的痛惜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出阅读主题,阅读材料叫那个书了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增强阅读欲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构建问题情境,设计引导性思考问题链条,如圆明园有什么,被毁之后没有了什么?突出矛盾变化,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借助教学情境让语文阅读更加生动,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

2.2注重阅读积累,丰富语文素养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项语言工具,积累是提升语言素养最为直观有效的方式,而阅读则是积累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式,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积累,由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形成自我建构,让阅读材料转化为自身语文素养,真正做到读之有物,读之有感,享受阅读乐趣,体会阅读成就感。以《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为例,此篇文章是老舍先生所做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文章,采用淳朴清新、干净利落、富含背景韵味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乐观年轻、富有朝气的车夫形象。抓特征,放大写的任务人物描写方式值得学生深度赏析与学习。在阅读之前,教师提出阅读问题,“他”是谁?“挺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他像一棵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对于课文的主题内容建立初步认知,为后续的精读品味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摒弃以讲代读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阅读实践,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与作者形成深度对话,在字里行间感悟众生百态,引发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语句或段落摘录下来,并注明原因。可以是“身量”、“硬棒”、“铁扇似的胸”等生动有趣的词语,可以是“他沒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等笔具一格的语句,标注其运用语境和含义。通过立足于妙语的积累,学生脑海词汇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不仅有利于今后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还会让其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2.3鼓励自主阅读,增强阅读感悟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说:“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文章某段某句的含义,一会我们一起讨论”,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划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开展思考。但是这种思考行为往往是被动,是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的,学生自身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学生阅读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不握笔不读书,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随时圈画出来。学生只有勤于动手批注,才能够激自身求知欲,明确阅读难点,阅读思维也会变的越来越活跃。以《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为例,教师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疑问或是优美的词句标注出来。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并通过自主查阅以及沟通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的阅读问题,理清文章代替内容与段落结构,对于课文内容形成代表自我意志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实时的引导或是干预。当学生完成自主阅读与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集中讲解,是帮助学生消除阅读疑问。并让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综合所学与所知对课文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不仅关乎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创新阅读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活跃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志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2):29-30.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