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22-02-23汤亚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士大夫韩愈议论文

汤亚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教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非常著名的议论性散文,在统编新教材必修上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出现。第六单元所有文章都紧紧围绕“学习”展开,《师说》涉及到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师学习”,在话题上与第六单元吻合。而《师说》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性散文,在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故此,本文试对《师说》的逻辑进行解读和释疑,以期对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篇章构架大巧若拙

(一)开头纲举目张

文章开篇点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在中心论点之前冠以“古之”二字,与荀子表明论点时的“君子曰”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为强调从师学习乃古已有之,现在从师是对古之传承;二为暗中形成古今之对照,古之学者有师,今之学者却如何引人思考;三为陈述古之学者有师之事实以劝诫今之学者,不显好为人师的强硬训导。

摆出观点之后,解释核心关键词,即何为“师”,厘清概念,既是顺势而为对“师”做出解释,讲清楚“是什么”这一步,也为下文区分概念做出铺垫,在此实隐藏一笔,暗设勾连。

开篇第三四句解释为何需要从师。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谓人性本恶,难辨孰是孰非,然韩愈指出之人本无知,实乃普天之下第一真理不容辩驳。人既无知,便有疑惑,在此引出人为何要从师,从师的重要性即在于能为人解除疑惑。

文章既已摆出观点,既已阐释“是什么”“为什么”,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却不可不谈“怎么做”。韩愈在此以“生乎吾前”“生乎吾后”两种情况分类分解,得出结论——无需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选择的老师有道即可。

文章第一段已经构成了完整的议论文结构,思维导图如下:

(二)分论总分结合

《师说》第二段以兴发感慨开头,提出现象“师道之不存也久矣”,点明后果“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并以此二句为总起,以三组对比分述行文,三组对比如下:

三组对比都呈现出从现象到结果一一对应,如“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应的后果是“愚益愚”,“于其身耻师”对应的后果是“大遗”,“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结果是“其智反不能及”。总起和分述之间逻辑一一对应,十分严谨。

三组对比形成的后果揭示的原因中“今之眾人”“于其身”“士大夫之族”之所以“益愚”“大遗”“不能及”都是因为不能从师学习,可认为是从反面论证从师之必要,从师乃是为解惑,解惑之目的是为“益圣”、是为“大学”、是为“提智”。从反面论证全文观点“学者必有师”,也与第一段之三四句形成正反呼应,彼此相得益彰。

而那“爱其子”之人的从师之所以只能够达到“小学”的效果,是因为还没有真正懂得“师”的真正内涵。“师者”,是用来传道受业解惑之人,而非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人,可见第一段厘清概念之重要性。此亦与第一段之阐释概念之句形成关联,有文至此而意已言及之回味。

(三)分论推导向前

《师说》第三段以孔子言行来论证“圣人无常师”,其行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其言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然“圣人无常师”与观点之间形成的勾连还不够紧密需要我们往前再推一步,因“圣人无常师”,效圣人之行,今人亦应无常师。若提及“无常师”势必提到因何会换人从师,进而进一步确定从师的标准,即韩愈所说——有先后所闻之道,有专攻与否之术业。

由此可见,这一段虽有核心句“圣人无常师”,但此句并不适宜成为本段之观点句。本段之观点要在此基础上往前一步,即人当以有道、有术业之人为师。对照开篇首段,此段落又与第一段的“怎么做”,即如何选择老师——以道择师,暗中咬合,不可谓不严谨,也不可谓不妙哉。

此种推论向前在《劝学》的第三段谈到“君子生非异也”之时也有演绎,在此不再赘述。

(四)分论背景情况

《师说》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此篇经典皆因李氏之子李蟠能不为时俗所限制,身体力行古人从师之道,向韩愈学习。这一重喜悦仿佛在篇章之外,但若看到李蟠为韩愈所嘉许的最重要原因是不为时俗所限制,其时俗究竟如何可见一斑。再结合韩愈开篇立论要提及“古之”,可知现世之背景情况。此有生如此之一喜与韩愈所处时代从师之一悲相比较,清楚地让我们看到韩愈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

由此再读《师说》第一段,真可谓是大家手笔,开篇纲举目张,奠定全文论证结构,分论之处暗中牵引咬合,有高屋建瓴之大气,亦有缠绕交织之精巧。

二、细枝末节大辩若讷

《师说》在全文构架上可谓大开大合,见大家之手笔,然落入细微之处是否值得考究?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上读到李最新教授的论文《论韩愈〈师说〉的逻辑漏洞》,笔者不完全认同李教授所述逻辑漏洞。然笔者在研读此文时也有些许疑惑,但在生疑和解惑之间仿佛更能感受韩愈逻辑的精妙之处,可谓大辩若讷。特将这些许疑惑与君分享,也借此为千年前的韩愈鸣上几句不平之语。

(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谈及教师之职责,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难问题的人。细读之后会发现三个层次之间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由浅入深的递增,而是由深而浅的递减。为什么不是“解惑授业传道也”呢?窃以为,原因有二。其一,韩愈所认为的真正能为师之人是能传道之人,契合后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将老师最重要职责置诸前列,以显其重要性;其二,与第二段“彼童子之师”,也就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进行辨析,构成对“师”的序列认识,即传道——授业——解惑——习句读——授书,此逻辑序列由深而浅,由是而非,看似平和,实则在逻辑序列中暗含讥讽,不可不深味之。

(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第一段谈及如何择师之时,韩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此言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甚相符合,所以得出“吾从而师之”,这个逻辑链是准确无误的。但“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这句却和我们的常理略有违背,特别中国古代盛行乃尊老之传统。此“亦先乎吾”四字结论似乎仓促,故后文“无长无少”也难顺理而成章。

此为韩愈在第一段逻辑漏掉的一环,似乎是疏漏,但是继续读下文,会发现韩愈并未弃之不顾,《师说》第三段,“闻道有先后”大多数情况下,年长者所闻之道会先于年少者,但“术业有专攻”却能很好地解释生乎吾后之人为什么也能闻道先乎吾。因人精力有限,而术业又专攻与否,这样在并不擅长的专业,年长者也需向在此专业精通的年轻人相师请教。这样对应在逻辑上就能把可能有疑惑的部分解释清楚了。

(三)无贵无贱?

如果说第一段阐释“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还只是略有争议的话,那在分类解说“生乎吾前”“生乎吾后”之后得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结论就争议更大了,疏漏应该在“无贵无贱”四字之上。“生乎吾前”“生乎吾后”能够推导出的结论只能涵盖“无长无少”,即无论长少,“无贵无贱”确是不能以此类推出来的,所以如果仅读第一段,这个逻辑漏洞就确凿无疑了。

然为何说韩愈是逻辑大辩若讷,后文之中他必定在说理的不经意之处加以补充说明,似乎是有疏漏,然天衣实乃无缝。第二段的第三组对比中,士大夫之族为何会群聚嘲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答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在年龄相仿,道业相似的情况下,身份地位会成为从师的一道极其强大的阻碍。从士大夫的心理分析,若对方官位低微,那以地位低微之人为师会令人羞愧难当;若对方官位高显,那以地位高显之人为师会令自己感到谄媚。一羞一谀,可谓戳破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真正缘由。

以此补充论证第一段的“无贵无贱”,既能让第一段文字不至于庞大冗杂,也能在第二段文字中“旁枝斜逸”,补上逻辑的疏漏,真是谓巧妙。

(四)士大夫之族?

第二段的三组对比,针对社会现象多列举的三类人“今之众人”“于其身”“士大夫之族”,取其交集,最終落在士大夫之族的身上,韩愈为什么会将针对的笔墨聚焦于这类人群,值得深思。我们不妨再深入思考,“无长无少”可以说是针对社会全体民众,那“无贵无贱”呢?似乎针对的是“士”这个阶层。

韩愈所论的士大夫不愿从师学习,其所获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真是令人汗颜。“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在中国古代社会阶层中,“士”处在第一阶层,其言行举止对社会有引导作用。士大夫如果耻学于师,甚至对于相师之人加以讥讽嘲笑,必然形成社会的不良学风。

从逻辑结构来说,这才是韩愈写作此文的终极针对性,此文是写给李蟠的,是写给耻于从师的今之众人的,更是写给能够引领以致改变社会风气的士大夫的,同时也是写给自己的。

在此,笔者很想谈谈韩愈作为“士”的责任与担当。一是以身为榜样,不拘于时,收李蟠为弟子;一是能作《师说》以期纠正社会风气。长沮、桀溺耦而耕,也曾提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而孔子的回答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韩愈既能学高为师,也能行为世范,更难能可贵的是兼有“士”的天下情怀。面对当下时风,若有人耦而耕时发问,韩愈的回答或许也是“天下有道,愈不与易也”。

纵观《师说》全文,无论从整体篇章构架还是局部细枝末节都能展现其作为一篇典范议论性散文的缜密逻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精心研读之后其理自见,想必能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引一条更为方正的道路。

(本文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士大夫韩愈议论文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议论文阅读专练
中山君有感于礼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