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有光,教育有爱

2022-02-23赵雪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口罩课件

赵雪梅

● 特色与亮点

①立足社会实情,回应幼儿关切,挖掘特殊时期正能量的素材,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的活动主题源自这次新冠疫情背景下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与理性回归,素材取自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笔者与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②结合年龄特点,应用先进技术,制作后疫情时代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以填补幼儿园生命教育主题课程的空白。《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是在充分了解3-6岁幼儿不同年龄段典型特征的前提下,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将海量的素材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锁定了“生命健康与防护”的主题,分龄由浅入深从“口罩、防护服、方舱医院”三个热点话题切入建构,及时有效回应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社会关于“生命”主题的哲学思考。该资源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了资源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可视化与互动性结合、教育性与体验感结合。

③深受教师喜爱,一体两轮设计,有效帮助教师解决特殊时期幼儿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科学方便,普适性强。该资源包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活动方案与配套课件的一包融合:对教师来说,兼容性强,稳定性高,便捷高效;对幼儿来说,方便简单,互动性强,趣味性浓,教育意义大。

● 制作背景

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笔者以保证入园儿童的科学防护生命健康为己任,在分析学生疫情期间获得的“别样”经验与独特兴趣关注点的基础上,链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挖掘与实现这些“别样”经验中蕴含的丰富价值,呈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

● 设计思路与内容结构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根据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的实际需求,针对小、中、大班共计提供三个典型的科学教育活动:小班“神奇的口罩”、中班“防护服”、大班“方舱医院”。每一例科学教育活动均包含详细的活动方案和配套的互动课件,其中小班配套互动课件3份,中班配套互动资源4份,大班配套互动资源4份,全方位满足幼儿园在后疫情时期有针对性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多方需求。

1.基于“活动·体验”体系的课程顶层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围绕幼儿的元经验,充分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立足儿童、教师(专家)、家长(社区)三大支点,运用内容、形式、方法三大元素进行原创设计、逻辑建构、经验拓展与困惑回应(如下页图)。《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从活动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了幼儿与自己、大自然、大社会的链接,从形式上丰富了幼儿对时代发展的儿童视角表达,从教育教学途径上拓展了教育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共享。在全面均衡、多姿多彩的“活动·体验”中积极开展幼儿科学健康防护普及,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关于疫情背景的基本科学认知,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2.立于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立足于科学领域,采用后疫情时期幼儿的特殊视角,从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链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和发展需要,进而挖掘与实现相关的教育价值。

(1)关注与体现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性与梯度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在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均不同程度地涉及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三方面,但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小班活动“神奇的口罩”的重点是“学习使用口罩守护自身的健康”,中班活动“防护服”、大班活动“方舱医院”则注重社会情感和科学认知等方面。

(2)各年龄段教育目标的解析与说明

身心健康方面:主要涉及“关注幼儿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降低幼儿的恐惧,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学习正确戴口罩,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了解不同职业的防护,以及大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科学防治,激发幼儿在后疫情时代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自我防护的能力。

①小班幼儿主要是在成人的安抚下,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情绪,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愿意接受疾病防护的一些措施,如戴口罩等。教师可以让幼儿从小班活动“神奇的口罩”等活动做起,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讲卫生、戴口罩、做运动的好处,体会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性,同时在成人的安抚下,保持不害怕的情绪。

②中班幼儿则将视野范围扩大,投射到了解周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教师可以通过中班活动“防护服”让幼儿了解医护人员的健康与防疫科学知识,进而了解不同行业人士防护服的种类和区别,激发中班幼儿对疫情的分享表达意愿,从中产生积极情绪。

③大班幼儿则进一步扩大加深视域,重在了解大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对疫情防控做出的科学决策。教师可以通過“方舱医院”这一特殊时期的特别话题,让幼儿感受国家与政府对人民生命至上的维护。资源包中还整合了火神山、雷神山的相关资源,便于幼儿经验的纵深迁移。

科学认知方面:小班重在激发“好奇心与探究兴趣”,中班重在“积极主动地探究”,大班则重在“感知和理解生命、生活、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构不同的适龄核心经验。

①小班注重对病毒的感受与想法的自主表达,如通过“神奇的口罩”活动,让幼儿充分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病毒感知的独特理解。

②中班注重以此病毒为载体,积累和获取一些科学知识,萌发探究兴趣,如通过“防护服”活动,了解相关知识,获得相关的归类、比较等探究能力。

③大班则注重感受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如通过“方舱医院”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更好地体会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社会情感方面:主要涉及“感受关心与同情,尊重他人”,并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①小班幼儿更多地聚焦于自身感受,体会关心和爱护,如通过开展“神奇的口罩”活动体验到家人、社会各界对自己的保护与爱护,从而保持入园的积极乐观心态。

②中班幼儿则会拓展至比较熟悉并且关系密切的医护人员以及身边可以看到与感知到的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等,通过表达感谢、自我实践的方式,表达对医护人员或志愿者的尊重、关爱和感恩,如通过“防护服”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身边的人在这场战“疫”中的付出,产生对他们的尊重与感恩之情,进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认识与爱。

③大班幼儿则实现由家人到抗“疫”英雄再到区域城市的多维过渡与衔接,如“方舱医院”是此次新冠疫情背后八方支援的各类人群的典型素材,重在引导幼儿思辨这些行为和实例背后的意义,表达致敬的情感,落脚点放在引导支持大班幼儿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3.实施“活动方案+配套资源”一体两轮化的优化设计与“云”呈现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从建构之初笔者就进行了活动方案与配套资源同步推进的一体两轮设计,一方面汲取周围生活场中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进行课程框架建构,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幼儿园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活动方案与配套电子资源的同步制作,并投放云平台使用。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后疫情时代幼儿园复园后幼儿的关切话题,分龄设计了系列活动,围绕健康防护同一话题,结合不同形式,由浅入深,通过活动的体验感,重启向上的集体感。在呈现形式上,笔者运用便于普及使用的Flash技术,有效结合班级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涵盖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所需的详细活动方案和完备的配套电子资源的科学活动电子资源包,在实现轻松快捷地共享资源的同时,切实将班级教师从搜集素材、书写教案、准备教具等诸多工作中解放出来,方便其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备课、研课的专业成长之中,更好地把工作重心回归到观察学生、回应学生的教育本质工作中。

● 关键技术处理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采用Adobe Animate CC软件作为开发环境,复杂的动画效果和人机交互采用Adobe AS3(ActionScript 3.0)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开发。整个资源可以根据需要,编译打包成网站应用或者独立于浏览器的桌面应用,稳定性能强,操作感受性好。

《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整体采用平台+课件的设计理念,常用功能和效果(如绘本的翻页动态效果等)作为平台功能开发,提供标准的、统一的功能,并提供接口API供各个课件使用。同时,平台和课件之间采用松耦合性设计,可以使平台和课件各自独立迭代升级,互不影响,能有效避免重復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节约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 幕前幕后

新冠疫情让我们对生命、对教育都有了新的思考。思考教育的本源,展望教育的未来。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值得尊重,值得厚待。开启《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与学生一起认识生命之真,践行生命之善,创造生命之美,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附:《基于幼儿“别样经验”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包建构》数字学习工具二维码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口罩课件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雾霾口罩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