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互联网+”,纵情美丽西沙

2022-02-23袁佳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导游关键

袁佳琦

● 创新整合点

①在开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的“奥维互动地图”APP的“3D地图”功能,通过“电子小飞机”飞行轨迹直观呈现从武汉到西沙群岛的动态路线。让学生在3D电子地图上直观查看西沙群岛到所在学校位置的路线,同时了解西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接壤其他国家,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另外,又通过制作情境动画,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化身为导游,让学生作为小游客潜入海底。

②精讲课文环节分为两个板块:海底板块和海岛板块。在潜入海底这个部分加入3D动画,学生带上3D眼镜或者VR眼镜(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近海底。

③在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环节,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利用“彩视APP”制作西沙群岛短视频,发到“人人通空间”“抖音”“快手”或者“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中国富饶的西沙群岛。

●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共编排了4篇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语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常驻小学语文课本的老课文,基于语文要素的统编版课文目标定位具有融合性增强、工具性凸显、层次性明显等特点。为此,笔者的教学设计明确结合了单元教学目标,把学习方法渗透到课文、课后练习题、语文园地等助教导学系统中。

● 学情分析

1.有利方面

①学生思维敏捷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文字理解能力、语言感悟能力。一、二年级也训练过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②三年級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辅助,将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电子书包及教学类电子设备突然故障,中断师生双向互动,可能削弱学生学习体验感和参与感,甚至降低学习兴趣。

②学生沉迷电子书包形式,而忽视课堂学习内容。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赏析优美的文学作品,从文字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体会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眼中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样化、立体化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能识别第五自然段的关键句,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品读课文关键词句,感受西沙群岛海底和海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室特色: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希沃一体机,桌椅可以自由组合。打破传统教室格局,让3D眼镜、VR眼镜、电子书包、手机等参与课堂,实时互动,及时反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且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教室功能:具备小组研讨,网络互动,课堂及时反馈,微课录制、文件管理和自主学习,语言训练,作业等功能。学生端可投屏展示、分享,教师端可同屏展示。

教学准备:3D视频和动画的制作、图片和音频的选择、准备3D眼镜和VR眼镜、提前下载好“奥维互动地图”APP和“彩视”APP。

● 教学过程

本课语言具有艺术美,文本结构、文本段落具有层次美。笔者围绕“赏七美”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下图所示。

1.发现美:回忆课文,谈话导入

教师化身为导游,带领学生利用“奥维互动地图”教学APP的3D地图小飞机,到达富饶的西沙群岛。然后,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概括对西沙群岛的印象,引导学生整体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巩固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地理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为识别关键句的第一次训练,先让学生找能概括全文的句子,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句。

2.走近美:情境模拟,潜入海底

首先,教师播放潜水艇沉入水中的自制动画,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走近西沙海底,一览美景。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辅助,制作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充分融入导游的身份,让学生作为游客表达自己的游玩意愿。学生通过电子书包的弹幕功能,输入自己最想去赏玩的景点或者最想亲近的海底动物。教师观看弹幕,带领学生先品读呼声最高的部分。

设计意图:弹幕功能可以体现每个学生的意愿,教师把自己假设成导游,就可以充分融入导游的身份,尊重游客的游玩意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按照喜好随机品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以生为本”落地生根。

3.感受美:品读鉴赏,读出理解

此环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按照喜好随机品读珊瑚、海参、大龙虾或者鱼的任何一个部分。教师则指导学生注意“各种各样”这个词和“有的像……有的像……”这个句式,指导学生读出珊瑚的多和美,指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动作模仿来理解海参的“蠕动”和大龙虾的威武,巩固读出重音、读出体会、读出语速变化等朗读方法。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朗读方法:在朗读“红缨”时,读出具有跳跃感的语气色彩,能体现鱼的颜色美;抓住关键词“飘飘摇摇”,读出重音和节奏,声音有高有低,就能表现鱼的动态美;抓住关键词“圆溜溜”“像皮球一样圆”,朗读时教师指导语法停顿和修辞停顿,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展现鱼的圆溜溜、胖鼓鼓的形状美。

设计意图:通过看、听、说、读等多感官刺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探知的兴趣。学生通过想象与观赏西沙群岛海底风光的图片,可以在感受和体会中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再通过有感情朗读和自由探讨,品味文本中优美而生动形象的语言。

4.创造美:想象拓展,语言运用

学生佩戴3D眼镜或VR眼镜,观看海底3D视频动画。戴上眼镜,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儿就像真的游到学生的面前一样,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沉浸其中。随后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描绘看到的小鱼的样子,学生表达欲望满满。

设计意图:能说就能写,这个部分为本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利用自制动画创设“迟到的游客没能潜水”的情境。请同学们借助最关键的语句帮助他人。学生此时利用电子书包的做题功能,选择自己认为最关键的句子,然后进行自由探讨:为什么这个句子是最关键的?

设计意图:3D视频配上3D眼镜和VR眼镜,让鱼游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在海底潜水赏鱼。此环节旨在检测学生对关键句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5.内化美:重返海岛,观赏群鸟

本环节是利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内容补充教学。教师自制了“美人鱼开会”的动画微课。微课内容为讲解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可能的位置及其作用。看完微课,教师还是以导游的身份,请学生根据在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帮忙选出最好的导游词。

设计意图:教师以导游的身份请学生帮忙,选择最好的导游词,其实就是在利用电子书包检测学生对关键句的掌握情况。通过之前的训练,学生能很快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润物细无声,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同时,结合电子书包呈现的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

6.泛化美: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教师补充课外知识和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对西沙这个海防前哨的向往与祝愿。让学生的情感从爱西沙群岛泛化到爱中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整堂课详略得当。

7.传递美: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请学生合作当小导游,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的一部分。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西沙群岛相关信息,然后利用“彩视”APP,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制作成西沙群岛短视频,发到网络平台。

设计意图:通过“互联网+”,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互为补充,丰富学生知识量。视频的制作能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描述美景,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本单元写作打下基础。

● 教学反思

本课做到了两“du”。一个是“读”,让学生读细、读深、读透,读出体会,读出感受,然后谈理解和味道。另一个是“独”,即独立阅读和独到见解。本节课三上三改,三次都有不同的反思。最终的课堂设计,不仅落实了教学目标,还充分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不仅关注了助学系统“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课后练习、泡泡语提示”,还关注了导航系统“单元导读”。教师化身为导游,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运用了“画外音”这一趣味手法,充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有一定的“精段细读”的意识,扣住了课文的训练重點与训练要求,如“关键句”和语文园地的“导读”。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导游关键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黄希川
网约导游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我是小导游
“可爱”不是西沙群岛的内涵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