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深处

2022-02-22邓巧明

新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书皮等候孔乙己

文/邓巧明

我对那个女人太着迷了,又或许不是对她着迷,只是迷恋她洁净的气息,迷恋那些只能通过书籍才能获得的馥郁芬芳。

文案上摆着一本诗词,我时常翻一翻,偶尔也会沉思,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那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更多的是那字里行间里释放出来的人间真情。她,就是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既有真心的愉悦,亦有彻骨的悲凉。历经了千百年的积淀,她的人格魅力,她的绝妙佳作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感知,她的每一个文字,好比一朵浪花。

它一直在感怀等候,等候一颗读懂它的人心。

我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孔乙己》,作者是鲁迅先生。年幼时的我,当读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语句时,心中暗暗发笑,并把他定位是一个迂腐至极的人。后来,慢慢地读到“窃书不能算偷”情节时,我的态度和情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读懂了他对书的疯狂热爱,也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他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摧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封建时期黑暗和冷酷的真实写照。

应该是每一本书,某一处能得到共鸣的情节,都会让人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或是一辈人甚至几辈人的经历,抑或是不同肤色与人种的生活,因不同的文字理解,而让很多的青春与自然的救赎,最终变得与众不同。在似懂与非懂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

回头去想,没有想象中的不舍,也没有拼命地挂念。最多只有在课堂上看着几十双眼睛时,深深地感到那些日子曾虚度的惋惜。

包括—竞技中的答卷,一次次从书中突破。家人当年为了活计生生扯开了书皮,“我其实真的很想去读书。”不甘的疼痛,是心里的无法愈合的伤,直到再次拿起书籍,意气亢发地吮吸着,似乎这深重的黑暗犹如晨光到来,为满山的浑浊带来绚烂的时光。

很理所当然。

书中的大津,是自然的信仰;离别的失落,是更好的相聚。在自然的旅程中,似乎都能得到一些渴望,自我的,他人的。

都在哪呢?似懂与非懂之间。

于是乎。每一点雨滴,都在淅淅沥沥洗涤你的生命。你听得见,它滴答的声音。每一朵花开,都在戚戚促促点缀你的人生。你听得见,它绽放的声音。每一寸土壤,都在沙啦沙啦滋养你的心灵。你吮吸得到,它诱人的芳香。

有时在书籍里,有时在文字中,有时在车站里。你想起它,在每个即将来临的黎明,悉数珍藏。

愿你在自然深处,品读,成长。

猜你喜欢

书皮等候孔乙己
等候时的学习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书放久了,书皮边为什么会卷起来?
等候体检
森系布艺书皮
等候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四月新鲜事
包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