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可为、可能与可行*
2022-02-22■朱薇
■ 朱 薇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思政教育致力于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不仅能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涵养作用,而且能通过“整合各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德育当代使命;培育并提升中华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崭新的道路”[2]。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何以必要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将少数民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思政教育,能实现两者的互赢共生。[3]
(一)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丰富性与新颖性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能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不仅体现着一般院校思政教育的共性,而且需观照民族地区因自然、社会、历史环境差异生成的民族特性。然而,许多民族院校仅关注了思政教育的普适性,却忽视了其特殊性,造成思政教育与民族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对课程学习有疏离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民族性与内在伦理性,为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适切性资源。因此,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从生活着手,以文化浸润,以此增加课程的有效性。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会扩充思政教育的丰富性。“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内容直接就和思政教育的内容高度一致,有的文化内容对思政教育有很好的佐证意义,还有的文化内容是思政教育内容的具体展示。”[4]这都将为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思政教育能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的条件性课程资源。
最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可提升思政教育的新颖性。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二者的结合与碰撞必然给思政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载体。例如: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歌舞、仪式、节日为载体进行思政教学;以民俗博物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迹等场域为载体,带领学生参观,以获得沉浸式体验。新形式与新载体的出现必然使思政教育更具新颖性。
(二)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传承性与创新性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可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也包含不符合现代性特征的内容。因此,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必须对其内容进行萃取,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并作出当代性的阐释,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融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经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并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的传统文化则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并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德育文化体系。[5]唯有如此,才能“在继承中超越平庸,在重构中提升价值,创造与新时代主题匹配的民族教育生活”[6]。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能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7]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仅仅依靠民间艺人是远远不够的,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不失为一剂良方。一方面,通过思政课堂进行系统教育,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培养后继者;另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日常校园生活的浸润下,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文化自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最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将增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借助思政教育中的新媒体叙事手段,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与数字网络相结合,创新其展示与传播形式。例如: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与传播,不仅能降低保存与传播的成本,而且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走进千家万户。此外,在思政课堂上采用数字虚拟与多维动画等技术,可以实现动态化展示,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立体化、生动化展示,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何以可能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包含了对人们言行的规范、对个体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蕴含了个体对待自己、对待社会与国家以及对待自然的处世哲学。这些也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点。可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契合点,使二者的融合成为可能。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生活规范与引导价值
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俗礼仪、禁忌崇拜等,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提出了规约,使得人们的言行符合普遍的价值规范。“少数民族的民俗礼仪提倡人们应遵守相应的礼仪和规矩,尊重社会的一些规则,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维护社会稳定和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9]例如:苗族婚礼上的“尊古礼”酒歌和“姊妹对唱”酒歌,强调新娘要孝顺父母公婆、敬重长辈。[10]在社会交往礼仪中,蒙古族禁止单手接礼与还礼;苗族禁止走在客人的前面;土家族提倡诚信互助、平等公正、言行一致等。以上的礼仪规范都彰显了人与人交往中对尊重、平等的倡导,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恭敬孝顺的原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禁忌等,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通过习惯规约,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个体言行的规范引导能提升民族意识,从而培养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文化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各民族在其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形成了适应自然的独特方式。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个体的言行契合本民族文化,能够培养个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归属感,明确族群身份,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并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可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个人具有引导作用,能使少数民族学生形成民族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生命境界领悟价值
第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对生死的理解与感悟。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认识,是一种独特的生死观教育。例如:土家人在举行葬礼时,主要活动是跳丧,即土家人所称的“撒尔嗬”,这是土家人在亲友去世时所跳的舞蹈,故土家族的葬礼又称为“喜葬”,人的生老病死被视为一种应然存在。苗族的丧葬习俗与土家族类似,都充分体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死观。“只有通过生命教育对个人于生与死客观规律的执着进行正确引导,才能让一个人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命客观规律,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敬畏之心。”[11]少数民族的葬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教化,是一种对生死的理解与感悟。
第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彰显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期盼。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极为重视诞生礼,即为婴儿出生举办的仪式,是人生的开端礼。它既含有为新生命祝福之意,也蕴含着祈祷健康长寿之意,昭示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祝福。这些习俗既是对新生命的期盼与祝福,也是对民族起源的回顾与纪念,包含着最初的生命哲学,充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助于激发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第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一个自然生命体的人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其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1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故事、神话传说、舞蹈、谚语等,阐述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先民们通过上述艺术手法,将善良、公平、正义、高尚与恶毒、偏私、邪恶、卑鄙进行对比与烘托,以此告诉后来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选择、追求什么。这些内含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指引着人们去追求理想的人格,追寻生命背后最本真的价值与意义。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生态文明理解价值
首先,少数民族族传统文化体现出了对自然生态的崇拜。例如:土家族先民曾把某种植物、动物甚至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祖先;贵州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也将生产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尊为神灵,向其祈求平安康健;黔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则崇拜敬仰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这些都反映了少数民族对“万物有灵”思想的坚守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崇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虽然自然崇拜有诸多非理性的成分,但其朴素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使人们形成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其次,少数民族在传统生产文化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方面,少数民族在传统生产中注重循环利用,有序耕种。例如:土家族先民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即开垦林地以种植粮食作物。在开垦林地时,人们并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地放火烧荒,而是有着长时间的精心规划和一套完善的轮歇制度。根据土壤、坡度的不同,划分为无轮作刀耕火种、短期轮作刀耕火种、长期轮作刀耕火种几种类型。[13]通过不同方式的轮作,依靠自然力,使得耕地养分得以恢复,最终达到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在生产中注重保护森林以涵养水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哈尼族深刻理解森林、水源、梯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借此构思出了完整的保护森林、涵养水土的办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梯田稻作文化。”[1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林地与耕地矛盾的合理解决方案,对自然资源有序合理的利用,则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最后,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体现出共生意识。例如:恩施州地区由于地势险峻、沟壑纵横,居于其中的土家族于悬崖峭壁之上修建了吊脚楼,并通过向外悬挑来扩大空间;苗族、仡佬族、侗族的干栏式建筑同样也是依地势而建,面临溪流或坪坝以形成群落……这些都体现了少数民族居民注重地理风水,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建筑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人化宇宙、和谐共生的原始文化思想与人文生态观。[15]少数民族在约定俗成中逐渐培育出的为全族人民所一致达成并坚持的环境共生意识,成为族人们熔铸在血脉中公认的价值追求。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何以实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通过以目标为导向、以课程为依托、以实践为旨归、以环境为助力的四维进路逐步实现。
(一)以目标为导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顺利融合,必须凝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与思政教育同行同向,保持二者宏观目标的一致性与微观目标的兼容性。
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保持宏观目标的一致性。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德育资源的提炼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思政教育的宏观目标为指引,保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萃取的德育精髓能与思政教育的大方针同行同向。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将与之相匹配的合理内容进行吸纳与应用,不匹配的内容进行删减与淘汰。经过客观判定与分析、筛选与融合,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建构的目标与思政教育总目标协调一致。
另一方面,在微观目标设置中注重思政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齐头并进。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的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三观”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塑造,还应注重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同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对思政教育起着浸润作用,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思政课程目标设置以及教学实践中,也应注重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二)以课程为依托: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相合
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互融共生,必须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使二者在内容、主体以及形式上进行融合。
首先,进行内容整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的时代价值。”[16]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挖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其与思政教学内容相结合。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多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肃性及统一性。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对思政教育呈现出独特需求。就此,民族院校教师应结合实际,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开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的,易于被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思政课程;或是在某一专题学习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素,使思政教育内容更丰富、全面,更易理解。
其次,推进主体交融。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必须推进教师主体的融合,从而构建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例如:将具有心理学、哲学、民族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整合,并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纳入其中,从而形成专门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的有力保障。教师自身也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进行自我要求。
最后,注重形式融合。思政教育因其严肃性、正统性特征,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不易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不足。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形式上的融合,可以使较为空洞的、僵化的教育内容变得饱满、鲜活。同时,二者融合生发的全新思政教育形式,更加匹配民族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易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学习效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促进教学形式的转变和教师职能的转变,使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全过程参与、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17]
(三)以实践为旨归: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教育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因而,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需以实践为旨归。
一方面,通过文化场域实践,使学生获得思政教育的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引进来”,而实践教学则是带领学生“走出去”,直接融入具体的文化环境与场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上接受教育。[18]其一,应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如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遗址等。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文化场域的亲身实践与直观感受,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更易从思政教育中得到熏陶。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通过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与文化场域中进行学习,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对学习内容更易接受。其二,各种道德素养培育、礼仪规范习得以及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在民族诗歌传唱中获知,在习俗活动的参与中体验,在日常生活中落实。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要加强相应的生活教育与教学实践,培育学生对于文化的辨识能力和思辨力,培育学生从实践中探索真理的精神,从而能从生活中获得体验与感悟。[19]
另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课程内容与资源应来源于实践、贴近生活,而且其旨归应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其一,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应以生活为本,指导生活、服务生活。因此,融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在付诸实践时, 应凸显生活化色彩,使民族院校学生能很好地融入本地区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其二,思政教育应走出课堂,向外拓展,提升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内化于生活的能力。将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切实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引导民族院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以环境为助力: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互动互促
环境是一组嵌套结构,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从直接环境(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无一不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应以环境为助力,协同各方力量进行全方位育人。
一方面,不仅要借助显性的校园环境,还应利用隐性的环境资源。学校的管理活动、日常教学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属于显性环境。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形成协同力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而学校的基础设施、活动场地以及校园文化、氛围、风貌等,则属于隐性环境资源,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其中,不仅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隐性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潜在影响,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建设,还能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建构校园精神文化,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熏陶。
另一方面,联动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第一,全方位参与,拓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广度。应注重家校社联动,合力育人,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达到“1+1≥2”的效果。第二,多维度育人,拓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深度。不仅要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也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注重以习惯带动习惯、以品质熏陶品质、以优秀激励优秀、以榜样促进榜样、以意志感染意志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0]通过二者全方位、多维度的融合形成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