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及路径*
2022-02-22孙俏俏
■ 孙俏俏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充分体现了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守正创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融合中,仍存在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材内容衔接不畅、各学段教师教研脱节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合进路,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筑牢文化根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将其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基础,它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以礼节之必、以和为贵;“公生明,偏生暗”,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国家若抛弃文化根本,就等同于剥离了根与魂,成为浮水之萍、无根之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强盛的国家和民族总是以文化兴盛为坚实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使其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变局中的最大自变量,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三观”尚在形成期的中小学生极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曲解我国传统文化,丧失文化自信,陷入崇洋媚外的泥潭。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挖运用,使其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彰显新时代色彩,帮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使学生坚定文化立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文化血脉。
(二)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其丰富的教化思想和资源呈现形式足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鲜活资源。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化思想可以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教法的借鉴和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蕴含大量有关教化的内容。孔子在创学之初就提出了教化理念,希望以礼教民、以乐化民。除此以外,儒家还尤为推崇因材施教、学思行并重,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注重依靠启发主体内在觉悟,通过实践外显于行、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值得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借鉴。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多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对思政理论的理解肤浅,难以理解思政教育的真正内涵。“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3]思政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面对国家与社会的现实问题时做到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多元呈现方式可以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营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常以文化遗址、纪念馆、名人故居、博物馆等载体多角度呈现。将这些资源引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注意力,更可以使其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实现“历史对话”,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有效避免了苍白的“喊口号式”学习,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从而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要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的目标方向,这一育人目标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担当大任”是时代新人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忧国忘家,捐躯济难”追求担当为国尽忠的大任;“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追求担当为民尽责的大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出为追求担当报国大任而舍生忘死的民族气节。民族文脉的延续得益于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正是这些不息的精神力量,让无数志士仁人逆流而上,舍小我、顾大家,为中华民族的绝境突围、涅槃重生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继而成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让当代中小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鲜活事例中,能实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有助于紧跟时代发展的洪流,提供与新时代育人使命相契合的思想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让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并行,能使思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一些现实障碍成为两者融合发展的桎梏。
(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教学方法理应服务于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新课改”后,许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虽然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与针对性。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灵活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成效。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窄化的教育空间让教学缺乏实践性,知识与实践脱离,学生没有体验感与获得感。久而久之,就会把思政课等同于简单的知识识记课程,只要做到能背会写就行,让思政课陷入了空洞的理论传授,无法多角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内外的呈现形式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内容衔接不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要将其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同一主题归纳,概括为道德理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思想信仰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虽然基本依据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由于学段分设,不同学段教材内容的衔接连贯性不足,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例如: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生命最宝贵”和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都以“生命观”为主题。“生命最宝贵”共分为两框进行教学,分别是“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与“爱护身体珍惜生命”;“探问生命”也分为两框教学,包括“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虽然一定的重复学习能深化学生对“生命观”的理解,实现“明白生命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教学目标,但两课在内容衔接上忽略了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和梯度性,未注重对不同学段的认知逐步深化。教材内容的衔接不当,不仅会削弱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还会让学生审美疲劳,降低他们的求知欲,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三)各学段教师教研脱节
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对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每个学段都有其阶段性特征。因此,在教学时既要重视阶段侧重,还要加强衔接贯通。要实现这一点,在不同学段的教师间开展教研活动是最佳途径。扎实有效的教研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贯通中小学的思政课教研活动并不多见,中小学教师往往只顾好自己的一段“渠”,导致各学段教师教研脱节,“教研孤岛”现象严重。
以“家国情怀”主题为例,通过梳理教材内容可知,小学阶段偏重“小家”,初中阶段偏重“大家”,高中阶段仅在选修中涉及少量家庭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要实现知识逻辑的递进外,更要实现情感的升华,由己及家,由家到国,树立家国一体、爱家即爱国、爱国即爱家的大局观。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经历若干个前后相继的学习阶段,是一个长期且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若只立足于本学段进行单一学段的教研,制订的教学目标往往会过于理论和片面化,难以将家国情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融入课堂教学,最终导致碎片化教学,无法推动各学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整体衔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应从教法、教材、教师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优化路径。
(一)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融入的有效性
针对不同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融合发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其一,线上线下联动。传统的中小学思政课多采用线下教学,并将教学范围局限于教室空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高速发展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载体。教师教学时可通过应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以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电影、书籍及其他资料,将教学时间进行最大化延伸。有了课前的预习铺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更能侧重集体间的讨论交流,通过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涵养学生的生成性学习思维,从“生听课”转向“生议课”,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在教学中将“生命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文化相结合,于潜移默化中实现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想目标,从而提高育人实效性。
其二,开辟“第二课堂”。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不能停留在口头,而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深化感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以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为例,为更好地激发学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师可将教学延伸至当地的文化遗产。首先,选择适当的“第二课堂”场所。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当地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与优秀文化遗产的接触中切身感受其魅力。其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育人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听完讲解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对话。最后,用活动挖潜增效。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画手抄报、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践行者。
(二)做好知识衔接,促进融入的延续性
要想做好知识衔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延续性,教材是根基,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是关键。
一方面,提高教材内容供给质量。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供给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提高教材内容供给质量,在对教材进行修订时,编写人员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再三梳理,将简单重复的内容删除,或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及阶段性教学目标重新编写设计。在编撰时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凸显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建立教材内容反馈机制,通过调研,从学生的使用程度、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教材内容评估,为进一步提高教材内容供给质量提供事实依据。
另一方面,教师要“活”用教材。教师不仅要守好自己的一段“渠”,还要通过研读教材,厘清各学段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坚定文化自信”主题为例,小学阶段以培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结合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可设计让学生分组收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卓越成就和精美的古代技术创造,使其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初中阶段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主,在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中,以湖南地区为例,可通过讲述湖湘红色文化革命故事、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红色研学实践基地等活动,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厚植家国情怀;高中阶段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为主,在对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的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转化与创新,展开研究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意识。
(三)构建跨学段教研共同体,增强融入的可行性
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消除“教研孤岛”效应,必须打破学段壁垒,构建跨学段教研共同体,促进一体化协同育人。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法治保障基础。跨学段教研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统筹推进建设。一方面,国家层面应制定科学推进跨学段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指导纲要,从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式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权责主体,为共同体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省级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做好政策意见的转化落实。另一方面,可组建国家、各省市跨学段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指导引领、督查评估、培训研讨等功能,切实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指导。
二是高校引领,搭建跨学段教研平台。中小学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和科研素养,高校教师则与之相反。为此,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可通过集体教研,实现学术优势与实践优势的互补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保证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对接性、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评价的连贯性。[4]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长期合作平台,以主题教学设计为抓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后反思等系列教研活动,让中小学教师在共同研讨中,按照“纵向贯通,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整体上思考课程的内在逻辑,找准不同学段知识交融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增强学段间教学内容的耦合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