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炎性因子、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2-22程飞月

云南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根治术炎性直肠癌

程飞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发病部位为直肠黏膜上皮,致病原因多与遗传或是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人群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易患病[1,2]。既往,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但因其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期,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耐受能力比较差,手术存在很大风险,预后效果不佳[3,4]。近些年,腹腔镜微创治疗技术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和重视,因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显著、风险性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5,6]。鉴于此,本文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照,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炎性因子、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及研究组(n=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2.19±2.13)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5.19±2.13)个月;病理类型:浸润型13例,肿块型18例,溃疡型19例;研究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3.56±2.37)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5.47±2.70)个月;病理类型:浸润型14例,肿块型19例,溃疡型17例;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此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通过腹部CT、B超、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2)有手术指征的患者;(3)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神志清醒、无精神类疾病能够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5)没有手术禁忌症;(6)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肠梗阻或是穿孔等其他类别肠道疾病患者;(2)有心、肝、肾等身体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3)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手术的患者;(4)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且扩散的患者;(5)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6)有脑血管类疾病或是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待患者全身麻醉后,从其下腹部切开进入腹腔,分离直肠系膜血管,清扫淋巴结后切断肠管,将病灶全部切除,吻合肠管,检查有无出血现象,清洗腹腔,做引流,最后关腹,完成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确定患者的体位,建立气腹,并维持腹部压力为14~16 mmHg。分别做主操作孔及辅助操作孔,置入操作器械,做观察孔,置入腹腔镜。而后掌握腹腔情况后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对直肠系膜、侧腹膜以及大网膜进行游离,并对血管根部及周围组织的淋巴结进行清扫,而后将肿瘤切除。吻合肠管,清洗腹腔,常规引流后关腹,手术完成。术后护理及治疗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采取患者静脉血,大约4 mL,进行离心分离,选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包括TNF-α、CRP、IL-6;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清晨给予患者静脉采血5 mL,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包括CD8+,CD4+、CD4+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指标水平。采取患者静脉血4 mL,给予离心分离,检测方法同对照组,对血清应激指标水平给予检测,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

2.2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2.3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指标水平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指标水平

3 讨论

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以往常用的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虽能将肿瘤病灶清除,但是由于将腹腔打开,具有一定的创伤,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大,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7-9]。近些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临床,因其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小,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能更好的将病灶清除完全,风险性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受到临床的青睐[10]。

本研究中,2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炎性反应。直肠癌的发生与炎性反应有关。TNF-α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其合成和释放能够影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关系到癌细胞瘤的发展及转移;IL-6能够加速肿瘤细胞增殖,参与癌症的形成;CRP能够反映炎性反应情况,在应激状态下水平能够明显升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视野清晰,能够更好的清除肿瘤,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治疗后,研究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CD4+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枢纽细胞,具有抗肿瘤的作用;CD8+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病毒的作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切口面积小,缩短了脏器与空气接触的时间,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2组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提高患者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创伤刺激会激发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的含量增加,但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创伤小,因此产生的应激反应小,虽然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明显低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更具有安全性。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根治术炎性直肠癌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