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的非法动物
2022-02-22张馨予
张馨予
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在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的圈子里流传。视频中,一只头顶脱毛、身型瘦弱的斑海豹在浙江嘉兴海底世界一个漂浮着白色泡沫箱的饲养池里来回游动,前后张望。饲养池水质浑浊,不足一米深。另有三只斑海豹在饲养池附近的陆上休息区等待喂食。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姜虎在2021年12月7日暗访拍摄了这段视频。中国绿发会濒危物种专项基金拯救表演动物项目(以下简称“拯救表演动物项目”)很快将这则视频转发到微博,质疑嘉兴海底世界斑海豹的来源。
西太平洋斑海豹(以下简称“斑海豹”)作为唯一能在中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而嘉兴海底世界的四头斑海豹来源成谜。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一位工作人员在1月21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嘉兴海底世界的斑海豹是从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租借而来,且该海洋馆提供过与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的租赁合同,作为斑海豹的合法来源证明,如此才能办理相关证件。但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项目负责人宋常富在同一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未给嘉兴海底世界租借过斑海豹。
嘉兴海底世界负责人陈建石则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斑海豹确实不是向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租借的,并拒绝透露斑海豹从何处租借,称这是商业机密。
在嘉兴海底世界斑海豹来源成谜背后,中国的海洋馆行业正快速扩张。根据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的统计,中国国内目前共有约300家海洋馆。“其实以前不少海洋馆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来源都不清楚,因而其来源没有办法合法化。”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表示,水生野生动物通过非正规途径进入各地海洋馆,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国内海洋馆获得水生野生动物的主要合法来源之一,是通过贸易渠道从国外引进,海洋馆常见的白鲸、海豚、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
这类国际贸易需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的管制下进行。CITES公约是一个政府间国际公约,旨在保证国际贸易不威胁野生动植物种的生存,目前有183个缔约方,中国于1981年加入該公约。
CITES通过许可证制度来控制物种的国际贸易,CITES缔约成员方之间所有进口、出口和再出口均通过许可证制度来授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国家濒管办作为CITES公约履约的管理机构,组织核发野生动植物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国内某海洋馆一位高层人士这样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从国外引进海洋哺乳动物的流程:海洋馆运营体直接或通过国内贸易公司将需求清单发给国外贸易公司,国外贸易公司会根据动物清单配置捕捞动物,进出口方还需向相关机构包括林草局、农业农村部、海关等进行报备并通过审核。
不过,这条水生野生动物进入海洋馆的合法路径已变得不再通畅。
新冠疫情显著地打击了野生动物的进出口贸易。大连龙锐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龙锐达”)是国内最大的野生动物进出口代理商之一,客户包括深圳野生动物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抚顺海洋馆等,其官网称该公司进口海洋动物占中国海洋动物进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大连龙锐达相关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疫情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该公司的野生动物进口业务已全面停止,还在等待国家政策更新。
此外,上述海洋馆高层人士还表示,一些国家开始更加严格地管控野生动物贸易,有些国家还开始禁止捕捞,而国外贸易公司为国内海洋馆配置野生动物时,绝大多数都是野外捕捉,“海洋馆里几乎90%的水生野生动物都是野捕来的”。
“没有任何圈养的种群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个体数量。”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由动物福利学会、濒危物种基金等八个国际动物保护和保育组织组成,其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海洋馆之所以依赖野捕,是因为需要不断有新的野外个体来增加海洋馆里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鲸豚类是海洋馆的主力展示物种,而海洋馆对鲸豚的需求已经催生出一条野捕产业链。
2018年10月,绿色和平组织俄罗斯办公室曝光俄罗斯斯列德尼亚湾存在一处“鲸鱼监狱”,由4家俄罗斯企业承租,超过100头虎鲸与白鲸被人为圈养在围栏围出的狭小水域,每12米乘12米的围栏内关了15头左右,均为幼鲸,其中还有11头虎鲸属列于堪察加边疆区保护名录(红皮书)的保护物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时的报道,被囚禁在鲸鱼监狱里的一部分鲸鱼原本即将销往中国的海洋馆,有十余只虎鲸则已经被运往中国。尽管全球商业捕鲸受到严格限制,但俄罗斯法律允许以教育和科学为目的进行捕鲸和出口,为捕鲸活动留下了配额空间。
2019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调查鲸鱼监狱,调查委员会以非法捕捞和虐待动物的罪名对此案提起刑事诉讼。同年6月至11月,被圈养的幼鲸逐渐被放归野外。
对于鲸豚的野捕,在国际上一直备受争议。中国鲸类保护联盟认为,野捕会破坏种群结构,原因是海洋馆的订单倾向于幼仔,当一个族群被围猎,一代幼仔和青少年消失,它们族群的年龄结构会被破坏,影响后续族群的延续;其次,野捕会破坏野外基因库丰富性,有些种群甚至会被野捕殆尽。俄罗斯鄂霍次克海萨哈林湾-阿穆尔河地区的白鲸种群是国内海洋馆白鲸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一种群已被美国法律列为种群枯竭。
2021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三读通过了《俄罗斯联邦专属经济区法》和《渔业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法》修正案,该法案禁止对鲸类动物进行工业和近海捕捞。这意味着俄罗斯的鲸类捕捞和出口将受到更大的限制,中国海洋馆从俄罗斯进口鲸类的成本也将随之升高。
还有很多水生野生动物不是经由国际贸易进入中国海洋馆,而是以被猎捕的形式进入饲养池。
2019年2月11日,大连长兴岛警方查获一起100头斑海豹幼崽盗猎案件,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最大的鳍足类海洋动物盗猎案,在海洋馆行业内几乎无人不知,它牵出了发生在2016~2019年间的一系列非法猎捕、运输、出售和收购斑海豹案件,涉及200余只斑海豹。这一案件在2020年12月公开宣判,42名被告人被处以有期徒刑十个月至十四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前述海洋馆高层人士说,此前这类交易主要发生在国内一些中小型供应商或海洋馆内中高层人员之间,现在国内海洋馆很少再有私自收购的行为。
大连斑海豹盗猎案暴露出此前国内海洋馆野生动物猎捕交易链的典型模式——猎捕者首先在当地捕捉斑海豹,通过中间商出售给中小型野生动物供应商,再运输并出售给位于全国多地的海洋馆。
在这条产业链上,野生动物的身份可以被一层层漂白,漂白的关键在于中间环节那家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下简称“驯养繁殖许可证”)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供应商,这种供应商往往也拥有自己的海洋馆。在大连斑海豹系列案件中,斑海豹身份洗白的关键是洛阳正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正赫公司”)。
拯救表演动物项目负责人胡春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种供应商或海洋馆的证件齐备,能够合法饲养许多野生动物物种,在它们收购被猎捕的动物之后,动物的身份就能漂白。动物进入下一家海洋馆时,便拥有了合法来源证明。
盘锦湿地保护协会会长田继光在动物保护圈子里以保护斑海豹闻名,每年他都有几个月在辽东湾观测、拍摄斑海豹。田继光认为,嘉兴海底世界的斑海豹很可能就是被盗猎再洗白进入海洋馆进行展演。
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往往会以“租赁”为幌子。据公开的判决书,洛阳正赫在2018年7、8月将6只斑海豹以租赁为名出售给湖北荆州小梅沙海洋馆,其总经理任义迅向小梅沙海洋馆提供了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和一份假合同,小梅沙海洋馆利用假合同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饲养斑海豹的手续。而芜湖新华联大白鲸海洋公园在2019年1月购买4只斑海豹时,为不留痕迹,未签订任何合同,以长期租赁的形式掩盖买卖。
除了海洋馆私自收购,还有一部分野生动物是以被救治的名义来到海洋馆。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说,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水生野生动物的救护成本高,只要海洋馆有积极性去救护野生动物,就比较容易获得救护资格,取得救护中心的挂牌,“有一些野生动物就被海洋馆救护、收集过来了,具体是怎么收集过来的,就比较复杂了”。据水野协会的数据,全国有30%~40%的海洋馆拥有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授牌。
至于水生野生动物为什么能够不断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海洋馆,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的解释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一大缘由在于国内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仍不够重视。
邵然曾是一名动物表演从业者,后倡导终止动物表演产业发展。图/受访者提供
李彦亮介绍,在2021年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水生野生动物比陆生野生动物要多278种,“但在国内提野生动物保护时,陆生动物总是把水生动物掩盖了,很多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在国内甚至连一个研究的专家都找不到”。
国内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力量薄弱,与此同时,行政配置也不足,“农业农村部里主管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只有一两个专职人员,各个省厅负责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也是一两个人,有些市县干脆找不到人。”李彦亮说,水生野生动物这么大的物种群体,在国内却没有相应的力量去做科研、去研究政策、去监管。
前述海洋馆高层人士表示,前几年海洋馆数量快速增加,对野生动物的需求量也增多,很多原本做陆生禽类的贸易商也开始参与到水生动物贸易里,增长的速度超过管控的速度,造成一些小型场馆钻空子,三四线城市最为明显。
胡春梅从2014年起接手拯救表演动物项目,她也是从那时发现追溯动物园、海洋馆里动物的来源十分困难。海洋馆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时,需要提供动物的合法来源,“根据信息公开条例,许可证的发放属于行政许可,是应该主动公开的。在我们看来,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的发放都应该主动公开。”胡春梅表示,如果这两种许可证的发放都被相关部门主动公开,海洋馆的动物来源就有可能被公众知悉,然而此类信息公开很少,某些省份一个季度下来仅公示几条。
2021年12月8日,拯救表演动物项目在微博质疑嘉兴海底世界无证饲养4只斑海豹时,就曾表示未查询到嘉兴海底世界的斑海豹饲养和展出相关许可。2021年12月17日,嘉兴市秀洲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回复称,该海洋馆持有经营利用许可证,但由于斑海豹保护等级调整,还需要待升级改造后接受评估,通过后再发新证。
拯救表演动物项目随后提出诉求,希望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示相关许可,但胡春梅表示至今仍未看到相关许可。胡春梅认为,在野生动物相关行政许可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海洋馆动物来源的合法性更难得到监督。
在野生动物保护者看来,无论是以合法途径还是非法途径,将水生野生动物引入展演的海洋馆都有“原罪”。
邵然曾是一名动物表演从业者,于2011年至2016年先后在深圳两家海洋馆担任驯鲸员和海狮表演主持。2016年以后,她开始倡导终止动物表演产业发展。
邵然反对海洋馆圈养鲸豚的原因有很多:海豚在野外,一天得游几十公里,把它们圈养在饲养池里,就像把人关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小房间,它们会无聊痛苦到啃咬围栏甚至撞墙;鲸豚高度依赖听觉、对声音敏感,但海洋馆的机械设施和人声会带来大量噪音,给它们带来压力……
2013年上映的紀录片《黑鲸》讲述了一只名为“提里库姆”的虎鲸的故事,它被海洋馆圈养了33年,2010年杀死了美国佛罗里达海洋世界的驯鲸员,而邵然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那是一只抑郁表现明显的白鲸。一次表演,它把我拽着往水池里拖,咬我,我感受到它发怒了,这种愤怒不能用言语表达。我感受到它的挣扎。它最后放过我了,然后回到了表演的位置,用一种无奈的表情看着我。几百个观众在现场,表演不会因为它咬人而停止,我们继续表演,我指挥着它,它的眼睛开始流出黏液,我也哭了。”邵然回忆说。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不认同动物保护组织反对动物进海洋馆的观点,他表示野生动物在海洋馆作科普展示没有问题。
短时间内,动物保护组织无法看到野生动物从海洋馆消失。《野生动物保护法》并未禁止野生动物的展示展演。李彦亮表示,中国的人均海洋馆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约每700万人才拥有一个海洋馆,与日本、美国等相差甚远。
以胡春梅为代表的动物保护人士会监督动物园和海洋馆对野生动物的经营利用活动,例如监督海洋馆的饲养环境是否符合规范。
原农业部在2012年发布了《水生哺乳动物饲养设施要求》,又在2018年之后陆续发布了《斑海豹饲养规范》《海狮饲养规范》《白鲸饲养规范》等,涉及了对场馆空间、饲养池、表演池、水质、采光、通风、饵料等饲养环境、养殖管理、繁育、动物健康、环境丰容及动物福利的要求。但在胡春梅等动物保护人士看来,这些相关规范的要求并不高。
姜虎在嘉兴海底世界拍摄的视频曝光后,许多动物保护人士称该海洋馆的饲养环境恶劣。嘉兴海底世界负责人陈建石承认,斑海豹饲养过程中,水质可能有不标准的地方,饲养池的深度也达不到最低要求的一米,但“就算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动物也活得好好的”。水生野生动物监管力量的不足,使得海洋馆相关饲养规范落实不易。
海洋馆的野生动物溯源仍是动物保护人士关注的焦点。 《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18年修订后,各地对海洋馆野生动物溯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表示,海洋馆通过非正规渠道引入野生动物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年开始凸显,“很多海洋馆发愁,动物来源没有办法合法化”。
王亚民认为,将来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对海洋馆的野生动物进行评估,一些适合放归野外的动物就放归,“但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已经不适合放归了,”他在海南一家海洋馆评估过一头鲸鲨,发现这头鲸鲨有亲人性,已经会和人互动,放到野外可能很难活得久,因为它看到人类活动会主动过来,这样反而很危险。对于这类动物,王亚民说就要合法化,海洋馆可以饲养,但必须拿到相应许可。
2021年7月1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开发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信息管理系统启动试运行,福建省和山东省作为试点,率先推行海洋馆、水族馆等繁育展演场所在养水生哺乳动物、海龟等水生野生动物标识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会拥有自己的专用标识,就像一个身份证,涵盖来源、年龄等信息。
“有合法来源的水生野生动物,我们会把它纳入管理;没有合法来源的水生野生动物,但是有相关证件,地方政府过去也给了认可的,我们也纳入管理,但是这个野生动物就不再允许海洋馆买卖和租赁,只能用于展览展示、科研科普。”李彦亮说,水生野生动物标识管理应该会在2022年向全国海洋馆推广。
在胡春梅看来,海洋馆的动物溯源不仅需要把动物的活体标识做到位,每一个动物都要登记备案,并且信息要公开,“每个海洋馆有哪些动物种类,每个物种有多少数量,以及动物的来源,都是应该让公众知道的”。
(文中姜虎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