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下的小学思政课教学实践
2022-02-22蔡雪
蔡雪
摘要:促进儿童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应该站在儿童立场上。教育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无论何种教育,真正实现儿童的发展,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选择和建构来实现儿童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品性等)。基于儿童立场教思政,就是基于思政本身以儿童为本群进行思政教学;站在儿童立场教思政,就是要紧贴儿童的心灵层面,以儿童的认知为起点,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体验、情感等,开展小学思政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思政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立场;小学;思政课;教学
一、与儿童的天性融合,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充分说明了游戏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的独特活动。玩耍是一种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老师在教学中,倘若能够基于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这种既能玩又能学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非常乐意接受。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总能认真配合老师,专心听,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把与日常消费有关的整个单元内容整合起来,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在超市或商场购物的场景。老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商家和消费者,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如"购物场所我知道""当一个聪明的消费者"等内容,并在老师和同学创造的情景中回忆自己从教科书中学到的东西。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小朋友既能感受到小青蛙的快乐,又能得到愉快的心情。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游戏中熟练运用,从而达到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众所周知,孩子们不喜欢教条化的教化和强加的教育。老师把思政纳入游戏元素,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情境下充分释放儿童的天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快乐,又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二、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有效地自主学习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与能力,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从"我会学"到"我能学"是一个过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假如有一位老师带领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学,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他主"。这能减少许多弯路。因此此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独立,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认识上的原因,更依赖于老师,随着经验的增长,思维的强化,独立性也随之增强。
笔者在教授“美丽的冬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出探究性问题。例如观察大雪纷飞的冬日美景,引导他们运用实地考察、访谈、实验等方法,以探索雪的形成过程?南部为什么冬天下雪?如何融化?""尽管问得不熟,但他们都乐意向这些问题寻求帮助,主动观察,汇报自己观察探索的结果。另外,笔者还让同学们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它能让我们在天冷的时候穿上衣服,注意防寒,预防感冒等,也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进而认识季节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考虑到孩子喜欢堆雪人、打雪仗,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做些适当的活动,体验雪、堆雪人、赏雪景带来的美好感受。如条件不允许,儿童可由家长协助,利用网络观看幻想中的雾凇、雪雕和冰灯。另外,笔者还开展了"动物"过冬探秘活动,还以提示卡的形式归纳出冬季生活小窍门等,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奥秘,它馈赠人类许多美好事物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快乐地度过冬季。与此同时,在这种良好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在快乐中懂得了爱护自然环境的现实意义。
三、让儿童成为真正的"探索者",享受智慧的荣耀
从天性来看,儿童是具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性、探索性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应顺应这一天性,引导和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教师如果能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孩子们往往会充满激情,積极参与。
例如:"上学路上"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课,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晚一点起床就迟到,在跑上学的路上红灯亮时,你该怎么办?放学后,一些同学边走边打闹,对吗?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思考扩展问题: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在课余过程中,有哪些错误行为不能做到?列举你的原因并说明原因。透过小组活动,学生拓展思路,更全面地寻找问题的答案,透过激发讨论,加深对上学道路不安全行为危害的认识,不仅能掌握本节知识的内容,提高安全警觉,还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通过点评学生的小组答案来补充学生的问题答案,同时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成就感。
总之,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基本立场,小学思政教学本质上是"儿童教学",教师要对思政教学进行追寻,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体验。当前,在小学思政教学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简单、示范指导不到位等问题。从幼儿立场出发的思政教学应从培育情感、精心设计、激发兴趣、贴近生活、及时反馈、示范引导、培养审美意识等方面入手,突出其实践活动的本质,引导学生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畅. 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建构[J]. 2021(2015-4):7-11.
[2]赵应红. 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 读天下:综合, 2021.
[3]徐益锋. 实践儿童立场视野下的”活德育”[J]. 教学与管理, 2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