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以探究为主体的科学课

2022-02-22李艳平

学习与科普 2022年9期
关键词:摩擦力探究性物体

李艳平

小学科学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科学兴趣培养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探究性教学是我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计教学工作。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体现在:1.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宽广的探究空间;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3.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以事实和现象为基准开展探究性教学,从而实现对学生主体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时间知觉与人们的活動内容、情绪、动机以及态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有趣的事情、积极的情绪以及期待的态度会使人对某种事物更加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我们进一步确立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同时需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情景教学模式下,让更多的小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科学的魅力。

二、融合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我执教《运动与摩擦力》的教学时,设计通过三个对比实验来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变化,在教学物体接触面与摩擦力的关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带领学生做两个活动: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分别在光滑的地板上和毛巾上拖动对方,观察现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马上就发现在光滑的地板上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拖动同学;而在毛巾上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动同学向前一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马上能发现科学问题: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大小也不一样。

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钩码的数量不变。纸盒的接触面改变。在实验中学生实验的顺序可能会先桌面后毛巾,或先毛巾后桌面进行实验。这都没有关系,教师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完成后得出的数据;每组学生得出的数据很可能都不相同,那是因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拉动纸盒的力量不同,所以数据不同。但是两组数据对比,最后都会发现在毛巾上拖动纸盒的数据要比在光滑的桌面上得出的数据大得多,这样实验就验证了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教学第二个研究的问题:验证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也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这次我让三个学生为一组,分组时我有意的将胖瘦分明的学生和体重中等的学生编成一组,体重居中的学生先在地板上拖动胖的学生向前,然后再拖动瘦的学生向前,让他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胖瘦学生的体重不同,所用的力量也不相同。然后出示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纸盒、六个钩码、测力计。桌面)不改变的变量是桌面。学生通过实验,能得出结论: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三、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宽广的探究平台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科学实验中,学生能够用实验结果来验证事实,检索自己的探究行为是否正确。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性教学开展小学科学的教学时,应重视实践教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教学的基础,从而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宽广的探索和研究平台。

还是以《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为例。在课堂任务结束后,我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拓展性学习,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019年11月23日黑河市下了一场冬雨,观察图片图片上摔倒的人们,这场冬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很多人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冬雨中受伤。医院里住满了摔伤的病人,还发生了多起事故。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现象需要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些防滑神器(把水果袋套在脚上,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给汽车装上防滑链条。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探究性极强的学科。其在小学阶段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开展小学科学的教学时,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元素,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摩擦力探究性物体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自不量力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神奇的摩擦力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