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2022-02-22张鑫
张鑫
摘要:三峡民间美术:指以万州及其周边为代表的三峡流域民间美术,是三峡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样式。实用与美观一体,极具地域文化色彩,包含民间民俗、建筑民居、生活用具等。本文旨在探讨三峡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策略等,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拓展美术课堂教学的宽度、深度。
关键词:三峡民间美术;美术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运用自然资源与社会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挖掘乡土教材”,以增强文化自信。学校作为培育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需要响应,践行,落实这一要求。
一、关于“三峡民间美术”的学生调查问卷
为客观了解学生对三峡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兴趣度。笔者以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初2019级学生为样本,也开展了一次关于“三峡民间美术”的调查问卷。参加人数902人,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即不填写姓名及班级,杜绝学生害怕心理,较大客观的呈现出真实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共包含8个单选题,1个多选题。笔者选取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单选问题,作数据统计。其一:“你知道万州三峡石雕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其二:“你觉得在校园推广三峡民间美术有必要吗?”。数据统计结果如下:632人不知道三峡石雕为市级非遗项目,270人从新闻报道或他人口中听说过,所占比例不到样本总数的一半。“你觉得在校园推广三峡民间美术有必要吗?”这一问题中,692人觉得有必要,178人觉得无所谓,32觉得没必要。
這两组数据,充分显示,学生对三峡民间美术的不了解,但却很有兴趣。反观课堂美术教学对地方文化、民间美术的切入很是欠缺,仅凭教材很难兼顾。地方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辅助课程的开发,是对传统美术课堂的一种补充,不仅学生可以受益,也对非遗形成一种活态传承。
二、三峡民间美术融入美术教学的意义
1.增进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三峡流域,有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不光有三峡石雕、三峡绣,剪纸,树叶画等传统美术项目,还有许多历史古迹,特色地标建筑。挖掘本土的特色文化,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从生活中有触动的点,进行理解,进而产生热爱。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培根铸魂”。
2.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田发芽,首先需要教师心中有文化火种。以三峡民间美术内容为课程扩展,客观上督促了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必须了解、辨析优秀的本土文化,才能挖掘出有营养的课程内容,进而提升教师的自我文化吸收,成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型美术教师。
3.完善课程内容,提升美育质量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已经有序进行,各个地区的校本课程却推迟缓慢。地方民间美术走进中小学美术课堂,是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一大亮点。完善的美术课程内容,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维度、层面得到培育,从而延伸了美育的宽度、深度。
三、三峡民间美术融入美术教学的策略
程明琳在《地域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中,以三峡地区丰富的民间美术为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了几例民间美术教学课例。邓航在《三峡民间美术在万州地区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以“梁平年画欣赏课”为例》中,贴近生活实际,选取梁平年画作为教学资源进行课堂实践教学,为最佳的教学方式—欣赏来传承传统文化。挖掘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素材来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的皮影戏,老挝部落的民间刺绣,新加坡的蜡染印花布,菲律宾的椰壳工艺品等都作为课程资源进入了该国部分地区学校的学校课程,从而使美术课堂更贴近实际生活,发挥着热爱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
开发三峡民间美术项目,寻找与美术课堂的的契合点,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三峡奇石、老建筑、路桥、石雕、剪纸、刺绣、树叶画等,其一文化背景开发欣赏课、从图案系列开发线描课程等。其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校园民间文化活动,由固态到活态。
如以“三峡石雕”为例进行欣赏课开发。三峡石雕是万州地区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本银在万州各地区雕刻了大量的精美石雕。以城市雕塑《拓荒牛》为代表,该作品坐落在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塑立在一片青青花园中,显得端庄厚重。这件作品高7米,长6.6米,基底正面刻有“拓荒”二字。万州长江大桥是因五桥移民新城而生,1997年,正是牛年,因而用一头埋头耕耘的牛来诠释三峡移民的开拓精神是再恰当不过。课上一方面给学生看雕刻细节图,让学生感受雕刻技艺美,另一方面给学生讲述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城市的历史印记。课后,让学生周末找时间去亲自观摩,并写一篇50-100字的赏析,作为本课作业验收,既可了解三峡石雕,又增进了对万州历史的印象。
四、结语
三峡民间美术是地方文化的一种记录,一张名片。三峡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是对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一种文化辐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挖掘和开发极具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既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又能让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而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明琳:《地域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8
[2]邓航:《三峡民间美术在万州地区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以“梁平年画欣赏课”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肖娟:《三峡移民文化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0
[4]张娇:《三峡石文化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以万州沙河中学为例》[D].重庆三峡学院.2019
[5]匡中霞:《梁平蓝印花布在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9
1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学会2021-202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培根铸魂理念下万州三中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研究成果(WXH—2021—06)
2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三峡民间美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XH2021B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