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蛟龙号”创设情境,探究初中物理新课教学

2022-02-22王晓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王晓宾

【摘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科技知识,蕴含有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具有新奇性、趣味性、情境性、创新性和前沿性等优点。本文就如何将“蛟龙号”引入初中物理的新课教学中进行探讨,提出相关想法。

【关键词】蛟龙号;前沿科技知识;初中物理;新课教学

一、“蛟龙号”与初中物理新课教学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深潜器,它的下潜深度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同等类型的深潜器,而且也是最安全可靠的。该深潜器在许多方面用到了初中物理知识。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前沿高科技产品,在初中物理新课教学中将其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一个新生的高科技事物的出现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笔者认为,有效地开发前沿科技是切实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喜欢物理从而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期待”,这种“期待”会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供优质的动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新课教学中,笔者认为,引入像“蛟龙号”这类与物理学相关的前沿科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运用“蛟龙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案例设计

“蛟龙号”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本文选取与初中物理教学相关的部分内容,以初中物理(粤教版)部分新课为例,引入新课的案例设计。

案例一:“蛟龙号下潜深度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同等类型的深潜器”引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蛟龙号”下潜过程的情形,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美国的“里雅斯特号”在下潜到马里亚海沟探险时,潜水器有一块19cm厚的舷窗玻璃出现了开裂。从而让学生直接认识到随着潜入的深度不断增加,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将不断增大。

2.教师利用“蛟龙号”引入液体压强的教学设计(如表1)。

3.新课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蛟龙号”的相关信息,并思考如果“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的深度,此时它受到的压强有多大?为了对抗如此大的压强,它的形状设计有什么要求?它的外壳要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案例二:观看中国“蛟龙”怎样炼成“千里传音”引入“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是初中物理(粤教版)第2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是利用“蛟龙”怎样炼成“千里传音””引入“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的案例设计。

1.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通讯方式是手机,而手机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下潜到大海深处的“蛟龙号”里面的工作人员要与陆地上面的工作人员联系,是用手机来传递信息的吗?让学生观看视频中国“蛟龙”怎样炼成“千里传音”,如图2所示,为学生揭示神秘的面纱。

2.教师利用“蛟龙”怎样炼成“千里传音”引入“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设计(如表2)。

3.课后小实验,请学生在家里用封口袋,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装在里面,确保不会渗水进去,然后把它放入水中,听一听声音能否从水中传出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对新课内容加以巩固。

案例三:“蛟龙号上浮下潜”引入“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初中物理(粤教版)第9章第3节的内容。下面是利用“蛟龙号想潜就潜和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引入“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案例设计。

1.视频中介绍了“蛟龙号”如何想潜就潜技术,如图4所示,视频播放了“蛟龙号”是通过注入海水下潜的。毕竟“蛟龙号”的外壳是坚硬的,它的体积是保持不变的,它潜在水里所受的浮力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因此也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2.“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新课引入教学设计(如表3)。

3.课后思考,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鱼上浮下潜的资料,下一节课上课时与同学分享和讨论,鱼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上浮和下潜的,与潜水器的上浮下潜原理是否相同。

三、结语

在新课程推进时的问题与反思中提到,课程内容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基于此,新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培養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因此,开发各种具有前沿科技的教学资源,类似于“蛟龙号”这类蕴含前沿科技的新事物,目前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和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好这类资源。这有利于增加物理的新奇感和趣味性,让我们的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喜欢我们的物理课,更热爱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9-110.

[2]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5.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