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leton在小学中年段英语对话课中的运用
2022-02-22黄月佳
黄月佳
【摘要】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预测、推理等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解构文本—建构文本—重构文本—创造性文本重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一节小学英语中年段对话课案例详细分析了Skeleton在中年段小学英语对话课中的运用。学生在交流学习活动中,认知思维从低阶过渡到高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学习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课例分析
一、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及操作步骤
(一)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的基本定义
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是把文本中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挖空或打乱列次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预测、补充或重组文本,以达到深刻理解文本语义连贯和内容衔接意义的教学方法。语言主要借助词汇、语句和篇章进行,其核心是思维。比较复杂的语言表达,都需要用思维作支撑,尤其是外语学习,更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平台,让学生用声音将思维表达出来。Skeleton就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思维支架,将不外显的语言思维,用看得着、听得见的方式一步步搭建起来,让语言学习思维化,使学生的分析思维、序列思维、拓展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得到发展。因此,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就很好地符合了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核心素养,因为只有学生想说、要说和爱说才能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二)Skeleton骨架文本的操作步骤
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解构文本—建构文本—重构文本—创造性文本重构。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不会把教材文本的“全貌”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把经过“处理”的骨架文本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测文本、同伴讨论、听录音建构文本等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实现语言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要立足教材,同时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使用教材文本中具有功能性的核心句型做骨架,从而超越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价值,拓展语言的使用范围。
二、Skeleton在对话课中的运用
巧用Skeleton骨架文本进行语篇教学,为学生提供语言的支架,优化教学过程,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发展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下面结合修订版PEP三(下)Unit3 At the zoo B Let's talk对话课的教学内容,简单谈谈Skeleton在小学中年段英语对话课中的运用,以达到抛砖引玉、共同研究的目的。以下为课堂教学片断。
(一)解构文本——运用Skeleton进行预测(Predict)
Step1.Warm-up
1.Sing a song:What animals do you see in the song?
2.Free talk: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know?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复习动物单词。目的是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Step2.Preview:Look and guess
设计意图:巧妙呈现主题,利用遮挡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动物,并让学生初步感知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的句型It has…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对话学习进行铺垫。
Step3.Presentation
1.Look and say: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A.At school B.At the zoo
2.Listen and answer:What animal is it? A. bear B.elephant
设计意图:通过视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片,先预测图中人物对话的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同时,用问题驱动学生去进行有效的听和说,鼓励学生根据所给情景图大胆预测和表达,更能调动学生思维和提高说的能力。在这一步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建構文本
1.运用Skeleton进行分析理解——(Think and say)
出示挖空核心句型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对话。让学生先与同桌讨论一下,猜猜挖空的核心句型是什么(Think and say),进一步分析并初步形成完整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两人合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自由发挥,想一想,所一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为中下层学生降低难度,通过优生的帮助得出初步答案。
2.运用Skeleton进行结对讨论——(Discuss and choose)
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关键信息后,给出差额选择的句子,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并给对话文本选择正确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步,学生很关注挖空的核心句子,自然地将选择的句子与自己的猜测作比对,进一步理解文本的语义。经过辩证思考自主完成练习后,利用学生急于验证正误的心理,播放原文对话录音检测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还可以提高听的有效性。
(三)重构文本——提供语言支架进行替换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猜测,以及让学生找出图片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用句型It has…描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分析对比能力,并巩固本节课的核心句型。
(四)创造性文本重构
学生四人小组,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这一步是属于创造性的文本重构,既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了本节课的语言,又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拓展思维的发展。学生可以运用核心句型和所学过的知识,将新旧知识结合,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真正实现语言的运用。
三、利用Skeleton进行语篇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对比传统的对话教学,运用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进行对话教学,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为学生腾出更多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将机械的接受性学习和听说练习变为自主的产出性运用和有效的听说。
在教学中设计每一个具体任务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如,Think and say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行猜测,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Discuss and choose在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关键信息后,给出差额选择的句子,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并给对话文本选择正确的句子。这一步,学生很关注挖空的核心句子,自然地将选择的句子与自己的猜测作比对,进一步理解文本的语义。经过辩证思考自主完成练习后,利用学生急于验证正误的心理,播放原文对话录音检测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还可以提高听得有效性。因此,Skeleton骨架文本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Skeleton骨架文本教学法是语篇教学的一种手段,无论使用哪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核心语言,关注语篇,以达到“听、说、认读、写”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序列、逻辑、扩散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任志贤.对小学英语会话课课堂流程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3(4).
[3]林玉蝉.巧用Skeleton骨架文本,创新对话教学——以修订版PEP三(上)Unit 4 A Let's talk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7(24).
[4]王慧.Skeleton在小学英语高年段读写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8(12).
[5]楊静.Skeleton在小学五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OL].https://www.docin.com/p-1887354063.html.
责任编辑 罗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