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功能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影响

2022-02-21纪洪菲陈金鳌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5期
关键词:柔道体能训练功能性

纪洪菲 陈金鳌

(1.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 江苏常州 213002;2.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身体功能训练主要是在康复领域应用,目的是减少各类疾病带来的生活不便的情况。在竞技体育领域,则体现为提升运动技能水平,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1]。身体功能性训练恰好可以弥补柔道训练的不足。对身体功能性筛查(FMS)测得的分值进行科学分析,能够为协助教练员、体能训练专家、私人教练和物理治疗师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便利[2]。国内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命名为“身体运动功能动作训练”“功能训练”“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梳理和研究[3]。刘爱杰、李少丹[4]两位学者还在《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思考》一文中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更为清晰的介绍,他们认为身体功能活动是人们每天基本的日常行为活动。功能性训练传入国内时间较短,因此相对传统体能性训练,它的应用更少,但是就运动员日常训练而言,身体功能性训练却更加适合他们,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国际上,身体功能性训练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由于其动作模式的日常化,国外许多运动队甚至各行各业都引进了功能性训练,例如武警、消防员、医生等等。他们对于身体功能性训练的了解相对更多。由于美国体能协会(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英国体能训协会、澳大利亚体能协会等学术组织的建立[5],功能性训练体系得以不断扩大和完善,同时这些专业学术组织的发展加快推进了西方国家在体能训练方面的科学化、专业化[6]。

该研究将运用实验法,在常州市柔道运动队选取20名运动员,利用FMS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并通过数据探讨FMS 对柔道运动员身体功能性训练效果的影响,找到影响运动员体能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这对运动员发展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并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7]。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身体功能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专业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阅大量文献,并通过“FMS”“身体功能性训练”“柔道”等关键词检索出大量国内外的文献、期刊,对这些文献和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并分析。

1.2.2 实验法

1.2.2.1 实验对象的筛选

选取常州市柔道运动员20 人进行实验,年龄在12~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00±1.49岁,且无急性伤病情况[8]。

1.2.3.2 实验分组

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组方法,将20名15岁左右的柔道运动员用序号1~20 标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1~10号,实验组为11~20号。

1.2.3.3 实验方案

对照组:进行传统体能训练[9]。包括5min 慢跑热身;3~4组削砍运动,每组10~15次,练习10min;负重深蹲4组,每组12个,练习10min;S路绕人爬行2组,每组2次,练习5min。训练持续4周,每周5次,每次30min。

实验组:除了进行传统体能训练外,还需进行身体功能性动作训练。该研究通过参考相关功能性训练方法[10],制定了如下训练内容:股四头肌拉伸4组,每组2次,练习2min;单腿下蹲、弓步蹲、后腿抬高分步蹲各1组,每组12个,练习15min;胸和背阔肌的拉伸放松各2组,每组30s,练习1min;肩外旋肌力训练2 组,每组10个,每组2min,练习4min;上劈/下砍训练4 组,每组12个,练习8min。将强度控制在15RM,保证运动员能持续发力。每周5次,每次30min,总共施加4周的实验干预纠正练习。为了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在每次训练时下队进行实时监督。为了保证实验组能正常完成1周5次的纠正训练计划,要求实验组受试者分别在周二、周五上午技术训练课前60min,周一、周三、周六下午技术训练课前60min 按照要求完成既定的训练计划[11]。

1.2.3.4 实验评估方法

用FMS 量表对深蹲、上跨步、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旋转稳定性、躯干稳定性这7个项目进行分值评估[12]。在实验前后各测量一次,每个项目分值为0~3分,依据运动表现进行评定。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23.0以及Excel 2010对柔道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FMS 测试得分进行统计处理和数据分析,保证该次论文整体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FMS数据分析比较

如表1 所示,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FMS的7个项目总分的均值与标准差相差并不大,对照组实验前为11.10±0.43,实验组为11.70±0.37(P>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员的7项FMS的初始数值较为接近,即运动员的初始水平比较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且得出的数据相对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容易观察身体功能性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对于FMS分值的影响。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FMS数据比较

深蹲、上跨步、直线弓箭步是整体动作,考验的是机体整体的协调合作能力,也即整体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常州市柔道运动员在这3个动作的分值上得分相对较高,说明运动员的整体协调性相对不错。肩部灵活性和主动直腿上抬主要考验的是运动员肩、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灵活性,这些部位运动员常年进行重复训练,有些动作模式已经固化,所以在灵活性方面略有欠缺。实验前柔道运动员在旋转稳定性和躯干稳定性上分值较低,均值为1.65,说明柔道运动员核心力量有待提升,其原因多与柔道运动的动作模式有关,例如捉襟法、蹲姿倒法、大外刈等,这些柔道基本动作需要用到大量的核心力量,所以在这些项目上,柔道运动员的分值相对较低。

2.2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数据分析比较

如表2 所示,对照组实验前FMS 总分为11.60±0.43,实验后为12.70±0.40,P值为0.00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传统体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运动员动作模式、提高运动表现是有效的。在这7个项目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和肩部灵活性的均值都有所提高,主动直腿上抬的均值基本未发生改变,这说明传统体能训练对于提升运动员整体协调性、改善各部位紧密协作、对肩关节及胸椎参与都是有效果的,但在传统体能训练中对于运动员骨盆的训练较少,导致运动员主动直腿上抬的分值改变较小,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灵活性较差。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的均值由原来的1.50分分别提升到了1.90分和1.70分,FMS 中7 个项目的均值基本都得到了提升,但P值却都大于0.05,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传统体能干预对于柔道运动员而言影响并不大。

表2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数据比较

从表2 的数据中不难分析出,对照组实验前后出现较大变化的是躯干稳定俯卧撑这一项目,因为躯干稳定俯卧撑需要较强的核心力量,而在传统体能训练中,有较多针对核心力量的训练,因此躯干稳定俯卧撑有些许改变,但效果不明显。变化最小的是主动直腿上抬,说明传统体能训练对于盆骨的控制力并没有很大作用。

2.3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数据分析比较

从表3中可以发现,实验组FMS量表中7个项目的均值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利用SPSS 23软件发现,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推上抬、旋转稳定性这5个项目实验前后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身体功能性训练在各关节协作能力肩、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灵活性,骨盆及核心力量的提升方面都是有显著成效的。虽然躯干稳定俯卧撑与旋转稳定性都是对核心力量的一种评测,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躯干稳定俯卧撑需要考量的是矢状面的反射稳定性,即更多的是对力量的要求,而旋转稳定性则是在攀爬模式下重心的移动能力,对力量的要求较小。在本次身体功能性训练的内容设计中,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因而与其他项目相比,躯干稳定俯卧撑并未见显著成效,其实验前后的P值为0.168,大于0.05,而在肩部灵活性这一项目上,P值趋近于0.05,说明身体功能性训练在对肩胛骨、胸椎参与方面正逐步发挥功效,再训练一段时间即可见到显著成效。实验组实验前FMS 总分为11.10±1.37,实验后总分为16.70±1.16(P<0.01),说明经4 周身体功能性训练后,这些问题均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因此可以说身体功能性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值得被普及的训练模式,它对于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数据比较

2.4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后FMS数据分析比较

如表4 所示,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数据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深蹲和主动直腿上抬的均值大幅提升,其他项目的P值均小于0.05,同时实验组FMS 总分(16.70±0.40)与对照组(12.70±0.40)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功能性训练的干预相较传统体能训练更有优势。实验表明,无论从灵活性、稳定性,还是整体协调性上都较传统体能训练有了大幅提升,很多时候FMS 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更多是为他们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在竞技运动中,如果FMS分值较低,就需要加强运动员在灵活性、稳定性方面的训练,若是分值高,但运动水平低,则需要考虑加大负荷。

表4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后FMS数据比较

整体来说,在实验前选取的柔道运动员各项成绩表现一般,说明大部分运动员身体两侧对称性不足,尤其是髋关节的灵活性欠佳[13]。在4 周实验结束之后,发现实验组的7 个测试项目都有显著提升,均值也大大改善,而对照组FMS分值则提升较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经过数据分析,江苏省常州市柔道队运动员FMS分值普遍较低,这与他们平时的训练强度与训练模式有关,由于平时训练强度过大,身体肌肉紧张,因此FMS分值呈现出普遍偏低的特征。该实验将20名柔道运动员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体能训练法,实验组采用的是身体功能性训练法,实验结果表明身体功能性训练法对FMS 的干预影响较大,而传统功能性训练干预在FMS 上的体现则不明显,身体功能性训练能够改善柔道运动员的FMS得分。

对于柔道运动员而言,要想提高运动水平,身体功能性训练更加适合他们,有更加完美的训练效果。柔道运动员的损伤主要发生在髋关节,原因在于柔道这项运动本身就需要核心发力,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就应该用对发力部位,减少损伤,提高运动效果。该研究在实验前测得的对照组与实验组数据均是无热身情况下的,不难看出,无热身情况下测得的FMS 数值普遍较低,这说明,在无热身状态下进行训练效果不佳。

3.2 建议

对于柔道运动员而言,大强度的训练无可避免,但在训练模式却可以选择,运动员可以选择多维的运动模式而非单一的练习,这样就可以避免身体某些部位僵直化,从而改善身体灵活性。在进行大强度训练前,必须进行热身活动,直至将身体肌肉完全激活,但是热身强度需要控制好,不能让运动员还没开始正式训练就已经疲惫。身体功能性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帮助其获得较高的运动技能,同时也可以纠正运动员一些固有的错误运动模式。因此可以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加入一些提高FMS 分值的功能性训练,从而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水平。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身体功能性训练,负担不宜过重,同时要找准功能训练的针对部位进行训练。该文实验对象的选取皆为无运动损伤患者,但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许多运动员并不知晓自己有运动损伤,直到测量FMS 时出现疼痛症状,才发现损伤,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发现疼痛一定要及早到就近医院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

猜你喜欢

柔道体能训练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