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2-21李堃宜李芝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东佛山520305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注射液

李堃宜,李芝(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20305)

糖尿病的发生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此类患者长期代谢紊乱、持续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器官。其中,糖尿病足及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它使患者运动功能和肢体感觉受到严重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现阶段,只能依靠做好足部护理、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8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分组方式为数字1∶1法,其中40例设为对照组,40例设为观察组。所选患者既往诊断为糖尿病,符合中华医学会、Wagner分级法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无实质脏器病变,已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有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具有一致性(P>0.05),可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40)

1.2 方法 予以两组胰岛素、降糖药控制血糖,视患者病情调整药物用量;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做好伤口换药及周围皮肤消毒工作,创面应用双氧水、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覆盖碘仿纱条,消毒、换药操作时,尽可能减少对创面的刺激,使用敷料保护好创面[1]。

对照组: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2注射液,剂量为100mg、250μg,1次/d;250mL生理盐水+20mg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用药2疗程[2]。

观察组:常规用药同对照组,加用100μg前列地尔注射液+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7d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3]。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治疗前后HbAl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观察两组皮疹、腹胀、腹泻、注射部位红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糖尿病足疗效判定:Wagner分级下降≥2级,溃疡全部愈合或愈合>80%,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为显效;Wagner分级下降1级,溃疡愈合50%-80%,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判定:肢体疼痛感消失,感觉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消失为显效;肢体疼痛感明显缓解,感觉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有所好转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n=40)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n=40)

组别 HbAlc(%) FBG(mmol/L) 2h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9.52±1.21 9.22±0.69对照组 9.46±1.15 6.09±0.92 8.67±1.34 6.73±0.88 13.18±1.30 10.76±0.98 t 0.2273 8.2032 0.5068 9.0139 0.2454 8.1263 P 0.8208 0.0000 0.6137 0.0000 0.8067 0.0000 7.98±1.13 8.51±1.48 8.65±1.02 13.11±1.2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1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注射部位红肿,观察组出现1例腹胀、2例注射部位红肿、1例皮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6,P=0.6923)。

3 讨论

目前,临床学者普遍认为,长期高血糖所致的代谢障碍是诱发各类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约为40%-60%,且多发于疾病认知有限、血糖控制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患者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周围神经缺血、缺氧,最终肿胀坏死,引起继发性脱髓鞘和原发性轴索变性,神经传导速度受到影响,病变可累及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从而引发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的症状;同时,糖代谢还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纤维营养障碍,降低毛细血管数量,导致微血管腔狭窄、微血管壁增厚[5]。因此,注意营养神经、积极改善微循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该病治疗的重点。若患者在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合并血管病变,将会导致患者足部皮肤溃烂,由于患者血液循环和周围神经存在异常,因此溃烂皮肤难以愈合,严重者甚至需要通过截肢挽救生命,此类患者不仅需要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还应注意到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缺氧、缺血这一问题[6]。本研究中,观察组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90.91%,对照组为65.00%、65.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糖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HbAlc、FBG、P2-hBG水平具有一致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0.00%)与对照组(7.50%)无明显差异(P>0.05)。

前列地尔药理作用广泛,静滴后经肺循环、肾脏代谢排泄,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①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毛细血管阻力,改善神经组织血流灌注,对于全身动脉、静脉均可起到良好的扩张作用。②降低红细胞聚集性,进一步提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改变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浓度,可有效抵抗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③增强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及血脂水平,可促进甘油三酯水平下降。④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且能够促进纤溶活性物质释放,抑制内皮素分泌。⑤具有保护肾功能,清除非蛋白氮的作用;同时,清除免疫复合物,保护心肌、改善冠状循环,具有强心、利尿、排纳等作用。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中,前列地尔静脉注射后广泛分布于病变的毛细血管,起到明显的扩张作用,在较短时间内解除末梢血管缺氧、缺血状态,促进创面愈合,且作为环化酶激活剂,前列地尔在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控制神经肌萎缩方面,也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如此,由于前列地尔药理作用广泛,可起到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脂等作用,故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有研究显示[7],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后,有效成分受到脂质微球的包裹,可靶向作用于病变血管内壁,病变处药物浓度高,作用可维持24h,将其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患者创口新鲜肉芽开始生长,足部麻木、跛行症状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黏度下降,溃疡皮肤愈合77.78%。还有相关研究显示[8],予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前列地尔治疗,患者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加,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Wagner分级明显下降,创面溃疡愈合情况良好,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体疼痛感明显缓解,感觉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好转,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也充分证实了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效果理想,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延缓患者并发症进展,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创面注射液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