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熏洗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2022-02-21张晓峰苏文博
郭 倩,张晓峰,张 鹏,苏文博
(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肛门瘙痒症好发于 40~60岁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瘙痒,常在夜间、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情况下加重,发病时瘙痒难耐,抓挠止痒会导致表皮脱落和炎症,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痒-抓-痒”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25%~75%的肛门瘙痒症是由于局部刺激、感染、炎症、全身性疾病或者肿瘤引起,但仍有部分肛门瘙痒症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保持适当的肛门卫生,避免进食刺激食物,并尽量减少皮肤创伤,加用外用药物治疗,瘙痒症状可改善,但常反复发作[4]。因此改善肛门瘙痒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中药熏洗、针灸等外治疗法在治疗肛肠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5-7],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自拟中药熏洗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肛门瘙痒症患者的效果,旨在为肛门瘙痒症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可靠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肛肠病诊疗学》[8]。①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肛门瘙痒,瘙痒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如有虫爬,重者瘙痒剧烈难忍,同时伴有失眠、烦躁。②专科检查:疾病初期无特异性表现,可见肛周潮红(低程度),症状加重可在肛门周围、会阴部见新旧不一的抓痕、皮肤皲裂、皱褶增厚等皮肤损害。随着病程进展,可见皮肤灰白色、淡白色改变,以肛周为中心。
1.1.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家共识》[10]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病初肛门周围皮肤微痒,病情进展可波及前阴和阴囊,以会阴前后缝痒甚,呈虫爬蚁走感、蚊咬火烤感,夜间更甚,令人坐卧不安。②体征:皮肤因搔抓可出现破溃、渗出、糜烂、出血或结痂,长期反复发作者肛周皮肤增厚、皱襞粗大,可呈苔藓样变。
1.2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知晓治疗方案的方法及优劣,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他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因其他疾病引起肛门瘙痒者;依从性差、有精神疾患等不能完成本次研究者;合并严重的其他器官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4剔除和脱落标准 研究过程中患者强烈要求退出或随访过程中失访者;在研究过程中突发其他重大疾病者;因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者。
1.5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门诊就诊的肛门瘙痒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0.1±9.8)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9.9±9.9)岁。2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临汾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3)。
1.6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自拟中药熏洗方坐浴。组方:苦参3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15 g、蛇床子15 g、黄柏30 g、马齿苋30 g,由本院中药房提供免煎剂,每次使用兑温水(水温39 ℃)2 000 mL坐浴15 min,每日2次,疗程1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董氏奇穴进行治疗。采用苏州天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0×40 mm),针刺双侧董氏奇穴(其门、其角、其正),其中其门穴位于手背,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两寸处;其角穴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四寸处;其正穴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六寸处。双侧手臂针刺时,掌心朝下,自然放松,其门: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入二至五分;其角、其正刺法与其门相同。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每日1次,疗程10 d,操作由同一个研究者完成。
1.7观察指标
1.7.1症状评分 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家共识》[10]选取瘙痒程度、皮损情况、潮湿为主要观察症状,治疗前后根据症状程度进行评分。瘙痒程度:肛门无瘙痒,计0分;肛门瘙痒能够忍受,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计3分;肛门瘙痒可以忍受,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不影响睡眠,计6分;肛门瘙痒无法忍受,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睡眠,计9分。皮损情况:肛周皮肤正常,无皮损,计0分;肛周皮肤潮湿、轻度发白面积<4 cm2,计3分;肛周皮肤苍白,肛周皱褶轻度增厚,偶有皮肤破损 4 cm2≤面积≤6 cm2,计6分;肛周皮肤破溃、出血、结痂,伴苔藓样变S>6 cm2,计9分。潮湿:无肛门潮湿,计0分;自觉肛门潮湿,检查无潮湿,计3分;肛门潮湿,检查无发现肛周黏液或粪渣,经提肛训练潮湿可缓解,计6分;肛门潮湿严重,检查发现肛周有黏液或粪渣,经提肛训练潮湿不可缓解,计9分。
1.7.2临床疗效 治疗10 d后根据肛门瘙痒和皮损情况评估2组治疗效果,肛门瘙痒、皮损消失为治愈,肛门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缩小为显效,肛门瘙痒、皮损有减轻为有效,肛门瘙痒、皮损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7.3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率 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治愈、显效、有效患者,统计患者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瘙痒程度、皮损情况、潮湿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肛门瘙痒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32/36),对照组为63.9%(23/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肛门瘙痒症患者治疗10 d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2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32例,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为6.2%(2/32),3个月复发率为18.8%(6/32);对照组总有效23例,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为21.7%(5/23),3个月复发率为47.8%(11/23)。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 论
肛门瘙痒症是肛周皮肤病常见类型之一,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瘙痒顽固,长期反复发作,导致发生范围扩大到会阴部、阴囊部,伴有肛周皮肤增厚,皱襞粗大,呈苔藓样改变,因反复搔抓,伴有皮肤溃破继发感染的风险[11]。该病发病率男女比例为4∶1,人群发病率约为5%[12-13]。肛门瘙痒症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瘙痒症多为肛裂、痔疮、湿疹、寄生虫、肛门或结直肠癌、功能性肠病、创伤后病变等诱发或加剧瘙痒, 其中痔疮为最为常见的诱因,因继发性瘙痒症病因明确,主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疗效多确切。原发性瘙痒症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与体内瘙痒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神经肽等相关,患者肛周皮肤受瘙痒介质刺激,神经末梢传导冲动,刺激特异性神经元,产生瘙痒感觉,治疗上目前主要应用抗组胺药物、钙剂药物、激素等,但存在易反复发作、疗效不确切等缺点[14-15]。
肛门瘙痒症在中医属“谷道痒”“朐痒”范畴,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痔者其直旁有小空,空兑兑然出,时从其空出有白虫,其直痛,燖然类辛状……”指出肛门瘙痒症的部位以及相关病因。现代医家认为肛门瘙痒症发病与风、热、毒、湿、虫邪密切相关,《外科大成·诸痒》中记载“诸疮痛痒,皆属于火”,风邪外袭、湿热毒蕴,蕴结肛周,浸淫肌肤而发病,故见肌肤瘙痒。因此治疗多以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为原则。
自拟中药熏洗剂中苦参、白鲜皮、黄柏均为清热燥湿药,苦参可杀虫止痒,是治疗皮肤病的要药;黄柏清热解毒;白鲜皮苦、寒,泻火解毒,祛风止痒。目前药理研究证明,苦参、白鲜皮、黄柏均具有一定抗真菌、抗炎、抗过敏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6-19]。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尤善清除皮肤中湿热与风邪,而起到止痒功效;蛇床子辛、苦、温,燥湿祛风,杀虫止痒;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熏洗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是治疗肛肠科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外科精义》记载药浴具有“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的功效,中药熏洗坐浴,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肤表层,同时通过物理温热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发挥中药熏洗剂的功效。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老先生继承国学、又发展创新的独家针刺疗法。在治疗上重视运用五行、脏象、脾胃学说,其取穴精,操作简便、起效快,治疗病证广泛,对痛症、内分泌失调以及各种疑难杂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0]。本研究中使用的其门、其角、其正又称“三其穴”, “三其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三穴位于同一直线上,多取皮下“透刺”之法,正所谓“皮治肺与大肠”,三穴同用,正是“倒马针法”,“三其穴”针感强烈,直通三焦,可起到调达三焦、调和脏腑功能作用。目前临床研究证实,“三其穴”是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的要穴、效穴、奇穴, 是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的重要穴位[2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情况、潮湿评分评分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自拟中药熏洗剂联合针刺董氏奇穴较单纯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