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
2022-02-21李晓云
李晓云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数学成绩中下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对“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进行解构与逻辑系统分析,从而获得简化、易操作的“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的问题表,最后通过2个案例具体阐述该学习法在初中代数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思考;说数学;学习法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思路
数学成绩中下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数学阅读障碍;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思考;欠缺向别人问数学问题的方法,不会用数学语言与老师、同学进行表达交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先做了三份问卷调查,分别了解初中生在数学阅读、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三方面各自的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通过文献搜索和教学实践,把“读、思、说”三位一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二、“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的解构
“读”即数学阅读,本文的数学阅读材料特指数学题目。“思”即数学思考,本文的“思”分为进行数学阅读的“思”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思”两个层次。“说”是指“说数学”,即数学表达,用数学语言把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解题策略,思想方法,思路探索过程等表达给自已、同学、教师听。
“读、思、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充分的“读”,才能深入开展“思”;“读”的过程中,必须带着“思”进行;“读与思”是“说”之本,没有充分的“读与思”,是“说”不出实质的东西;“读与思”需要通过“说”来外显,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说”能促进“读与思”的深化。
(一)用简化、易操作的问题表落实
自我提问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更自然地习得“读、思、说”三位一体的学习法,同时提升他们的元认知水平。
三、“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的应用案例
“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法采取问题串的形式开展,初期由教师引导提问,但目标是让学生内化所有问题串的提问内容与方法,最终达到自问自答,形成自身一套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以其在代数中的应用为例:
某工程队修建一条长1200m的道路,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工效提升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
(1)求这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修道路多少米?
(2)在这项工程中,如果要求工程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下面是学生自问自答解决题目的第1个问题,自我提问的问题详见上述解答题问题表)
回答问题1:题中画线的地方就是我要注意的,画两横的是要特别注意的。
回答问题2:未知量是原计划每天修道路的米数,即原计划工效。已知数据是道路长1200m,条件是工效提升了50%和提前4天完成。已知概念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效)与工作时间。我可以画成表格梳理信息点,发现原计划的工作时间也是未知量。
(数学阅读到这里已经完成的使命,接下来是进行数学思考的相应自我提问。)
回答问题3:我以前做过求相同未知量的题目,但现在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都不知道,无法直接利用它们。可以用工式得到方程组xy=1200,1.5x(y-4)=1200,但是2次的二元方程组,可能可以解,但我以前没试解过。
回答问题4:我把原计划工作效率当作已知的数据,则原计划的工作时间为 ,同理可得实际工作时间为 。当然我也可以把工作时间看成已知,那可能是另外一种做法。
回答问题5:在第4问的前提下,我还有一个条件没用上,那就是提前4天完成,即原计划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4。
(由于解题思路已经找到,所以数学思考的自我提问结束,不必要提问第6个问题)
回答问题7:思路探索过程就是回答前5问的过程,具体的解题过程如下(略)。本题用到了方程思想与代入消元的方法。
回答问题8:分式方程需要检验分母不为0,而且数据合理。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前面的回答过程可以知道。现在我能一眼看出本题的解题思路。本题目第2个问需要用到第1问的结论。
四、结束语
由于本文的理论研究欠缺,所以对“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方法缺乏一个更系统更清晰的论述。问题表里的问题还不够精炼、通俗化,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語言进行简化表述,学生使用会更流畅。“读、思、说”三位一体学习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如何读、如何思、如何说”阐述得不够清晰。不管如何,本文的研究已经开启了一扇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思维暴露、显性化,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门。
【参考文献】
[1] 历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5.
[2]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二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 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10.
[4] 波利亚.怎样解题[M].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