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实践作业,发展核心素养

2022-02-21李卫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拓展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卫军

【摘要】在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拓展性实践作业为基础,根据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新教材的重点及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丰富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提升操作性实践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学生能够动脑、动手、动口,逐步提升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核心素养;拓展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自拔,作业布置形式比较单一和机械,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知识输入,难以提升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缺乏学习能动性及自主探究的求知欲。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将学生的知识应用及知识探究作为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积极布置拓展性实践作业,了解學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意识,让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并能学以致用。

一、设置调查性实践作业

调查性实践作业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实践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足。学生能够在自主调查及参与社会实践中解决各种问题,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发自心底的学习意愿和动机。教师可以结合调查性实践设计的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在调查中主动挖掘数学信息。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调查自己家每一个月的用水量,根据水的单价来计算最终的总价。这种调查性的实践作业能够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及学习能动性,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及理解。学生也能够在主动参与及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奥秘,进而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高效独立地完成作业。教师需要注重环环相扣,关注对调查性探究作业的意义分析及流程研究,了解学生的数据搜集过程及自主感知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不同数据所代表的具体含义。通过这种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及认知,保证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实现高效学习、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

二、设计操作性实践作业

操作性实践作业主要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多个感官共同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主思考数学知识并独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小学高段数学教学难度系数有了明显的增加,操作性实践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对多种现代化教育元素的整合、利用及分析,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主动跟上教师的节奏。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用《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时,让学生用大小一样的纸(保证侧面积相同),通过尝试用多种方法去卷出不同的圆柱,并猜想圆柱的体积大小,再通过计算得出圆柱的体积。学生在操作中不仅加深了对圆柱的表象认识,还能够总结和发现圆柱侧面积、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这一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很好的体现,也锻炼了学生的精细化思考能力和动手意识。学生在自主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和自主迁移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此外,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幸福感。

三、设计探究性实践作业

探究性实践作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探究意识的树立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实践性作业来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有的学生能够产生发自心底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让学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一般来说,探究性实践作业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学生的日常观察及自主分析非常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鼓励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参与各种探究性作业活动。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记录黄豆芽在水中的发芽速度及长度,引导学生自主记录黄豆芽的生长速度,通过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制作、大胆动手,强化个人的学习与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探索。这一点对打造品质特点有关键作用。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主记录的意识及行为习惯,发展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通过自主动手来解决问题,提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

四、设计应用性实践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意识,教师需要布置应用性实践作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及研究,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课前准备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应用性实践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关注对教材重难点的深入分析及研究,让学生深入感知、自主探索,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主应用和探索的行为习惯和意识。因此,教师不再直接给出最终答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分析,然后给予学生恰当公正的评价及鼓励。

五、结语

为了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对实践性作业形式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丰富作业内容及手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自心底的学习动机,保障学生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贵霞.实践性作业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以“莲花小学人均绿地面积”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4):3.

[2]王晓芳.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初探——以学生作业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及实践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拓展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例谈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