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路径
2022-02-21孙千龙
孙千龙
[摘 要]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不仅能促进其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学效果的提升,还能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与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习力;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力包含听、说、读、写、自主学习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其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体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及创新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但当前初中生语文学习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仍以常规模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思维得不到释放,自主能力及探究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为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科学、创新、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力,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一、当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力现状
目前,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灌输的状态,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处于疲乏状态,对语文课程兴趣不足,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本身就相对枯燥,古文、散文等抽象性的知识较多,这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难以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毅力、动力。当今社会,学生因处于安逸的生活中,使得他们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就想着要放弃,久而久之对自己认为学无所获的科目出现反感情绪,从而失去学习信心。同时,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授课为主,忽视了拓展训练,学生学习新课后缺乏知识训练,其语文学习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毅力、能力。针对初中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利用引导式提问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好问题的难度,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合理的问题,运用问题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开展“提问式”课堂时,可结合生活实际、其他学科、作者背景等对问题进行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再加以引导,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敢于提出问题,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作者的心境,教师可先利用与该课文情境有关的《江雪》导入课程,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独钓寒江雪’主要表明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大家可以仔细阅读《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分析本篇与《江雪》所表达的思想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通过提问,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而后教师简述作者当时的背景,询问学生:“柳宗元的诗歌多数都表达什么样的感情?细读文中的词句,说出你认为词句中用得最好、最美的句子吧!”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除了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创设课堂情境,布置小组任务,如思考问题、完成作业等,让组内学生交流探讨,完成任务。另外,教师可在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教师可通过分组合作的方法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借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社戏》为例,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并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组,分好小组后,布置小组任务。例如,思考文中“社戏”指的是什么。该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事件?文中又有哪件事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待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给出“社戏是社中每年都需要表演的‘年规戏’,文中共写了七件事……”的回答后,教师提出疑问:“文中详写、细写的事件大家觉得哪个是与看戏关系最密切的呢?”教师提出自己对该文章的主要看法:“本文讲述的是作者童年时看戏的经历,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感情不仅是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还描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之后,教师接着询问学生对文章的看法,帮助学生结合文中内容表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情感体验,让学生继续深入探讨与分析。教师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思考、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引,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三) 结合教材进行拓展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训练,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学生学习的需要,结合教材设计合理的拓展训练作业。如学习到某一篇新课文后,教师以该课文的环境背景、情节、人物介绍等为基础,设计阅读填空或者让学生写200字左右的读后感,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翻阅课文内容并了解课文主题,以此激发其学习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新,并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时学习力的变化情况,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推动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为例,该文共写到了六次“背影”,感情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该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具体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可布置以“背影”为主题的写作题,让学生按该课文作者的写作方法描述自己认识的人的外貌。此外,教师还可借用文章中某些片段作为背景设计问题,如文中父亲买橘子的片段,设置250字以内的预设:印象中,是否也有人给你留下过如此感动的回忆呢?请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具体到对方做了什么动作,说了什么话,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与书写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总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结合教材进行扩展训练,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在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时,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大武.提升语文学习力,呼唤鲜明的語文意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2):39-41.
[2] 张传柱.解放学习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6):14-15.